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女
摘 要:審美注意力是閱讀心理結構中的一支“魔杖”,直接左右著審美意識的流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自覺地對學生進行審美注意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關鍵詞:電教手段;文章節(jié)奏感;展開想象;生活經(jīng)驗;情感活動
時下,經(jīng)??吹侥贻p的父母帶孩子,一看到孩子哭鬧,就把手機給孩子。神了,手機真是神器,孩子立馬不哭了,靜靜地看動畫片,專注地玩游戲。眼不斜視,耳不旁聽,神情十分專注。像這樣,注意力高度集中,高度專一,是不是就是審美注意力呢?非也。審美注意心理學是大腦處于積極覺醒的狀態(tài),并且能夠辨識對象是否具有審美特性而產生的。它是那種能夠激發(fā)人們美感情緒的心理現(xiàn)象,是一種高級的意識活動,是全部外在感官、內在心理與審美對象之間的意識交流。審美注意力是閱讀心理結構中的一支“魔杖”,直接左右著審美意識的流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自覺地對學生進行審美注意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一、利用電教手段,訓練學生的審美注意力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快手、教學點全覆蓋等網(wǎng)絡平臺資源的豐富出現(xiàn),獲取各種視頻資料非常便捷,且視頻資料又十分形象、生動、直觀。沒有直觀表象就沒有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形象思維,也就沒有文藝作品,如作家茹志鵑所說的,在寫作時對所描寫的人物、環(huán)境等等,都仿佛還在眼前,響在耳旁。作家的寫作是把自己頭腦中的“形象”轉化為“文字”,而學生的閱讀則正好相反,是把“文字”轉化為“形象”。這兩種轉化過程都離不開想象,離不開形象思維。因此,學生審美注意力的培養(yǎng)也離不開形象的感受。
如,教學《觀潮》一文時,先利用電教手段,播放錢塘江大潮的實況視頻,那種波浪翻滾,如千軍萬馬、排山倒海般涌來的沖天巨浪,一下子就把學生注意力吸引了,對學生產生了視覺的沖擊,心靈的震撼。接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通過描寫大潮到來時的壯美景象:“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白線“橫貫江面”,“白浪翻滾”,“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這有聲有色的描寫,使人如臨其境,感到一種大自然的壯美氣勢和偉大力量。這樣,畫里畫外,文里文外,學生的審美注意力進一步加強。
二、通過文章節(jié)奏感,訓練學生的審美注意力
節(jié)奏原是音樂術語,指的是音樂中交替出現(xiàn)的有規(guī)律的強弱、長短的現(xiàn)象。文章的節(jié)奏感表現(xiàn)在結構上,有布局的張弛、緩急,有章法的開合、收放,有筆法的虛實、疏密,有感情的起伏、抑揚。表現(xiàn)在語言上則有句式的散駢、長短,音韻的高低、強弱等等。
詩人徐志摩說,一首詩的節(jié)奏感如何,在于“它內含的音節(jié)勻稱與流動”,甚至可以說,“一切精致境界都求逼近音樂”。但是,“韻,是一種復沓,可以幫助情感的強調和意義的集中”(朱自清語)?!绊嵚刹辉谧值囊謸P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即在詩的情緒上”(戴望舒語)。故而語言節(jié)奏感的討究,應注重于作者情感脈搏的捕捉。
如,《比尾巴》一文,文章采用了相同句式的并列、反復。全韻文分四節(jié),第一節(jié)三問,第二節(jié)三答,第三節(jié)又三問,第四節(jié)又三答。句式齊整,節(jié)奏韻律化,朗朗上口。教學時,先按韻文順序有節(jié)奏地打節(jié)拍齊讀,問答式領讀。再按一問一答式讀,男生問,女生答;女生問,男生答;老師問,學生答;同桌互問答等各種方式朗讀,學生不亦樂乎,注意力十分集中?!皶x百遍,其義自見?!痹诟挥许嵚晒?jié)奏的不斷朗讀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了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還訓練了學生的審美注意力。
三、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訓練學生的審美注意力
桑塔耶納說:“各個事物之所以美,就因為各個事物都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使我們的注意力感到興趣感到入迷?!苯虒W中,教師必須善于捕捉作品中精彩的部分,即最能顯示審美意義,最能激起審美情感,最能引發(fā)審美想象的“具象”,作為誘發(fā)學生產生審美注意心理的“焦點”,并及時強化注意心理的集中性和指向性,使審美注意心理進入活躍的再造想象狀態(tài)。
例如,教學《一夜的工作》一課,“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這是文章的中心句。“勞苦”“簡樸”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引發(fā)學生審美注意的焦點。教學中,教師必須緊緊抓住這個“焦點”,以此為發(fā)端,展開去。從文中哪里看出周總理工作十分勞苦?又從哪里看出周總理生活十分簡樸?引導學生抓住“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一句一句地審閱”,“畫上一個小圓圈”,“思索”,“停筆想一想”,“問我一兩句”“公雞喔喔喔地叫鳴”,體會到周總理工作量如此之大,工作時間如此之長,工作卻如此一絲不茍。抓住“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陳設卻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工作如此繁重,夜宵卻只有“一杯綠茶”“可以數(shù)得清顆數(shù)”的花生米,對比如此強烈,如此鮮明。通過引導學生讀、品、悟、想象,調動外部多種感官,內在心理審美活動,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個不辭勞苦、鞠躬盡瘁的總理形象不斷豐滿起來,高大起來,不禁讓人心情激蕩,心潮澎湃,對周總理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四、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情感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注意力
影響注意心理的主觀因素主要是審美主體的需要、興趣和心境。這里的需要主要指精神的享受和滿足。心理上的需要是產生審美情感的動力源泉之一,也是影響心理的重要因素。在閱讀教學中,一方面要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以加入審美再造想象活動,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閱讀欣賞中激起真情,深入“角色”,走入文本,與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歡,“共命運”。
如,教學《三人行》一課,結尾不僅直接描寫了人物的心情,而且借景物描寫襯托人物的心情,含蓄地點明了中心。這個精彩部分,正是引發(fā)學生審美情感的好契機,又是深入挖掘文章底蘊的關口。因此,教學時必須緊緊抓住這個動情點,牽引學生審美注意力,以進行審美情感交流。
又如教學《升國旗》時,教師先引導學生思考升國旗時你是怎么做的,當時的心情怎樣。學生都有多次參加升國旗的生活經(jīng)驗,學生爭先恐后,侃侃道來,審美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接著引領學生誦讀文本,感受升國旗時的莊嚴,愛國主義情感進一步升華。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注意力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中注意學生審美注意力的培養(yǎng)是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提高審美素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必須加強重視。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