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金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最近幾年興起了“全民運動”和“終身運動”的意識,各高校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體育教學。體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發(fā)泄心理,尤其是針對高三的學生,在強身健體的過程中還對心理健康發(fā)展上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們應該重視體育教學的可行性,以及在學生教育中的輔助作用。本文將探討分層學習法在高中體育教育中的實踐運用。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整理運用
一、引言
高中的學習壓力不言而喻,一方面需要升學,一方面家長對學生的期望比較高,這導致學生的壓力比較大。同時,也促使學生更加重視主要學科的學習,而忽視了身體健康,大部分的學生到了大學以后,身體素質(zhì)急速下降,體測不過關、體能差、拒絕參與體育活動等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因此,這幾年以來,教育在不斷的改革,越來越強調(diào)體育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每一個學生的體質(zhì)不同,運動能力不同,因此體育的相關訓練也應該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是基于學生的不同特征,對學生進行分類,從而促使學生在相對比較穩(wěn)定和舒適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體育活動,達到循序漸進地、不斷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的目的。
二、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阶詈玫陌l(fā)展和提高。這其實就是分組教學的演變,促使分組更加的科學化,也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根據(jù)學生的特征不同,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xiàn),但是同時通過群體共同推進的方式,有效地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三、如何在高中體育中運用分層教學
(一)科學分類
想要進行分層教學,首先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分類。這需要教師先組織學生進行體測,從而促使教師準確把握學生的相關信息,將體能差不多的學生分配在一起,或者將體育技巧能力差不多的學生分配在一起,促使每一個小組的水平比較平均。這一部分教師可以從體能或者體育技巧進行分類,也可以同時對體能和體育技巧進行分類,促使組內(nèi)同質(zhì)、組間異質(zhì),在后期還可以根據(jù)每個小組不同的表現(xiàn)進行獎勵,這是比較科學的分類方式。
(二)分層教學
教師應該在對學生進行小組分類之后,分析學生的特征,根據(jù)每個小組不同的特征,安排相應的課程。比如說體能比較差的學生,在教學的時候主要以鍛煉體能為主要課程內(nèi)容;對于體育技巧比較差的學生,在教學的時候主要是指導和糾正學生錯誤的動作以及學生錯誤的理論知識。針對體能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讓學生進行更消耗體能的運動,突破學生的極限,比如說長跑這類的訓練,針對體能相對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慢跑來提高肺活量,熟悉訓練強度等等。對體育技巧比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更難的技巧的學習,比如說花式跳繩,但是針對技巧一般的學生,先練習一般的單搖跳繩省力的技巧就好。這一部分的教學就需要教師同時設定不同的活動區(qū)域,來回觀察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指導。有針對性的教學,學生能夠更快地提升自己的體育能力。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體育競賽,通過讓各小組同學分別競賽的方式,提高小組內(nèi)每一個學生的體育能力,只有在不斷地競爭中,學生才能夠有危機意識,更加明白體育的競賽精神。
(三)分層布置
教師根據(jù)每一個小組的學生的鍛煉效果,以及學生的整體能力不同進行不一樣的作業(yè)布置。比如說體能較差的學生,這一次體測出來,50米需要十秒的時間,可以提出對該學生的要求是9秒半,但是針對幾個進步比較大,或者體能相對比較好的學生,要求可以提高到9秒,激發(fā)學生下去訓練的斗志,逐步提高學生的體能;而針對體育技巧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學習的課程的相關動作,讓學生下去進行自我訓練,而體育技能比較厲害的學生,可以下去練習更加高階的技巧知識。教師定期進行檢查,中途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助,從整體上去評價小組的成績。通過這種集體榮譽感去刺激學生進行多聯(lián)系。
(四)科學鼓勵
盡管是分層教學,教師也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莫剟罨蛘邞土P。但是分層教學的各小組之間的能力是不同的,不能夠直接針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價,教師需要有一套自己特別的評價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小組進步程度進行獎勵,不同性質(zhì)的小組之間不能進行比較,那就只能小組自己與自己進行比較,比如說每個月,教師都對學生的能力進行一定的測試,綜合小組成績之后,對小組進行評價,教師對小組整體進步最多的進行適當?shù)莫剟?除此以外,小組自己內(nèi)部也應該進行獎勵,教師在獲勝的小組中再選出進步最大的學生,對其中具體的同學分配更多的獎勵;有獎就有懲,這一部分就需要教師教育學生的集體意識,只要是小組整體的成績有所退步,就要求這一組學生每節(jié)課前準備器材,每節(jié)課后收拾器材,直到下一次的小組測評以后再更換。有獎勵也有懲罰,學生才會對體育課程重視起來,才會進行課后練習,同時小組整體和內(nèi)部同時評價的方式更具有公平性,學生也更容易接受。
四、結語
體育訓練對學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學生身心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長時間進行體育運動,學生的體能變好,更有精神和活力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中,學生自身的體態(tài)體型也會發(fā)生變化,塑造一個更好的外觀,提升學生的自身魅力。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地發(fā)揮體育作用,改變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分層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自我能力,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信,進而深入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郭娜.試分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J].教育,2015(37):216-216.
[2]馬艷麗.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5(05):122,124.
[3]江柳.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35):148.
[4]謝開華.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3):52-52,54.
[5]何猛.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策略[J].神州印象,2018(03):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