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乖乖
【摘? 要】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已然認識到了開展小學數學閱讀活動和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有效閱讀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和學習有效性。以下便對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和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數學閱讀;深度學習課堂;方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6-0183-02
【Abstract】Many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have realiz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reading activ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alculation and thinking skills.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ffective reading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and learn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think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e following will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reading activ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 learning classrooms.
【Keywords】Mathematics reading; Deep learning classroom; Project strategy
由于小學生的個人閱歷和經驗不足,因此對于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等不高,所以進行數學閱讀時很可能會存在閱讀理解的困難。比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數與代數以及圖形與幾何等知識的考查便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閱讀能力,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和學習知識。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必須制定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高,從而解決數學中相對抽象難懂的知識。以下便對小學數學閱讀活動開展的基本特征和如何打造深度課堂進行了闡述,并以數與代數以及圖形與幾何等教學內容為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數學閱讀活動開展過程中體現(xiàn)的特征
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抽象性較強,讓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更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才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而且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它的專門語言是由特殊的數字符號演繹的,借助這些一般性語言的形式能使抽象的數學語言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而在日常學習中,學生認知的數學閱讀活動其實就是一種數字符號性質的語言活動,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數字符號語言和一般性語言的相互轉化,實現(xiàn)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具體化與通俗化,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
通常情況下,提起閱讀人們一般都會想到語文或其他文學性質的學科,而學生也受這種慣性思想的影響很少會認為數學學科也需要閱讀。對于小學數學來說,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也僅存在于形式上,更注重的則是學生的領悟力。而且開展數學閱讀活動時也只是對已知的符號語言等進行解析和理解,從而知曉數學知識內容的文本意思等。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認識到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等,而不能只重視一般語言與數字符號的轉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義。由此可見,數學學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性決定了數學閱讀活動開展的邏輯抽象性。
二、制定科學教學方法打造深度學習課堂的方案策略分析
首先,以“數與代數”相關知識的教學為例對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進行分析與探究。在這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題的形式將數與代數的知識表述出來向學生提問,如“教師為班級內的30名學生買桌椅時發(fā)現(xiàn)桌子的價錢為椅子的10倍,而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的價錢又多了200元,那么教師需要花費多少錢才能夠買齊桌椅?”這個問題的提出必然可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研究。而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又極容易犯下閱讀邏輯錯誤和閱讀規(guī)則不明以及閱讀理解錯誤,閱讀邏輯錯誤主要體現(xiàn)為學生很可能會因為個人的邏輯分析能力差,導致在讀題之后不能厘清桌椅的價錢關系,致使在后期的解題中不能順利、正確地計算出正確答案;閱讀規(guī)則不明的錯誤則主要體現(xiàn)于,學生由于未熟練掌握該類題型的解題規(guī)范和形成一定的解題思維習慣,導致學生厘不清題中的規(guī)定內容;閱讀理解錯誤則主要體現(xiàn)于學生看錯題意,厘不清桌椅關系,導致解題錯誤。教師通過總結這些錯誤發(fā)現(xiàn)學生最欠缺的是審題能力,進而設置大量的練習題來讓學生進行練習和鞏固,這種方法雖笨卻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解題思維規(guī)范和解題習慣等。并且眾多練習題的練習更可以讓學生從錯誤中積累經驗,從錯誤中總結教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規(guī)范學生的應用題做題方法與教給學生提取題干關鍵詞的方法與步驟等,讓學生掌握這些小技巧,從而更好地厘清做題思路,保證結果的準確率。
其次,以“圖形與幾何”相關知識的教學為例對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進行分析和探究。在這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思考討論題的形式將圖形與幾何的知識表述出來向學生提問,如“已知一個面積為20平方分米的長方形中,存在一個可自由移動的5厘米長、2厘米寬的小長方形,如何移動以及移動幾次,小長方形才能夠走過大長方形的所有面積?”在對這一問題進行推理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極容易出現(xiàn)沒有換算單位和解題策略錯誤以及少看要求的錯誤。其中,沒有換算單位的錯誤主要是學生未認真審題導致并沒有看清兩個長方形的單位并不相同,而解題策略錯誤則主要是因為學生審題時未抓住該題的關鍵點,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能實現(xiàn)數形結合與尋找出圖形的移動規(guī)律。至于少看要求的錯誤則主要由于學生審題不認真或者并沒有注意題中的至少二字所蘊涵的意義,最終致使解題錯誤。針對這些錯誤,教師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實物教學法的方式,利用模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提高學生的轉換知識和空間想象能力等。
最后,以“統(tǒng)計與概率”的相關知識的教學為例對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進行分析和探究。在這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例題的形式將統(tǒng)計與概率的知識表述出來讓學生思考,如“在4個不透明的口袋中專屬顏色不一致而其他完全一模一樣的小球,于第一個袋子中裝8個紅球,于第二個袋子中裝7個紅球和1個黃球,于第三個袋子中裝7個黃球和1個紅球,于最后一個袋子中裝4個紅球和4個黃球”給出學生4個選項,即A選項摸到紅球可能性大;B選項摸到黃球可能性大;C選項只會摸到紅球;D選項兩者可能性相等。讓學生將這4個選項與4個袋子進行匹配。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學生極有可能犯理解偏差、審題不認真、忽略重要條件等錯誤,這是因為學生在解這類題時會發(fā)現(xiàn)該類題的題干很長、條件過多,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害怕或怠惰的心理,然后就會發(fā)現(xiàn)在解題時忽略了重要的條件,導致思路混亂,解題效果不佳。針對這些閱讀錯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數據統(tǒng)計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夯實學生的統(tǒng)計與概率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更為清晰地理解題意。除此之外,還可以鍛煉學生以文制圖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借助畫圖更加直觀地了解題目,并更好地將題干中的條件和規(guī)定梳理清楚。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教師必須找出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重視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打造深度課堂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注:本文為陜西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專項課題“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DKT6143)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冬冬.重視數學閱讀,打造深度學習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18(04).
[2]張茹華.建構深度學習課堂功力數學核心素養(yǎng)“生根”[J].遼寧教育,2018(05).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