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燕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所接觸到的“圖形與幾何”的學習內容將初次建立其空間觀念。教師進行該內容的教學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與邏輯思維力,幫助學生尋找并梳理出幾何圖形的規(guī)律,使其在往后學習有關空間方面的知識時能夠自主推理,同時需要學生深入且透徹的了解學習內容,以此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當下小學數學教師在“圖形與幾何”中的教學生活化現(xiàn)狀,并提出少許優(yōu)化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圖形幾何;教學現(xiàn)狀
培養(yǎng)學生對空間的觀念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圖形與幾何知識方面的理解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空間觀念的建立往往需要借助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寶貴資源,故教師通過對現(xiàn)實原型的詳細講解能夠為其提供豐富的空間知識,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另外,小學數學教師需在教學中合理運用現(xiàn)有資源,如積木、鐘表、窗戶等存在于身邊的物體。像積木中存在的多種圖形形狀,讓學生自主拼接,不僅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圖形與幾何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對各個圖形做細致觀察,建立學生的幾何概念,同時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索力、動手能力與想象力,最終產生正確的空間觀。
一、當前小學數學中“圖形與幾何”知識點的教學現(xiàn)狀
目前許多小學中,有一些教師在做“圖形與幾何”的教學設計中仍存在些許不足。例如在課堂中對該知識點的講解過于單一、片面,僅通過板書或者口述的方式無法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幾何圖形的趣味性,在課后布置的作業(yè)也均為大量的枯燥習題,難以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欲望。如此,便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對其教學效率的提升也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的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一)借助實物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幾何概念
小學數學中常見的幾何圖形分別為圓柱體、長方體和正方體等抽象圖形,學生在理解課本知識時容易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將這些圖形材料放置在講臺上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感興趣的學生可以上臺面對面的與圖形接觸,近距離觀察各圖形之間的差異。比如在進行三角形的相關教學時,教師可以為三角形涂上顏色,或者放置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讓學生自主拼湊。這樣一來,教師在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講解時學生理解起來更為容易,該教學形式雖然略微簡單,但是能夠幫助學生在理解幾何概念的同時又對其產生探索心理,讓其認為幾何圖形不再那么具象化,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雖然很多老師認為在課堂中準備過多模具比較浪費時間,且有些許麻煩。但依然有部分經驗頗為豐富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圖形與幾何”教學中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教具與學具。通過教具與學具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如在視覺上帶來的巨大沖擊,有些學生看到圖形模具上具有色彩,更容易產生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求知欲望。又比如觸覺上帶來的震撼,圖形的樣式皆有不同,像表面光滑的圓柱、棱角分明的正方體、長方體等。親手摸過的形狀會在學生腦海中存在相應記憶,此時可以讓學生散發(fā)想象力,例如該如何將長方體轉換為正方體,或讓正方體變作長方體等,通過可視化的模具更加容易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先在腦海中進行推理,然后再動手做切割,最后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整個操作流程,能夠在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對各圖形的記憶,一舉兩得。
(三)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做圖形賞析與創(chuàng)新設計
教師帶領學生在欣賞具有美感的圖形時,需要先讓學生對其進行仔細觀察。在做教學課件時,教師可以通過PPT或者短視頻的方式借助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中投放,讓學生更為直接的觀察各種精美圖案,并鼓勵學生大膽回答所提出的問題,如圖案是否對稱、圖中包含哪些圖形、能否將圖中的圖形進行旋轉與平移互換等。同時讓學生利用所學或所知的幾何圖形制作出一個新圖案,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還能夠讓學生感到頗有成就,從而喜愛數學,能夠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四)施行趣味性教學
多數小學生是愛玩的,這是他們的天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把學習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相結合豐富課堂,給學生營造一種歡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邊玩邊學,且能夠真正學進去。在“圖形與幾何”中有一節(jié)是“圖形的位置”,教師可以在課前將圖形放進某一位同學的桌子里,課堂開始后先讓學生猜測是什么圖形,往往會是當堂課所學內容。然后鼓舞同學們尋找該圖形存在的位置,可以使用排除法,同學們進行猜測,教師回答是或不是。如此一來,不僅增加了師生互動,還塑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也在尋找圖形的過程中產生了濃烈的學習興趣,且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聽講更為專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往往能夠使教師快速達到教學目的,也不會讓學生感到無趣又乏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對應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率。關于圖形與幾何的知識在小學數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需幫助學生了解并深刻記憶各圖形特征,為其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薇,張春莉,朱宇輝.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變革的實驗研究[J]. 課程.教材.教法,2020,40(7):92-98.
[2] 張靜. 從學生視角考慮小學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21(18):129-130.
[3] 岳麗紅. 小學圖形與幾何數字化教學構想與實踐——以”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為例[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