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媛
摘要:數學學科具有顯著的邏輯性和思維性特征,其邏輯性對于學生在進行數學表達的過程中能夠前后呼應,做到有理有據。其思維性則是要求學生能夠對數理知識進行整合歸納,并以明確簡練的數學語言來呈現出自身的看法和觀點。這也意味著,要實現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必須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說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身的數學思想,才能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精密性和連貫性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說理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促使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的語言來將問題表達出來,在深入的溝通交流中提高思辨的能力,主動去探究和挖掘數學知識當中蘊含的數學理論和概念,從而加深對數學問題的本質理解。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說理能力的分析
其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理能力,是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知識概念的必要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跳躍,這是認知能力發(fā)展最顯著的特征,因此在對學習和理解數學相關概念知識的時候,常常出現不連貫的現象。課堂講解過程中,其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影響。學生說理能力得到提升,更能讓學生獲取到學習的成就感,更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力。
其二,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感到吃力,再加上數學本身學習的難度系數比較大,因此,會造成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一定的不自信,即使不會做但是也不敢表達出來;一些學生學習數學更側重于埋頭做題,對說理并不加以重視。這也使得在學生在分享和展示等數學活動當中顯得有些不自信。日常講解過程,需要教師側重于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以此來完善和彌補學生說理能力上的不足,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在數學用詞上加以指導,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并從中獲得強烈的成就感。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理解數學概念,培養(yǎng)說理能力
數學概念當中囊括的數學名詞定義、計算公式以及各種相關法則,都是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重點。文字作為概念的承接,更加看重學生的說理能力。死記硬背并不符合數學學科學習的要求。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四邊形的相關知識的時候,首要的就是讓學生理解四邊形是什么,然后才能促使學生能夠區(qū)別四邊形與長方形兩者所擁有的包含關系,對于各種圖形也能夠做到不背誦定義也能明確其屬于哪個類別。而對于部分概念具有相似性的知識點,需要采用數學知識理解和數學技能應用結合的方式,不僅要做到對該數學名詞的記憶,同時還要能夠明確劃分相對應的應用條件,例如教師在講解“厘米、分米、米”這幾個名詞概念的時候,小學生會經常出現概念混淆的情況,因此教師可以以實物,如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小繩子帶到課堂,讓學生直觀理解,之后讓學生自己動手量一下課桌、黑板等物體的長度,建立初步的概念理解思維,進而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幾個概念的區(qū)別,進行有效的思維轉換。
(二)組織課堂辯論,提升說理能力
話如果不說明便不會變得通透,數理不進行辯論便不會變得清晰。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發(fā)現有不同的聲音存在,可以引導持不同意見的學生來開展小型的辯論比賽,讓學生能夠利用思理、辯理以及明理等思維模式來加深知識理解能力。如教師在黑板上寫下20+3*5這道遞等式算題的時候,有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疑問,那么教師可借此機會讓學生進行辯論。
正方:為什么15要寫在最前面?
反方:3*5=15需要先計算出來。
正方:那么這樣計算不會跟原題的順序相反了嗎?
反方:但是3*5必須先進行計算。
正方:可是這道等式列出來,我既做到了先對3*5進行計算,又能夠和原有的題目要求保持順序上的一致,這樣不是更合理嗎?
在正方的一步一步的深入說明和闡述之下,反方最后理解并且統(tǒng)一了意見。這種即時的辯論,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說理的動力,同時也能夠在雙方辯論的過程中明白了知識的本質內涵。
(三)結合數形教學,強化說理能力
隨著數學知識學習的難度不斷提升,如果用直接口述的方法,是較難對算理進行闡明的,因此,這個時候需要教師利用數形結合的形式,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清晰地表達出算理,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并且還能對問題解決的難度系數進行相應的調整。
例如教師在講解一道關于面積計算的題型:一張長為8分米,寬為5分米的長方形卡片紙,在其上方剪下最大的一個正方形,那么最后剩下的紙片面積為多少平方分米?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甚至很快計算出這道題的答案,但是教師在講解時只用數據來說明,學生恐怕會產生思維的混亂,但是如果輔助于一張長方形圖紙,并且畫上一條分割線,并且將“以形論數”的關鍵詞標上,學生會更容易融會貫通,對面積的意義將會理解的更加到位,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總結該題型的解題技巧,將學生的說理能力培養(yǎng)貫穿教學的始終。
結束語
教師需要對學生課堂建構能力加大關注力度,在學生對數理知識初步理解的時候,指導學生將對所理解的內容應用理性的語言來闡述,也能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內容,促使學生主動對知識點進行思考,提升學生說理表達的嚴謹性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楊士永.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