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帶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重心已經開始從對成績的重視轉移到學生綜合能力提升上來。數(shù)學作為一門倚仗思維、凝練思維、促進思維的學科,其本身就具備思維能力提升等優(yōu)勢功能價值。其中,每個知識點都需要我們“絞盡腦汁”去思考,“腳踏實地”去計算。對于初中生而言,邏輯思維是其成長道路上開始初步“覺醒”,對其日后發(fā)展有著莫大幫助的“實用工具”。而在核心素養(yǎng)培育背景下如何著力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已然成為熱議話題。本文以初中數(shù)學人教版的《全等三角形》為例,對提高初中生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對相關數(shù)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邏輯思維;幾何教學
一、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內涵研究
從定義上來說,邏輯思維能力是指人腦在接收到來自客觀世界的信息后,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而這一過程的第一要義就是以主觀意識為基準對信息的“正確”作出判斷,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或推理的能力??偟膩碚f,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是借助數(shù)學概念、判斷、推理來揭示數(shù)學本質或規(guī)律的思維過程。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初中生數(shù)學邏輯水平的高低可以用主觀思維與“現(xiàn)代科學”所闡釋公理、公式的匹配程度來進行評價,而對數(shù)學邏輯思維的一種更好的詮釋是學生能看到某一信息后,經過“剝絲抽繭”“取精去糟”等方式凝練出與所學知識相匹配的內容。因此,我們要想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就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將眼睛所看、耳朵所聽、鼻子所嗅等通過感官信號得到的外界信息帶入到大腦中。因為這類信息只有經過大腦才有可能產生思維過程;第二步是要讓學生掌握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真正意識到數(shù)學已將我們深深包裹,通過名為“數(shù)學”的放大鏡去“細細查看”烙印于大腦的那一團混亂的信息;第三步則是試著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在信息獲取過程中所知曉的問題,讓學生在多次嘗試中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通過這一連串的思維活動,來提高學生自身主觀思維與數(shù)學知識間的契合度,這便是提高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所在。
二、初中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研究及問題
(一)課堂模式固化,思維鍛煉效果差
初中數(shù)學教學有著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過去,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需求下,不論是教師亦或者學生、家長都有著極強的“功利心”,其普遍認為成績的提高才是硬道理,至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如何、學生是否感興趣在分數(shù)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在此背景下,初中數(shù)學教師習慣性地照本宣科,劃重點、講難點,將主觀意志強壓給學生,這就必然會與學生自身的主觀意識產生“沖突”。而這種兩者意志間的不匹配所產生的點滴矛盾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放大,最后兩者可能走向兩種不同的極端。在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教師不可將個人意志強壓給學生,教師一定要掌握好這個“度”。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選項,但一定不能為其選擇,要遵從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性、實踐性的需要。
(二)學生學習數(shù)學自信不足
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是主觀意識與所學知識進行聯(lián)動作用的產物,這就意味著學生在所學知識掌握不牢靠的前提下,很難做出正確的邏輯思維判斷,而最終衍生出的成果性結論,必然與所在學科占據“權威”地位的教師所期盼的相差甚遠。若教師在這時采取不正確的引導方式,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挫敗感。這對于處在成長發(fā)育期的初中生來說可謂是“猛烈打擊”。一些學生在經歷過一兩次挫敗后便容易走向學困生的道路。為此,注重學生的數(shù)學學科自信培養(yǎng),讓學生肯思考、敢發(fā)言,不斷嘗試著去提升主觀意志與學科知識間的契合度,才是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三、初中生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以豐富的生活化內容來吸引學生注意
數(shù)學邏輯思維展開的第一步便是要將通過感官所收錄的各類信息輸入到大腦中。在傳統(tǒng)數(shù)學教學中,由于知識嵌入的專業(yè)性強,對學生理解力有較高要求,致使很多能力差的學生無法適應,呈現(xiàn)出一種“左耳進,右耳出”的狀況,根本無法激起其腦內的思維活動,或者說是學生出于主觀因素影響而不去思考。在此前提下就需要數(shù)學教師以更輕松異動、更具趣味性的內容去吸引學生注意,讓其具備“想要了解”“想去思考”的學習欲望,這樣才能打開邏輯思維的序章。
如,在《全等三角形》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全等幾何物體為例,如一次性紙杯、粉筆等,讓學生去觀察這些物體有哪些共同點,拿出相關的教學工具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由于這些事物都是被學生所熟知的元素,他們很快便會陷入到探究中,自然能爭先恐后地與身邊的同學去分享自己的見解或看法,共同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隨后的討論中,他們會很輕易地得出這些物體在顏色、形狀上有著諸多共通性。隨后,教師再拿出兩個三角板,讓學生嘗試分析這兩個三角板是否相同,逐步引出全等三角形這一概念,通過角上的刻度去判斷兩三角板對應邊之間的關系,將兩三角板重疊到一起去用眼睛觀察它“合二為一”的現(xiàn)象。以這樣的方式,我們率先將數(shù)學與生活剝離,只講具體事物、只回憶情懷,這種無關乎具體幾何知識的生活內容討論能讓每個學生融入其中;而后,我們通過形狀和具體事務的結合再將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為邏輯思維展開鋪路,在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課堂參與感,可謂一舉多得。
(二)夯實基礎以供參考
數(shù)學邏輯思維展開的第二步、第三步都與學科知識有著密切關聯(lián),對學科知識的深度掌握是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的必要前提,因為只有知曉方法才能調動腦中記憶去使用方法。如,在《全等三角形》中,應用AAS、SAS、SSS、ASA、HL等判定條件時,我們掌握這些判定條件的機理,便能輕松解決各種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對三角形的“邊”與“角”形成特殊認知,要讓學生意識到組成三角形的這兩大核心內容就是證明三角形全等的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上熟悉題目中基于三角形所演化出的特殊圖形中所出現(xiàn)的公共邊、公共角等,透過圖形去看“角與角”“角與邊”的關系,在腦海中快速回顧所學知識,以基礎驗證方法為參照,不斷思考、不斷嘗試,將頭腦中已有知識與學科中的新知識進行深度融合,不間斷地開展邏輯思維直至問題解決,在一次次的磨煉中提高個人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樹立學科自信
學科自信與學科興趣成正相關,自信越強興趣越大,自信越低興趣越小,自信會作用于學科知識學習的方方面面,對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更是有良多裨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多用肯定性的話語鼓勵學生,極力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降低對成果性內容的重視程度,轉而關注過程性成果,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幫助,在學科知識學習或問題探究中逐步感受個人價值,細細品味數(shù)學魅力、慢慢養(yǎng)成學習興趣,為邏輯思維能力形成與提升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提升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數(shù)學教師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根據學生的特性予以指導,為其全面發(fā)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潘慶偉.關于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83.
[2]汪叢中.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7(20):82.
[3]歐小平.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shù)學單元教學[J].情感讀本,2019(29):83.
[4]李金橋,吳紅英.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幾何知識跨學科試題設計初探——幾何知識在初中物理光學中的應用[J].中學數(shù)學教學,2021(4):30-33.
[5]徐建星.初中幾何課程減負提質的有效構建策略——“GX實驗”面向教學的初中幾何探究[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6,25(4):98-102.
責任編輯? 梁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