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莉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趣教學模式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課堂,對學生邏輯思維和積極向上性格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首先闡述了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如: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游戲、巧提問題等。接下來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分析了情緒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關鍵詞:情趣教學;語文課堂;學習興趣
將情趣教學模式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引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當中,充分利用學生的感官去感受作者的情緒和感情,并通過設置游戲等活動使學生愉快的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并采用提問和交流等方式,鼓勵學生發(fā)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情趣教學指的是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情感,豐富課堂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模式。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容易受外界影響,自制力差,注意力常常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廣泛應用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文中的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相對于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的視頻、音頻、圖片等資源優(yōu)勢,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參與度[1]。
(二)設置游戲
小學生好動,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動起來,比如設置游戲等活動使學生愉快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避免學生長時間坐在座位上,注意力渙散,也可以避免因課堂氣氛乏味,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比如課文中如果有對話內(nèi)容,可以叫幾名同學扮演角色,通過角色扮演,體會課文內(nèi)容。也可以分成若干組進行成語接龍,從而達到積累成語的目的?;蛘咦寣W生將課文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畫出來,然后在全班展示并描述內(nèi)容。
(三)巧提問題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水平,學習知識大部分靠機械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班集體和學校教育的共同作用,會漸漸的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情趣教學模式,聯(lián)系身邊的事物,適時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交流心得
小學語文課程注重對學生道德和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語言運用上非常精煉,所用詞句都是作者再三斟酌而來,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反復品味,感受課文中所描述情境,找出文中的點睛之筆,積累好詞佳句,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并在課堂上展示,與同學老師交流心得體會,教師要尤其鼓勵那些性格靦腆,不敢發(fā)言的同學,即使起初學生展示的心得可能差強人意,但是教師不要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要表揚他們敢于發(fā)言,激勵他們再接再厲,日積月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有所提高[2]。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趣教學模式的效果分析
(一)興趣濃厚
運用情趣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課堂的濃厚興趣,例如:在學習唐代詩人王維的《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播放視頻或音頻文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用眼睛和耳朵感受詩人所描述的情景,接著讓學生解釋詩的意思,學生紛紛發(fā)言,興趣濃厚,最后引導學生大聲朗讀并背誦。
(二)氣氛活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趣教學模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趣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比如在四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篇童話故事名叫《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文章講述了同一個豆莢里的豌豆在豆莢裂開后,它們各自飛到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經(jīng)歷,課文中通過五粒豌豆的對話,表現(xiàn)出他們對未來的憧憬,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在學習這篇童話故事時,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還要設置一個旁白,學生紛紛舉手,活躍了課堂氣氛。在這五粒豆當中,第五粒豆的經(jīng)歷最為神奇,在學生角色扮演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不看教材,敘述第五粒豆的奇遇。學生紛紛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
(三)積極思考
情趣教學模式應用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引發(fā)學生深刻思考,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猴子撈月》這篇寓言故事時,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挖掘寓言故事背后所隱藏的道理,在讀到玩耍的小猴子,無意中看到井中的月亮,他興奮的喊叫,引來了許多猴子,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這一情節(jié)體現(xiàn)了猴子的什么性格特點?接下來大猴子倒掛在樹上,其它猴子也義不容辭地勾掛在一起,教師可以提問,這一情節(jié)展現(xiàn)了猴子們的什么精神?最后,猴子們發(fā)現(xiàn)月亮還掛在天上,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這則寓言背后隱藏的道理。
(四)踴躍交流
情趣教學模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品味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并要求學生查閱資料,找出作者創(chuàng)作的背景,并摘錄筆記,然后鼓勵學生在班級展示自己的心得體會,引導他們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收獲。
情趣教學模式是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一種重要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當中感受到快樂,在與學生交流展示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品味語文的魅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向上的性格,響應課程改革的號召,將素質(zhì)教育落實在語文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陳明光,秦廬山.探析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10):67-68.
[2]賈俊琴.分析情趣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