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理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將生活元素有效融入語文課堂上,以豐富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趣味性,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目標?;诖耍瑢ι钋榫辰虒W法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語文;有效舉措
一、利用互聯(lián)網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素材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難點內容,許多小學生對寫作懷有抵觸心理,因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寫。要想改變這種教育現(xiàn)狀教師需要先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語文體裁主要是記敘文和說明文,這兩者都需要學生有感而發(fā)才能夠產生真情實感,也需要觀察生活才能夠有足夠的寫作素材,才能夠保證寫作的質量。根據(j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要與生活緊密相連,這種思想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尤為重要,為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主動積累生活素材,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其與課后作業(yè)相結合,給學生一個名詞然后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找到描寫這一名詞的好詞好句,然后進行積累。例如,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尋找描寫外貌的好詞好句,然后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讓學生展示自己積累的成果,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重視生活素材的積累。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生活,采取周記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記錄下來,這樣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這些周記內容也將成為學生未來寫作的重要生活素材,對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非常有幫助。
二、引入生活化教學內容
新課標引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不能局限于對課本知識的講解上。教師要立足于教學大綱、教學主題,豐富教學內容,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有意識地將生活化內容引入課堂中,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感知生活中的語文,感知語文中的生活元素,在開闊其知識視野的同時,助力其語文學習熱情的激發(fā),也助力“學以致用”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課文內容,更好地認識爬山虎這種植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里有爬山虎)教師便可以帶領全班學生走出教室,到操場上觀察圍墻上的爬山虎,觀察爬山虎在不同時期長出的葉片的大小、顏色、形狀,實際找一找爬山虎的“腳”,看其是不是像課文中所描寫的一樣“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進而借助生活中的真實內容強化學生對爬山虎的認知,并使學生在觀察植物的過程中,獲得觀察能力的有效鍛煉,激發(fā)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開闊學生的生活化視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內文章的閱讀,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促進課內外閱讀的結合。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不僅在于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習慣,也在于開闊自己的視野,看到課堂內看不到的知識,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生活化學習。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結合課內文章來制訂課外閱讀計劃。例如,在學習《火燒云》一文時,作為蕭紅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的節(jié)選,教師便可以對整本書進行整理,額外選擇幾篇適合學生閱讀的片段,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其次,由教師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來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其內容要格外注重教育性與豐富性,幫助學生透過課外閱讀去認識生活。期間,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科普類文章,或是幫助學生認識大自然,或是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事物的運行原理。最后,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氛圍的營造,可在班級內成立讀書角,鼓勵學生分享自己讀到的好書,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理解,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四、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還原生活
伴隨我國社會與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使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并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教育目標和要求,需要教師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學習技能與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進而將語文知識內容還原生活,給他們構建濃郁的生活化語文學習課堂,這也是語文學科的本質體現(xiàn),最終高效地提升生活化授課效果。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探究《蜘蛛開店》一課時,不可以簡單地進行講解,而是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化授課情境。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將文本內容直接轉化成音頻、圖片等形式。學生通過參與生動且形象的語文學習活動,從中深刻地領悟課文內容,并意識到文本內容同時也反映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進一步引起學生與家長進行購物的情境事件。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蜘蛛開店的波折經歷,并讓他們學會做事要堅持不懈,從而讓學生樹立不怕困難的做事理念。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生活化課堂構建的過程中,可通過設置生活化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導入微課技術,開展課后生活化學習;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生活化延伸;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拓展學生生活化視野等一系列方法來達到目的。旨在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提出具體的可行性方法,為后續(xù)的教學工作展開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文鵬.生活情境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0(35):142.
[2]朱敏.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方法探討[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