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英
◆摘? 要: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是學習的主人,現(xiàn)在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了。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應該是積極的參與,是學習的主導者,教師僅僅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學生的學習重點是學生思考所得的知識,教師講出來的知識就像沒了味道的糖,已經變得干澀無味,學生所能接受的少之又少。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就是調動學生的情緒,激活學生主動去學習的思維。學生的思維活絡了,才能最大程度的去將自己融入學習。教師需要盡可能的去引領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講課需要幽默的氛圍。講課時不僅教師需要和學生互動起來,學生和學生也要互動起來,互動多了,思維也就激活了。教師要時刻銘記自己的使命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多維思維,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活;學生思維
一、理論是無根之水,理論與實踐結合結出最美果食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實踐檢驗無數(shù)次得出的結論。我們所學的所有知識都是經過一代一代先輩實踐檢驗留下的結晶,知識來源于實踐,實踐在生活中。小學語文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角色應該將生活中情景與教學的內容相聯(lián)系,而小學語文的教學很多時候過于重視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疏忽了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脫離老師思維的束縛,更加廣泛發(fā)散地去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局限于某一固定方式和內容,現(xiàn)在的網絡發(fā)達,很多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搜集到,例如你講到某一篇文章時,不應該局限于這篇文章的內容,因為每個學生的經歷不同,接觸的的東西也有所不同,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去討論和思考同類的內容,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當學生主動參與進討論后就成功的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這才是最令人滿意的授課。發(fā)散性的思維不局限于學生,也適用于教師,教師需要多方面的引導,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引路人。作為引路的角色,教師需要避免單一古板教學的誤區(qū),在授課恰當?shù)臅r機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例如提問學生某個問題,讓更多的學生對于這個問題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討論。如此往復,時間久了學生的思維逐漸就會活絡,也會逐漸學會從多角度對學習的內容和問題進行思考。
二、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樹立一個幽默的形象
語文的教學不是教師或者學生某一個角色的獨角戲,語文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過程,所以教師想在平時的教學中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需要樹立一個幽默風趣的形象。不論學生年齡的大小,一個幽默的教師總比一個古板嚴厲的教師更容易被學生接納。在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課文,作為一個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用學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將課文內容表達出來。這樣的行為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例如最直接的就是學生會更輕松準確的掌握課程內容,一些原本應該是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和文章的主體思想也會被學生理解。作為教師這樣的結果多半是喜聞樂見的。當然這種行為帶來的好遠不止這一點,當你幽默時學生會與你進行更多的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也會無限縮小。幽默的教學方式不僅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更在于教師和學生的師生關系得到改善,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明智之舉。
教師的幽默帶來的更多是學生對教師的接納,學生接納了教師,學習的氛圍會很輕松,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更容易去發(fā)散思考,學生的思維也會被激活。一個幽默的教師也會培養(yǎng)一群樂觀的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也會逐漸變得樂觀積極,教書育人被當做教師的職責,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傳授的不僅僅是書上的知識,也不僅限于課本外的知識,更多的是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幽默樂觀的教師會有更多樂觀積極的學生,教師的職責在這樣的教學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三、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促使學生思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教導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學生有時會陷入一些誤區(qū),教師的職責是引導他們走出誤區(qū)。教師教學的態(tài)度是什么呢,不是將所有的的知識都講出,而是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知識。當學生更多時間是不懂如何去閱讀和學習一篇文章的,教師這個角色的作用在這時就體現(xiàn)出來了,教師提出合理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文章的興趣,使學生讀文章不論讀到什么程度,都會有所收獲。曾經的宋代大儒朱熹也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边@說明了疑問是引領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教師的職責是教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索,而不是將所有的疑問都為學生解答。教師如果將所有的答案都給了學生,學生會慢慢的對教師產生思想上的依賴,精神上也會變得軟弱沒有斗志,因為這樣的教學會使學生失去探索未知的欲望,會禁錮學生的思維。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需要的是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學會精神和思想上的獨立,培養(yǎng)學生的刻苦鉆研精神。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對學生思維和能力最大限度的激發(fā),這樣教學下培養(yǎng)的學生就像是那經歷過風雨洗禮的花朵,是堅強的,具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控制住教學中的細節(jié),在教導學生知識的時刻也要教導做人的道理。書本上的知識是死板的,教師的任務是將死板的知識靈活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帶領下進行發(fā)散性的思考,用教師的教學技巧和人格魅力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主動的思考。教師會給學生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形象,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什么勇敢和刻苦,指導學生獨立的去思考和完成一些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會收獲做人的道理。想玩激活學生思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萬萬不能將課堂變成自己的一言堂,好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一起營造的。
參考文獻
[1]張鳳秋.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1):62.
[2]李小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想象力[J].名師在線,2021(01):43-44.
[3]施東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J].求知導刊,2020(4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