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珍
摘 要:“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是指讀與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緊密結合,在讀的過程中促進寫的落實,在寫的時候加深讀時的感受與理解。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與課堂進度相結合,通過較為科學與系統(tǒng)的訓練讓孩子的讀、寫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實現(xiàn)“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與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教?!痹陂喿x中要想使學生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重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二者緊密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將閱讀中所學到的好詞、好句靈活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必要性
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相應的素材,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形成讀寫結合。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閱讀與寫作二者結合起來,使其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但是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與寫作往往是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的難點與重點,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往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刻板地學習別人優(yōu)秀的寫作成果、了解別人寫作成果上,而忽視了教授學生寫好作文的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眴渭儗W習優(yōu)秀作文的教學方法常常導致學生在看到作文題目時無從下筆、無話可寫,所寫的作文只是片面地復制別人的觀點與句子,這種死記硬背的寫作方法并不適合現(xiàn)階段的教學要求,語文教學的價值也難以展現(xiàn)出來。
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改變傳統(tǒng)刻板的寫作教學現(xiàn)狀,將讀與寫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寫作之前借助閱讀來引發(fā)學生對于作文內容的思考,將思考成果進行創(chuàng)新,最后落實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使作文更具創(chuàng)新性并且有意義。讀寫結合的寫作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寫作思路與寫作技巧,通過寫作文的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對所閱讀的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思考與了解,讓孩子更加深刻、全面、客觀地掌握文章的本質與內涵,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
1.領悟創(chuàng)作思想,促進學生寫作
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領作用,讓孩子們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出文章更深的情感,充分感受到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與思想,經過充分閱讀與思考后再落筆寫出來的作文會變得更加生動與精彩,促使“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更好地落實,讓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得到切實的提高。如在講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作者對小女孩的刻畫與描寫是生動、形象的,用細膩的寫作手法寫出了小女孩在平安夜時的無助,將小女孩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幻想與她饑寒交迫的現(xiàn)實生活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無情地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罪惡,通過不斷深入對小女孩的描寫,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巧妙運用這一因素,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啟發(fā)與引導,引發(fā)學生的回憶與思考,并引導孩子們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讓孩子們所寫出的作文更加具有真情實感,更加真實與生動,具有較高的可讀性與欣賞價值。
2.結合創(chuàng)作內容,助推文章寫作
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文章的思想開展自己文章的構思,還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巧妙結合創(chuàng)作的內容,使文章變得更加新穎,從源頭改變學生作文無話可寫、無從下筆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對于作文學習的興趣。如在學習《搭船的鳥》一課的過程中,作者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鳥和人在大自然中和諧相處的優(yōu)美畫面,以一個孩子的語氣介紹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文章字里行間無不充滿著一顆童心對于大自然的愛。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討論的話題:“讀過文章之后,你認為孩子對翠鳥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你認為現(xiàn)階段人類應該如何保護大自然呢?”孩子們在討論文章的過程中會對文章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思考與認識,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引導學生在文章的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的創(chuàng)作,如寫出相應的讀后感或者寫出接下來可能發(fā)生的故事等,深化孩子對文章的理解,進一步培養(yǎng)孩子們“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能力,使教學效果可以達到最好。
3.品讀模仿,助推文章寫作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對課文中內容與知識點的掌握,強調孩子們對字詞句、內容的品讀,這種片面的語文教學方法往往導致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識不夠深刻?,F(xiàn)代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端,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一起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寫作手法與表達方法等,讓孩子們可以掌握文章中的關鍵知識點,并且可以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使作文變得更加豐滿。
4.因勢利導,促進學生寫作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全面掌握文章的內涵與情感思想,并且學會在這個基礎之上展開進一步的想象。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因勢利導,助推學生“讀”與“寫”二者之間的進一步融合。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致力于實現(xiàn)“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方式,更好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深化孩子們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讓他們可以寫出更多優(yōu)質、精彩的作文,切實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將語文學科的價值與內涵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張志娟.讀寫結合 以讀促寫:培養(yǎng)小學中高年級閱讀寫作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9(36):75.
[2]曹欣.以讀促寫 讀寫結合 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8):123.
[3]潘月娟.試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A].2019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9:102-10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