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書賢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要采用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數學游戲和競賽、鼓勵式教學、布置開放性作業(yè),提倡一題多解等教學方法,還要注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導者,學習研究不要過于超過他們的認知范疇,要因勢利導,逐步推進,以免打消學習熱情,更好地培養(yǎng)探究精神。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2-0038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階段,能力的培養(yǎng)要重于對知識的掌握。小學生的特點是熱情、好奇心重,通過在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引導他們積極動腦,鼓勵他們勇于探索和研究,能培養(yǎng)小學生主動學習、團結合作、勤于思考的精神,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基礎。本文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研究探索能力進行討論。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的意義
自古以來,推動人類進步的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可以說如果沒有探究,就沒有現(xiàn)在人類的文明世界。另外,由于小學生處于人生各科目學習的起步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應處于首位,應鼓勵他們勇于動手、勤于動腦的素質,這樣他們將來在學習其他科目和向高階段學習目標發(fā)展的時候會事半功倍。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探究精神至關重要。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的方法
1.激發(fā)數學學習興趣,解決生活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事物的學習成功都離不開興趣的支持。為此,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應該以興趣培養(yǎng)為主要出發(fā)點,對數學產生興趣以后,他們能主動進行探究和探索。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與生活密不可分,教學方式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場景或實物對小學生拋出數學問題,引發(fā)他們的好奇心理,激發(fā)他們想一探究竟的熱情,下一步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和研究,讓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數學貫穿日常生活的始終,不是抽象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書本上的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使很多數學問題不再抽象、不再難以理解,這樣會激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和探究的動力,進而演變?yōu)閿祵W學習的興趣。
2.通過小組合作研究式,培養(yǎng)探索精神
小學生珍惜友誼,重視伙伴的心理感受,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善于溝通合作。針對小學生這些性格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他們組成學習小組,采取小組成員共同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然后共同協(xié)助解決,成果共享的合作學習方式。首先,他們在同伴拋出問題后,因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會認真地探索研究,然后把研究結論在小組中溝通討論,最終通過大家一致同意,發(fā)布研究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解決的數學問題,經過大家的研究和討論,可以培養(yǎng)他們勇于探究和善于團隊合作的精神。
3.通過開展數學游戲及競賽的方法,培養(yǎng)探究精神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原因,比較喜歡進行游戲??梢岳盟麄兊倪@個特點,把數學內容編成各種數學游戲,引導他們以做游戲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在游戲中,還要引導他們進行比賽,適當公布比賽結果,這樣由于小學生的好勝心理,他們對數學問題會認真探索研究,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4.通過鼓勵式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任何科目的教學都需要鼓勵式教學。小學生因為心智不成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們更需要表揚和鼓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先布置一個大大低于學生能力的簡單數學問題,學生輕易就能答出來,借此,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夸大式表揚,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精神。
5.布置開放式作業(yè),培養(yǎng)探究精神
要培養(yǎng)數學探究精神,還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開放式思維,具體可以采用留開放式作業(yè)的辦法。教師在留數學作業(yè)時,少留傳統(tǒng)思維作業(yè),盡量多留開放型問題,一個問題有多種答案或者解決辦法,不要固化學生思維,要鼓勵學生去探究。對凡事多問為什么,或者經常提出自我見解并勇于堅持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和適當的獎勵,以激勵他們繼續(xù)保持這種探索求學的精神。
三、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探究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1.學生是數學探索學習的主導者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導者,教師只是這種精神的引導者,不要用成人思想去固化學生思維。教師需要拋除傳統(tǒng)的說教式,要善于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相信學生、鼓勵學生,提示他們注重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常識和問題,把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激發(fā)學生興趣,并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真正讓他們自主研究和探索。
2.研究的數學問題盡量不要超出學生的認知范疇
小學生因為經歷有限,認知范圍低,教學任務不要盲目超出他們的認知范疇。比如在生活中,教師容易舉銀行的例子讓學生了解數學,但是殊不知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場景他們僅僅知道存在,但是具體情況又不了解,超出他們的認知范疇,超出他們的能力,如果研究失敗,會挫敗他們的自尊心,打消他們繼續(xù)研究探索的熱情,要引起注意。針對這種情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把他們在生活中常見的數學現(xiàn)象和問題提出來,或者拿生活中常見物品作為教具,引導他們代入生活場景中解決數學問題,再通過簡單問題推導到高級問題。此種方式緊貼學生生活,因為舉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場景,沒有超出學生認知能力范圍,寓教于生活,事半功倍。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研究需要探索能力和精神,這種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從小學階段抓起,只有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才能為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以上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將認真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鄒華英.暢游數學王國,探索數學奧秘——小學數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策略初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7):1177.
[2]謝海春.暢游數學王國,探索數學奧秘——小學數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策略初探[J].小學時代(奧妙),2020(1):47,50.
[3]郭金妹.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生數學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3):82-83.
(作者單位:河北省沙河市第四小學0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