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萍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化學日常教學的真情實況,從“用好多媒體技術,提升知識趣味程度”“合理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生活認知”“強化小組合作教學,促進學生自主探究”三個基本點出發(fā),對如何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進而全面促進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多媒體技術;生活實際;小組合作;化學實驗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等先進教育理念的推廣,現階段的初中化學越來越注重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對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了教師們的教學水平,進而教師們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改革,使之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而大大提升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除此之外,新時代的初中化學課堂也更加應該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要始終將激發(fā)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作為教學目標之一,進而才能真正加強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然而在以往的初中化學課堂上,教師們很少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們的主觀意識,對此學生們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而這也就造成課堂教學效果一直不佳。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們就要有意識地去優(yōu)化教學設計,使之能夠更加契合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們更加樂于參與到授課的過程中,最終有效完善學生們的課堂體驗。
一、用好多媒體技術,提升知識趣味程度
初中化學教師們要能夠在課堂上用好多媒體技術,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去提升知識的趣味程度,以此有效吸引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與此同時,教師們還要善于給學生們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們變得更加的樂學,從而大大加強對知識的吸收。還要就是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拓充與課本相關的知識內容,從而有效開闊學生們的眼光視野,可謂是一舉多得。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構成物質的基本微?!边@一節(jié)的知識點時,本單元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能從微觀層面認識物質并能利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現象。教師單從理論概念上向學生解釋這些內容時,學生可能并不會完全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豐富性、便捷性來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的實物圖片,或者利用動畫的形式來向學生解釋分子由原子構成以及如何判斷物質由何種微粒構成等等,進而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合理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生活認知
初中化學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對此教師就要能夠合理聯系生活中的一些知識,讓課堂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進而大大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也可以有效豐富學生們的生活認知。除此之外,教師們還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們在生活中主動觀察和發(fā)現化學知識和問題的能力與習慣,更要鼓勵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大大加強學生們的生活體驗。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金屬的性質和利用”這一節(jié)的知識點時,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從金屬的用途中分析、歸納出金屬的性質。金屬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見,并且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因此,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首先詢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分別見過哪些金屬,這些金屬都有哪些性質呢?為何鐵制鍋鏟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進而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小實驗,進而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豐富學生的生活認知。
三、強化小組合作教學,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最為關鍵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既能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同時也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意識,最終有效促進學生們的綜合發(fā)展。除此之外,學生們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還可以互相溝通交流,彼此分享一些高效的學習技巧和經驗,進而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取長補短,不斷加強自身化學知識網絡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物質在水中的分散”這一節(jié)的知識點時,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溶解現象,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實驗探究,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將食鹽、泥沙、色拉油等等分別加入水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觀察現象并進行簡單的記錄,學生可以在各自小組內充分的發(fā)揮出自己的想法和能力,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其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最后得出一定的結論。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團結互助意識,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們要始終將學生們放在課堂的第一位,要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們努力學習的內在動機,進而也會大大加強學生們對知識的深刻印象,最終學生們的化學成績自然會有所明顯進步。除此之外,教師們也要不斷挖掘學生們的潛力,要鼓勵學生們去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及技巧,從而爭取去實現“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最終也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的強烈的學習欲望。
參考文獻:
[1]付淑娟. 淺談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如何有效開展[J]. 南北橋, 2020, 000(007):121.
[2]孟繁威. 淺析如何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9, 000(02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