周麗晴
摘 要:勞動與技術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獲得良好技能素養(yǎng)為基本目標,以操作性學習為基本特征的教育。以家校合作在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運用為例,通過對目前小學勞動與技術家校合作的現(xiàn)狀以及解決辦法的分析,探索家校合作在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實施途徑。通過家校合作,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技法,促進學生勞育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勞動與技術;家校合作;實施途經(jīng)
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國家未來繁榮昌盛的重要保障。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家長們對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教育都比以往更加重視。隨著近幾年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全面貫徹和實施,學校對于勞動與技術重視程度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勞動技能技法也在逐步提升。技能技法課程需要學生在家庭中不斷練習和實踐,才會達到教學的最好的效果。通過對本校的勞動與技術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F(xiàn)階段大部分的家庭關于小學勞動與技術的教育都是與學校分割開來的。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勞動技能技法的發(fā)展并沒有起到積極的引導和幫助作用。本文對于我校家校合作進行研究探討,旨在促進我校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家校合作的現(xiàn)狀
(一)思想上的誤區(qū)
家長對于文化課的重視程度遠超于勞動與技術,家長們覺得,隨著孩子的長大肯定會學會勞動技能技法。同時關于勞動技能技法,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就是簡單的家務勞動,比如掃地、拖地、洗菜、做飯……其實不然,勞動與技術不僅包括簡單的家務勞動,還包括紙工、木工、園藝……
(二)行動上的誤區(qū)
正因為家長對于文化課的重視程度遠超于勞動與技術,學生在家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對文化課進行補習或者寫作業(yè)。即使有空余的時間,家長也會讓孩子進行藝術課的訓練,比如舞蹈、鋼琴、繪畫……對孩子是否能夠掌握了勞動技能技法卻漠不關心,比如做月餅中的揉、貼、捏、塑等的技法,做手鏈中的揉、戳、貼、擠等技法。
二、家校合作對實施途徑
(一)合理安排計劃,學生主動家中練習
為了提升家長對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需要老師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和進度。在課堂上,對于學生,不僅要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技能技法的學習,更要讓每個學生掌握技能技法。在課堂上,每一節(jié)課都要突出重難點,學生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老師應該如何突破。學生又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學生在學校的技能掌握扎實,就更愿意在家中向父母展示自己的勞動技能。勞動技能跟學生的反復地訓練程度有關,跟孩子本身的文化課掌握情況無關。這樣的方式,會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學勞動與技術。
每次在新課之前,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展示在家中制作的作品,教師還可以獎勵學生操作材料,不僅對學生進行了物質(zhì)獎勵,更對學生的自信心進行了提升。
這樣子的安排,讓學生有了學習技能的愿望,學生也能積極主動地騰出時間不斷地對技能進行反復操練。
(二)搭建溝通平臺,提升家長重視程度
新課改對于小學的基礎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實行家校合作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影響力,保證學生素質(zhì)的多方位、多層次的發(fā)展。比如,改變傳統(tǒng)的一學期一次家長會的模式,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會不僅僅是文化課的交流,還是技能課的交流。方便老師與家長溝通的同時,促進雙方家校合作意識的養(yǎng)成,同時可以提升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
隨著網(wǎng)絡信息的普及,可以利用網(wǎng)絡建立一個家校交流的平臺,與家長進行實時溝通,幫助家長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情況,為幫助孩子學習勞動與技術課程提供切入點。例如,可以通過家長微信交流群或者校訊通等方式,及時讓家長觀看其他孩子的作品。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群幫助孩子進行勞動與技術的實踐作業(yè),在生活中擴展課程的影響力。每個家長都是從學生時代走來,當看到其他人的新穎作品,都愿意和孩子一起制作作品。
綜上所述,家校合作對于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有著推動作用,家校的有效合作能達到的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有利于學生習慣和愛好的養(yǎng)成。加強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加強家校合作,有助于多方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是我國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依據(jù),同時對我國的教育改革起到拋磚引玉的推動作用,可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提升我國自主人才培養(yǎng)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江蘇省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綱要(2017年修訂)[M].江蘇省教育廳,2020.
[2]張紅,代甜甜.家校合作在小學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實施途徑[J].中外企業(yè)家,2020(15):161-162.
[3]金璐.小學家校合作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