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歲
摘? 要:幼兒階段是塑造幼兒人格、促進幼兒身心良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引起充分重視,及時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結合多種教學策略,營造出良好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游戲化教學是一種集互動、探究、協作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將該教學模式運用在幼兒園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在游戲過程中發(fā)散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啟發(fā)幼兒的心智、激發(fā)其潛能都有著重大意義,因此,如何在幼兒園教育中融入游戲化教學,促進兒童身心的綜合成長,已成為幼教工作者面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幼兒園教學;運用
一、游戲化教學的定義
游戲化教學即“游戲化教學的優(yōu)化整合”,游戲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互為目的與手段,而游戲和幼兒園教育的整合,即根據游戲的本質特征和形式設計出相應的幼兒園教學活動,發(fā)揮出幼兒的主體性,通過游戲的形式和游戲精神突出游戲化教學理念。
二、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運用的理論依據
加達默爾將游戲和人的內在精神體驗和經驗結構轉化密切相連,“習之于嬉”轉變了傳統(tǒng)的“業(yè)精于勤荒于嬉的”傳統(tǒng)理念,折射出現代教育的內容,突出了游戲化教育對于現代教育的重要意義。而幼兒正處于身心發(fā)展不成熟的階段,其自制能力、自學能力、注意力較差,福祿貝爾認為,人的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性的過程中,更加強調適應自然原則,通俗而言,就是幼兒階段的教育必須契合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征。在傳統(tǒng)教育中,施教者普遍忽略了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教學模式傾向于小學化,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不高,難以實現幼兒的綜合發(fā)展。胡伊清認為,人是游戲者,且多數學者認為游戲具備顯著的主動性、虛擬性及愉悅性,而這些特征正好符合幼兒階段的心理發(fā)展特征,為游戲化教學融入幼兒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需要,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游戲教學中,并讓幼兒的身心得到適應性成長。
三、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1.游戲貼近生活,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意識
《綱要》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區(qū)域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痹谟螒蚧顒又?,幼兒會不斷超越自我,養(yǎng)成不懼困難的品質。而幼兒園教育的眾多游戲都源于生活,游戲同樣需要生活材料的支撐,將生活化內容應用于幼兒園游戲教學中,能讓幼兒意識到生活和游戲之間的聯系,進而達到激發(fā)幼兒興趣的目的。教師可以基于生活材料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為課堂注入全新的內容,讓幼兒更好地投入到游戲中,意識到游戲知識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化游戲中獲得啟迪和升華。例如一些竹片、泥土等生活材料的添加,讓游戲方式更加多元化,幼兒可以借助這些材料制作模型,捏人物或者動物,讓幼兒在游戲中盡情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各種教學資源,設計出更加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游戲,讓這種日?;挠螒騺順O大的提升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最大化的保證幼兒游戲活動的質量。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捏泥巴、玩竹子等生活游戲活動,讓幼兒在大自然中挖泥巴,找竹筍,用泥巴捏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用竹子制作竹蜻蜓、手工飛機等玩具,讓幼兒在這些游戲中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
2.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激發(fā)幼兒的參與意識
情境游戲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參與意識,幼兒會在游戲情境中全身心投入,不可自拔。比如,教師在進行“漂亮的水果服飾”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對故事中“太陽光暖洋洋的,一朵朵像棉花糖的白云在天上飄著”進行生活情境還原,組織孩子們在戶外去,用棉花裝飾白云,然后對故事情境進行裝飾,在搭建好情境后,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對故事中的“三只小老鼠”“嘟嘟熊”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們模仿動物對話,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故事內容進行潤色,增大孩子的對話空間和思考空間,幼兒中這樣一個情境中,參與意識大大提升,進而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去。當幼兒因為角色問題產生矛盾時,教師要以調解者的身份,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及時介入,給予孩子支持,并引導孩子積極協商來解決矛盾,保證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游戲教學形式
隨著21世紀的科技快速發(fā)展,信息化的覆蓋程度也隨之提高。也正是由于這種發(fā)展趨勢,全國的網絡覆蓋率大大增加,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增長了數十倍不止,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游戲教育環(huán)境,豐富教學形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讓幼兒感受到教學帶來的新鮮感。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會采用不同種類的游戲,而有些流程頗為復雜,部分幼兒難以順利掌握游戲步驟,而多媒體能夠很好地將這部分步驟更加直觀顯示出來,讓幼兒迅速掌握游戲規(guī)則,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進而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探究精神和游戲精神。其次,信息技術也能夠營造游戲氛圍,比如在“小鼴鼠的土豆”的教學時,教師首先會對于小鼴鼠的形象有一個詳細的展示,然后循序漸進的講解小鼴鼠是如何經歷重重困難,堅持不懈的照料一顆土豆,然而最終在收獲時卻被告知是農民伯伯種下的,小鼴鼠最后不得不失去了它的土豆,通過多媒體展示和教師細致入微的講解,很容易讓孩子沉浸在游戲故事中不可自拔。
結語
游戲化教學能夠極大地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并為他們營造出了一個自由實踐和自由探索的情景,對培養(yǎng)幼兒的智力、創(chuàng)造力、完善幼兒的心理素質及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所以,幼兒園要繼續(xù)本著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游戲教學模式,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讓教師成為教學的引導者,讓孩子在沒有任何壓力的環(huán)境下自由成長、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薩楚日.淺談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134.
[2]王彥蓉.在幼兒園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策略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4):22.
3871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