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勇
【摘? ? 要】初中階段的美術教育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本理念,除了要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還要讓學生了解美術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和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和藝術的欣賞能力。本文將對如何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效率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 美術課程?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142
美術作品是美術的一種存在方式,它不僅僅是用來滿足人們對美的欣賞,還是用來作為一種情感、觀念、態(tài)度的載體,純粹用來養(yǎng)眼的作品不能稱之為藝術,只能算是消遣的玩物罷了。接下來,本文將探討一下如何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效率。
一、美術文化及初中美術教學內(nèi)容
在欣賞一幅美術作品時,需要從美術作品的構圖及藝術語言等兩個大的方面入手。通過一幅藝術作品的構圖,讀者可以從畫面中作者描繪的諸多形象、組織安排、形式法則、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美術語言包括“形象語匯”“手法語匯”等,讀者通過欣賞不同語匯的美感韻味,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整體風格。很多繪畫作品中都蘊含著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甚至年代久遠的作品還需要讀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儲備,結合當時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來把握一幅作品所要闡述的內(nèi)容。初中美術教育內(nèi)容主要包括:美術基本功(素描、速寫等)、鑒賞能力培養(yǎng)、了解中國畫的歷史來源及發(fā)展教程。教學目的是以發(fā)展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主。
二、初中美術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一味自我輸出,學生反饋不被重視
許多初中美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和獨立思考的機會,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有的初中美術教師沒有根據(jù)實際情況及學生的反應做出及時的調(diào)整,長期下來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生不愿意聽講,喪失學習興趣,導致教學工作也無法順利開展。學生對課程反應的態(tài)度是評判一個教師教課質量的標準,教師如果想要找出自身教育的不足,就需要從學生方面入手,學生就如同晴雨表一樣,雙眼專注凝視教師且態(tài)度認真,說明教師教得好,引人入勝;如果所有學生都在打瞌睡、聊天,那教師就應該反省一下自身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問題。
(二)部分教師點評過于片面,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時,往往都是教師根據(jù)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進行打分點評。雖然教師的專業(yè)性明顯優(yōu)于學生,但是“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單純根據(jù)教師打分進行點評會過于片面。美術的點評應該采取不同人群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讓學生意識到不足之處。許多初中美術教師點評都是只給學生一個赤裸裸的分數(shù),給分依據(jù)、評判原則都沒有,學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未引起重視的錯誤便會一錯再錯。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再綜合教師評價和他人評價,這樣的評價才是客觀而又公平、全面而又具體的評價。教師如果忽視了這一點,那么學生就會養(yǎng)成被動學習的習慣。
(三)學生重理論輕實踐,實際操作能力不強
許多初中美術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學生因此對美術學習的重點產(chǎn)生了誤解,過于重視理論的學習、不愛動手、不愛創(chuàng)新。就像練字一樣,三天不練手生,美術的學習也需要注重實踐,且要長期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理論知識的學習都要去實踐、去檢驗,才能知道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理論,反復驗證后學生才能牢固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從而將其吸收,為己所用。
(四)美術行業(yè)前景不明,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
美術學習的前景不夠明朗,許多學生受外界評價的影響,對美術的學習存在誤解,他們認為美術學習沒有必要,以后又不用來謀生,可學可不學,而敷衍地學習。甚至許多教師以及家長也存在這樣錯誤的理解,學生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開始對初中美術學習失去信心和希望。學生如果對這門學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那基本上也意味著學生放棄或者即將放棄對該學科的學習。
三、提高美術教學效率的方法探討
(一)教師講解引導為輔,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初中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工作,一切以學生為主,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學習現(xiàn)狀,適當進行課程的講解,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或者自主學習。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苯處煵灰裁炊贾v,而是要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去引導學生進行新知識的探討和挖掘,這樣不但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注重學生自我評價,教師進行補充點評
初中美術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保護學生的個性,樹立學生的個人風格。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而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可以采用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和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過程中能起到反思自省的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我鑒賞的能力,時刻明確定位自己的位置,揚長補短,不斷完善自身缺陷和不足之處。
(三)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實踐能力與理論操作融會貫通
初中美術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多安排繪畫課程,而不是一味地進行知識方法的講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輔助,教師不能喧賓奪主,剝奪學生的自主能力。“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需躬行”,告誡了人們實踐的重要性。學生光掌握了理論卻沒有進行實踐鞏固,容易將知識遺忘,因此教師要對所教知識通過增加學生實際操作的機會去進行鞏固強化。
(四)拓展美術教育視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美術的欣賞和鑒賞一方面依賴于學生獨特的審美方式,另一方面依賴于學生儲備的文化知識背景。有人覺得審美能力是天生就有的,是學生性格和特點的體現(xiàn),但其實并非如此。審美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去引導、去糾正、去培養(yǎng)。就如同人們常提的三觀一樣,都需要通過從小的教育和生長閱歷的積累來慢慢的形成和建立。有些成年人正是因幼年缺乏正確的三觀教育,成年后其三觀仍不是正確的。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欣賞大量名家的畫作、參觀美術館、畫廊,甚至去大自然親身感悟和體會美的表現(xiàn)來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
初中美術教育除了要教會學生畫畫,還應該教會學生懂畫。只有對美術有了透徹的了解,會欣賞別人的作品,知道別人的作品哪里值得稱贊,學生才能通過鑒賞和借鑒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提高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芳.初中美術自主學習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美術教育,2007(005):71.
[2]李健梅.試論初中美術作業(yè)評價對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信心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2(1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