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如果能夠重視學生的閱讀,就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在閱讀中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他們對生活的認識能力,從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語文教學中教師加強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在不同的作品中體會到同一主題的不同表達;有的時候根據教學需求,要求學生閱讀同一類題材的作品、全面了解這類題材的特點,能達到豐富學生人文知識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9-0127-02
Strengthen Group Reading,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hinese
(Central Primary School of Heiquan Town,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 ansu Province,China) HE Jun
[Abstract] I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can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reading, it will be able to improve theaccumulation of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of language,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in reading, expand their knowledge, and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ife, so that students can ac-cumulate writing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strengthen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in groups, so that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he same theme in different works;sometimes according to teaching need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ad works of the same type of subject and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uch topics' features,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riching students' humanistic knowledge.
[Keywords] Primary Chinese; Group Reading; Reading Strategies
一、群文閱讀的積極意義
群文閱讀是近幾年語文教師所青睞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夠把許多信息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對比分析,了解掌握所學知識的特點。比如說學生通過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從不同的角度對所閱讀的文學作品進行全面分析,找出作品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能夠辯證地講作品內容。一個相同的主題,可以用不同的文學體裁來表現(xiàn),比如說愛國主題,可以通過詩歌來表達,“國破山河在”表達的是詩人的無奈和辛酸?!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表達了詩人陸游對收復國土的迫切愿望,把詩人的一顆愛國之心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比如說《屈原》,就是一部很好的愛國題材戲劇,通過屈原內心的獨白,表達了愛國詩人屈原以身殉國的壯烈情懷。當然這種熱愛祖國的作品,還可以通過散文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小說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可以通過其他文學樣式,表達愛國主題。這樣學生通過不同文學作品的閱讀,就能夠體會到愛國主義,不論是采取何種文學作品形式,都能夠暢快淋漓地表達出來,那么在自己的作文當中,也就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情感,而且表達的文學形式多種多樣。實際教學過程之中,語文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根據課本內容的安排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大量的閱讀活動,配合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從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求上來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科學合理地安排閱讀內容,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為將來更好發(fā)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二、同一主題選擇性地進行閱讀
教材的編排體系,其目的就是把同一主題的幾篇課文編排到同一個單元之內方便學生的閱讀,方便學生學習同一種基礎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閱讀的角度講,同一主題的文章,其基本的構成要素是固定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來表達。比如說詩歌,在教學的時候抓住基本的三個要素,一是通過反反復復的朗誦,體會詩歌所傳達出的作者的情感世界,通過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就能夠理解詩歌的主題思想。二是分析詩歌的意象,詩詞中每一個事物構成了一個特定的意象,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詩歌,就能夠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三是分析詩詞的意境,這是學習詩歌最難的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必要手段。詩詞中一個個具體的意象,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就形成一定的特定情景,能夠把人的精神引領到一個非常美妙的境界,這一美妙的境界,根據每個人年齡的不同,閱歷的不同,人生經驗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對于小學生來說,體會意境的基本要素還沒有具體的形成,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教給他們基本的方法。
通過以上三個要素的學習,就能夠把詩歌從內容上了解透徹,情感上有所把握,思想主題上精準掌握。詩歌的形式上,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基本節(jié)奏,初步讓學生了解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比如說唐詩,基本是按照平仄的規(guī)律,五言絕句基本上都是二三的節(jié)奏,七言絕句基本上也是二二三的節(jié)奏,因此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非常強烈,有些感情強烈的作品讀起來令人回腸蕩氣,有的讀起來讓人意氣風發(fā),需要反復朗讀才能有所收獲。另外還要教給學生學習詩歌的押韻,對于學習了現(xiàn)代拼音方案的學生來說,押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記住詩歌最后一個字的韻母,如果韻母相同那么就押韻。比如李白的七言絕句《早發(fā)白帝城》,間、還、山三個字的韻母里都有an,所以就押an韻。通過這樣的閱讀學習,學生就能夠把握詩歌的基本學習方法,在以后遇見詩歌的時候,就能夠知道如何去理解閱讀,如何去賞析詩歌的美好意境。教學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科學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夠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題,全面理解作品的內容。
三、對同一作者的作品進行閱讀
小學語文教程中,所選取的例文基本上都是名家的代表作品,但是僅僅依靠一首作品,不能夠全面反映這個作者的思想情感世界,那么就需要通過課余的閱瀆,學習閱讀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全面了解他的思想境界,這樣就能夠很好地把握他的作品的風格。古今中外文學發(fā)展史上,留下了十分龐大的文學作品,如果對這些海量的文學作品,不加分析地去閱讀,有的時候適得其反,不能夠達到預期的閱讀目的與閱讀效果。日常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shù)匕才潘麄內ラ喿x文學作品,提高學生基本的文學素養(yǎng)。小學語文的課本編排體系中,對于唐詩宋詞編排的比例越來越大,在閱讀的時候應當側重于這方面的閱讀,對于繼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一本課本的里面,在優(yōu)秀的作品也只能安排一篇,所以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了解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這樣就能夠很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了。比如學習了《鹿柴》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王維的其他作品,比如說《鳥鳴澗》《竹里館》等作品,就能夠學習王維這種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作品風格。通過群文閱讀,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對他們將來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總之,群文閱讀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能夠在一個標準下進行全方位全角度的閱讀,靈活多樣地掌握文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于元玲.群文閱讀的形式理念變革[J].中國基礎教育,2016(26).
[2]黃建國.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研究[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2(11).
[3]李易忠.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23).
[4]王文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問題[J].語文世界,2014(21).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