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素質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當前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抗挫折能力不夠,就需要不斷強化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適應環(huán)境需求。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需要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素質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教學過程中,開展德育工作,進行心理教育,樹立立德樹人的目標,將學生的健康和全面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成長的關鍵時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對此,教師應當認真研究心理學和教育學,采取合適的措施來引導學生。文章主要論述了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分析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現(xiàn)狀;教學措施
一、 引言
在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心健康發(fā)展,這也是當前教育的關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心理、生理學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之下,他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變化。面對社會的壓力,會調整他們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狀態(tài),也會因為各種問題而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學校可以利用專門的心理教育來幫助學生形成更為健康的心理,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通過正確指導來讓學生的身體、智力和道德不斷發(fā)展。
二、 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在當前新課程教育理念不斷推進的背景之下,教育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教育理念和目標任務都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能力和知識的構建和培養(yǎng)。與此同時,也應當不斷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當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不斷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較為脆弱,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進而出現(xiàn)消極情緒,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十分不利。對此,在實際小學教育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調節(jié)心理,讓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快樂成長。對此,教師需要明確認識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并將這一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
三、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一)家庭對學生過于溺愛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處于6~12歲,這一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但是,很多情況下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在這種家庭條件下,父母會更加溺愛孩子,導致學生與人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容易產生自私心理。很多學生在爸爸媽媽的嬌慣下,十分蠻橫,性格過強。此外,當前離婚率的增長,導致小學生處于單親家庭的概率也越來越高,這種家庭環(huán)境也會使得學生性格偏激。在步入學校時,需要與同齡伙伴進行交流,但是這種心理問題不利于他們開展合作交流,從而引起更大的問題。
(二)學生心理狀態(tài)得不到干預
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fā),一是維護心理健康狀態(tài),二是心理健康狀態(tài)。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主要是指學生能夠自覺、有意識、有目的地促進心理活動,達成良好的狀態(tài)。但是,當前小學生針對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道德品質、情緒、人際關系以及學習。這些問題都是由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導致的,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焦慮的心理,這也會產生各種異常行為。學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及時關注好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沒有及時干預,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愈演愈烈。
(三)心理健康過于形式化
在當前教育改革開展的過程中,學校越發(f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情況下這種教育是一種形式上工作。學校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只是為了應付檢查,雖然學校設置了心理健康活動室、心理咨詢室。但是,只是在領導進行檢查的時候才會開放,很多學校也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但是,并沒有針對性地對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導致這種教育過于形式化。
(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
當前很多學校不斷重視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對此會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中相關的課程,發(fā)展成為一門學科,這也是當前教育工作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也應當結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若是在課堂上教育一些枯燥的理論學知識,難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心理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反而起不到教學效果。此外,很多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還會被其他文化課程教師所占據,導致課程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四、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開展課程輔導
通常情況下,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課程輔導的形式安排心理健康課程。利用課程的時間來為學生設計一些心理健康輔導計劃,在計劃設施的過程中,需要側重于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將《自我心理修養(yǎng)指導》《挫折下的心理指導》《人際關系指導》《自信心的訓練》等內容融入課堂輔導過程中,以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通過合作交流來對問題進行思考、解答,這樣可以預防學生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或者可以針對性地對已經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和指正。此外,當前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知識的認知較為頻繁。面對這種問題,教師尤其需要讓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品德課程和活動課程來為學生建設健康的心理。例如,我們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健康生活、快樂成長”為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體會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并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做到樹立健康的人生觀,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用名言警句來激勵學生,讓他們在面對挫折時能夠快速調整心理狀態(tài),以更好的心態(tài)來面對學習和生活。其次,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學會評價自己的能力。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應當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從而對生活和學習有著更為全面的認知。
(二)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
在對小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各方面力量的合作。首先,作為學校應當以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核心,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弘揚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良好氛圍,通過建立校園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勇于探索。其次,從社會這一層面出發(fā),應當充分發(fā)揮社會的配合作用,各個社區(qū)應當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加強對于周邊臺球室、電子游戲室的管理,學校周圍200米內不得出現(xiàn)電子游戲經營場所。最后,從家長這一角度出發(fā),應當充分發(fā)揮家庭的熏陶作用,從而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作為家長應當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心態(tài)。根據孩子的能力以及性格特征制定可行的奮斗目標,并且時刻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注重言傳身教的作用。此外,教師還應當聯(lián)合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的支持下,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
(三)合理釋放心理壓力
在當前小學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感受到心理壓力過大,過高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免疫力降低、情緒不穩(wěn)定或者出現(xiàn)身體疾病等問題。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引導學生舒緩自己的情緒,合理釋放心理壓力,通過打游戲、唱歌、運動等方式來釋放壓力。教師也應當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會存在不同的壓力,適當?shù)膲毫δ軌驅ψ约旱陌l(fā)展起到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釋放途徑,組織露天電影、唱歌比賽、籃球活動等,積極鼓勵學生開展休閑活動,讓學生轉移注意力。例如,在運動會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組織跳繩、踢毽子運動,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與同伴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針對少數(shù)不合群的學生,也可以引導他們融入集體,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放下心中的自卑和孤僻,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來面對人際交往,讓學生的身心能夠健康發(fā)展。最后,應當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的心理壓力得以傾訴,能夠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以此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問題。
(四)樹立學生自信心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以此讓他們能夠對自己有著更為正確的認知,以積極樂觀、不畏艱難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實現(xiàn)學習目標。當前,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心,這種心理也是不健康的心理,是一種消極態(tài)度。這些學生在認知受事物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認知,會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越來越差。小學教師在教室里開展教學過程中,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應當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走出心理陰霾,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教師遇到成績下滑嚴重的學生時,需要認真引導學生,不能一味地批判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在他們取得進步時,也需要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引導他們改變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產生對學習產生熱情。教師也需要適當?shù)厝谌胄睦磔o導,讓學生的學習漸入佳境。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并認識到當前教育的現(xiàn)狀。通過開展課程輔導、將家庭學校社會融為一體、幫助學生釋放心理壓力、樹立學生自信心等方式來輔導學生,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蔣小麗,夏友奎.新媒體視角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析[J].社會科學前沿,2020,9(5):588-594.
[2]閆佳琪.學校教育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J].神州,2020(21):103.
[3]喻文華.心理游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2020(25):227.
[4]何丹.關于家校合作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討[J].新課程,2020(26):228-229.
[5]楊蘭.給予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2020(21):36-37.
[6]王蕊.試析勞動教育對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作用[J].新課程研究,2020(6):54-56.
[7]李云礦.增強自信充實心靈: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考試周刊,2020(39):9-10.
[8]陳國平.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策略探究:以誠信教育為例[J].情感讀本,2020(14):18.
作者簡介:
李春敏,甘肅省金昌市,甘肅省金昌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