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清
【關鍵詞】中學語文; 群文閱讀;讀寫結合
群文閱讀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群文的宏觀意義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等多種媒介以提取有效信息的閱讀方式。但在狹義上理解的群文閱讀主要是指老師綜合多種教學素材進行歸納整合以幫助學生閱讀的教學活動。所謂“讀寫結合”就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的基本方法。讀是基礎,寫是表達,由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和借鑒優(yōu)秀的例文,學習文章的結構、題材、用詞等,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讀是寫的前提,而寫又是讀的創(chuàng)造升華,讀與寫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語文教學期間要做到讀寫的相互滲透,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群文閱讀“讀寫結合”的意義
群文閱讀雖在教學宗旨、教學原則上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并無二樣,但群文閱讀教學又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與寫作相脫離,沒有緊扣閱讀教學合理進行寫作指導訓練,學生在寫作時缺乏寫作素材,不能靈活運用閱讀課上所學得的知識,習作沒有特點。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沒把握好讀與寫的契合點,且對教材的利用與開發(fā)程度不夠;學生缺少閱讀積累,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學的效果[1]。中學語文課程中,開展群文閱讀讀寫結合,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而且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群文閱讀“讀寫結合”的實施,能夠促進讀寫知識向讀寫能力的轉換,閱讀例文可讓學生領略要點,在讀寫的練習中把知識向能力轉換,最后練就讀寫能力。其中閱讀是基礎,教師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結構框架,由對閱讀的感悟到提升寫作的能力,提升學生細心觀察、獨立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語言知識豐富自己的情感,或者結合實際情況、觸景生情進行聯(lián)想思考、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感素養(yǎng)。例如韓愈被貶后心里依然想著朝廷;屈原遭流放后發(fā)出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這些貼近日常生活的人文內涵,能打開學生的心房,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感和素養(yǎng)。通過群文閱讀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終身學習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磨練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提升閱讀效果。
二、群文閱讀“讀寫結合”的策略分析
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我認為具體讀寫結合的策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整合課本內容,積累寫作素材
在語文教學課程中“課本就是實例”,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教師都會因此受到課本編排的影響[2]。要想解除這個的傳統(tǒng)編排法,就要加強對讀和寫進行有效的整合,在開展閱讀環(huán)節(jié)時需按照相應課文內容來描述,例如意境、句式、結構等,開展寫作技巧的學習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模仿和領悟,把課文中的寫作方法進行深入理解,進而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將讀和寫進行有效的整合,并能夠運用自如。
在中學語文課本里,有許多優(yōu)美詞語和精彩語句,還有一些文章的引言、承接段、尾段以及結構規(guī)劃,這些內容學生都可以進行模仿和借鑒,使其成為寫作的素材。積累這些素材也有很多種的方法,例如分門歸類法,就是按照不同的題材和類型進行歸類整理,可以在教師完成一篇課文的學習之后進行[3]。例如《濟南的冬天》,文章中多次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對濟南的冬天進行描寫。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教師就需要向學生講解清楚擬人修辭手法的概念和運用,結合文中的句子讓學生領悟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這樣,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才能恰當運用擬人修辭,把事物表現(xiàn)得更形象生動,也更加貼近自然、親近自然。
(二)引導學生閱讀書籍,提升寫作水平
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進行到閱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的積極引導有很關鍵的作用。課內精讀,做好方法引領,使學生的閱讀實現(xiàn)向課外多向度的有效遷移、拓展、整合,從而達到拓寬知識視野,提高有目的的獲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養(yǎng)人文情懷的目的。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就教材中某篇文章上閱讀課,針對學生自己喜歡的文章上閱讀課,或者扣一部名著上閱讀課。如就《空城計》上閱讀課,教師提前幾周布置閱讀,保證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布置時設置具體問題,如:(1)簡述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2)小說的主人公是誰?有怎樣的性格特點?(3)中心思想是什么?……或以其他人物、事件問起也行。學生就會找書看,查找有關人物、情節(jié)等,這樣就可達到了閱讀目的。從而學習寫法,提高寫作水平。
(三)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fā)讀寫興趣
在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讀和寫的能力,就要加強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捕捉重點、集中聽講的語感能力時,可以開展一些聽事談情、描寫心得等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時,可以開展一些趣聞軼事、演講等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以及看書習慣時,可以開展一些調查活動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籍進行相關的調查并且分類整合。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寫日記、周記、摘抄名言警句、讀后感、趣事軼聞等,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
三、結語
總而言之,群文閱讀下教學中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手段。當然在開展閱讀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有深入的研究,積極找尋著手點。在開展寫作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閱讀的能力,找尋思路。只有加強中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才能增加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項城市第二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陳懷忠.中學語文課程讀寫結合研究[J].基礎教育,2013(11).
[2]朱一唯.讀寫結合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教育論從,2012(3).
[3]李威.中學語文教學注重課內外讀寫結合[J].新課堂,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