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舒敏
【摘 要】在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應找準學生數學學習力的關鍵點,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要求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并適注入學生終身學習的動力,從關注數學知識的教學轉變?yōu)殛P注學生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引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學習品質,并利用強大的學習能力以及毅力支撐學生的數學整個學習過程。
【關鍵詞】學習力;高中數學;教學實踐
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注重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呈現具體的數學知識,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難度的增加,數學知識點的增多以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不當等多種原因,最終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力出現下降。在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呢?
一、注重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方式,很多教師也認為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掌握數學知識,并深入有效地完成數學知識。很多時候教師會發(fā)現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知識,但應用到實際中往往會陷入到被動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缺乏一定的思維力,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借助數學教學情景,可以有效彌補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斷裂,并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力。因此應用情景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意義,還能讓學生站在數學更高層次進行深入有效思考,完成數學課堂知識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生活中的變量關系》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變量關系的理解不是十分透徹,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列舉生活中的變量關系:某廠生產一種暢銷的新型I藝品,為此更新專用設備和制作模具花去了200000元,生產每件工藝品的直接成本為300元,每件工藝品的售價為500元,產量z對總成本C、單位成本P、銷售收入R以及利潤L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函數關系?表示了什么實際含義?從生活實例出發(fā),引領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變量關系,并進行深層次探索,積極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任務。
二、組織數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力
如今,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已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的學習了,而是一種具體的實踐性學習,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這就要求學生主動融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并結合自身認知與理解,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在具體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很多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后,卻依然不明白數學知識的內涵,追根究底,在于學生雖然聽課了,但并不明白其真正的內涵,如何破解這樣的現象呢?筆者認為最為有效的方式則是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充分感悟數學知識,并進行有效的實踐學習,只有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才會積極主動感悟與學習,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創(chuàng)造,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就會更加的深刻。
例如《實際問題中的函數模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經營桶裝水,規(guī)定每天的房租與人員工資為200元,每桶水的進價為5元,并為學生提供銷售單價與日均銷售量的關系圖表:
讓學生根據上述數據進行分析,經營桶裝水如何定價才能獲得最大的利潤呢?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有效分析,并設計了幾個問題:利潤與哪些量有關?表格中日均銷售量隨銷售單價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當銷售單價為x元/桶時,銷售量為多少?銷售單價x受哪些條件的制約?其取值范圍是什么?在實際問題解決中,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引領學生初步體會到解決實踐問題的規(guī)律與方法。
三、引領學生深入反思,發(fā)展學生學習力
在高中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領學生對于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反思,理清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處理好數學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力還應注重處理好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之間的關系。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于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深入反思,通過反思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并完成基礎數學知識框架的構建,實現對于數學初始知識的元認知。學生的元認知就是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的標志之一,學生的反思是主動反思的過程,引領學生自覺地對于所學習的知識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例如在《隨機現象與隨機事件》的教學過程中,利用投硬幣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隨機試驗的不確定性和大量重復試驗下頻率的穩(wěn)定性的理解,并引領學生進行反思,體驗到大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現與論證的過程,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數學知識學習的本質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并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實現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作為數學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合理有效的引導,關注學生的學習力的形成,將學生帶進數學知識的大門,為學生后續(xù)深入探究數學知識打下堅實有效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玲娜.基于培養(yǎng)學習力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學數學,2020(09):84-85
[2]葛丹.淺談高中數學學科學習力培養(yǎng)[J].數學教學通訊,2019(27):60
(贛州市安遠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