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萬榮
摘 要:在班級管理和班級建設中,學生座位安排情況對班級活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產生著關鍵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建設的過程中,要針對合理安排座位進行分析,在明確合理安排座位重要性的基礎上制定更加科學的座位安排方案,促進優(yōu)秀班集體建設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將班級建設中科學合理安排座位的重要作用作為研究對象,在明確安排作用的基礎上針對安排方法進行了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班級建設;座位安排;作用
學生的座位安排情況是班級管理工作中最基礎的工作內容也是對學生課堂行為、社會交往產生最明顯影響的因素,在開展班級建設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座位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能為學生營造積極健康的成長空間,有助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學習生活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加以培養(yǎng)。因此在班級建設活動中,十分有必要針對座位安排進行分析,并選取合適的方案,確保能發(fā)揮科學合理座位安排的作用,優(yōu)化班級建設效果,為學生的學習成長營造健康的空間。
一、班級建設中科學合理安排座位的作用
座位安排是班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質上屬于學校教育中潛在課程的可視化表現(xiàn),教師在班級建設實踐中按照學生的成長需求對座位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能真正發(fā)揮座位安排的重要作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積極的引導。具體針對班級建設中座位安排的重要價值和作用進行分析,能看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其一,合理的座位安排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校教育的場域環(huán)境中感受到自我地位,產生自我空間的衍生邏輯感,進而真正將自身作為學校學習活動的主人,能主動參與到學校學習活動中,配合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同時,科學的座位安排還能讓學生在座位與座位的關系中探尋自我與他人的同輩關系,對于學生社會性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產生重要的影響[1]。
其二,科學合理的座位安排能輔助學生在學校學習空間中產生良好的自我認同感。班主任教師在開展班級建設的過程中按照學生的成長需求設置“秧田型”座次、“馬蹄型”座次,能營造相對健康的個體學習空間,使學生個體與班集體之間形成良好的結構性關系,激活學生的集體意識,確保學生自我與他者之間的結構性關系能通過“我們班級”的集體意識形態(tài)得到確認,從而幫助學生通過集體認同的方便性完成對個體與主流之間親疏關系的系統(tǒng)構建,保證個體在班級中的位置能得到確認,形成象征符號,方便個體在班級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學習和成長。
其三,科學合理的座位安排能促使個體在教室空間場中獲得差異化的學習感受和學習體驗。面對教師在班級中開展的一維化教學,學生處于不同位置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學習體驗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主要是受到學生在不同位置上信息流不同、學生在不同位置上情感期待不同所導致的,教師在班級建設活動中綜合分析班級學生的成長情況,對座位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動態(tài)化的調整,能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能對主流學習產生強烈的期待感,進而優(yōu)化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效果,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對班級生活的體驗感,進而提升教學組織成效。
其四,科學合理的座位安排能使學生個體在班集體中形成群體聚合效應。班級內座次的設計能被教師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qū),以此為基礎對學生的座位進行安排和設計,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功能區(qū)聚集,在宏觀層面上促進學生同輩群體間形成良好的交往關系,進而在班級中營造社會化發(fā)展氛圍,使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個人主體性的彰顯,為學生社會性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目標實現(xiàn)[2]。
二、班級建設中科學合理座位安排的主要措施
在對科學合理的座位安排作用和價值形成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師要綜合分析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成長需求變化,對座位安排形勢進行創(chuàng)新,確保能突出座位安排的科學性,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成長空間,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引導,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針對班級建設中科學合理座位安排的措施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優(yōu)化座位安排,保障座位安排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彰顯。
(一)動靜搭配,形成性格互補
學生在班集體中參與社會生活的情況會受到性格差異的影響,不同性格之間的互補性和制約性會從多角度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基于學生社會化發(fā)展現(xiàn)實要求,在班級建設中要綜合分析班級中學生性格的情況對座位進行科學合理的編排,按照性格互補性原理對座位進行調整,力求通過性格之間的互補幫助學生矯正缺陷,在自我與他者的互動交流中完善學生人格,有效降低學生呈現(xiàn)出極端化發(fā)展趨勢的幾率[3]。例如在座位安排中,教師要客觀分析班級中每個內向、孤僻性格學生的情感,在日常班級建設班級管理中要注意與這部分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并適當?shù)陌才乓恍┬愿耖_朗、活潑好動的學生在其周圍,形成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對內向、孤僻的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取長補短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循序漸進實現(xiàn)健康成長的目標。
(二)優(yōu)差搭配,促進共同進步
班級中學生學習能力不同,特長也不盡相同,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在開展班級建設的過程中要綜合分析學生在不同層面的特長,并對學生的優(yōu)勢和劣勢進行正確的定位,在綜合確定學生優(yōu)差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座位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確保能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形成全面發(fā)展和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突出班級座位建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全面維護學生健康成長[4]。在具體結合優(yōu)差搭配的原則對學生座位進行安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能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優(yōu)差的參考因素,而是要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情況進行分析,如語文學習成績好但是音樂素質不足的學生可以搭配音樂成績好但是文學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在綜合多種因素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座位,真正彰顯座位安排的價值和作用,為學生營造健康的成長空間,逐步帶動學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的目標。
(三)干群搭配,突出榜樣作用
在班級建設中學生干部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著關鍵性的影響,班主任教師在合理安排班級座位的過程中,要系統(tǒng)把握干群之間的影響關系構建干群有機搭配的座位格局,進而形成榜樣示范作用,帶動班級中的學生共同成長和進步[5]。一般來說,班級中的班干部責任心和學習自覺性更強,將班干部在各個班級座位小組中分配,不僅能方便班干部更好的監(jiān)督自己、完善自己,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小組其他成員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和榜樣示范作用,帶動小組成員共同學習和成長。如此就能借助班干部的力量營造良好的集體學習空間,小組集體中的結構性關系也會更加合理,有助于真正發(fā)揮座位安排的合理性,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出積極的引導。
(四)定期更換,形成動態(tài)效應
班級建設中班主任教師要明確認識到,學生長時間坐在一起形成社會性團體氛圍,會產生排外的情緒,不利于班級整體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也會導致學生產生不良的集體生活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狀態(tài)[6]。因此教師要注意定期對座位進行調整,重新對座位進行搭配和組合,讓學生能適應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成長,能產生良好的學習效能感,在動態(tài)化的座位調整中正確的認識自己、認知集體,進而真正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因此班主任教師要客觀分析定期更換座位的重要性,保障班級建設綜合效果得到不斷的提升。
班級建設實踐表明在開展班主任工作的過程中針對座位安排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并選取合適的方式有效組織開展座位安排工作,能突出座位安排的綜合效果,能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生活氛圍,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新時期在對班主任教師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要正確解讀座位安排的重要性,并針對座位安排工作的開展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爭取能為學生打造個性化學習和成長空間,突出班級建設整體發(fā)展效能。
參考文獻:
[1]潘鵬飛.座位小組承包制——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座位安排的新嘗試[J].名師在線,2019(09):93-94.
[2]鄭艷紅.課堂轉型從空間轉換開始——班級學習共同體的座位安排探討[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4):138-140.
[3]勾俊華.關于學生座位安排的實踐和思考[J].江蘇教育,2017(95):57.
[4]周雪,吳亞蘭,許紅敏.小學生秧田式座位安排的現(xiàn)狀調查——以南京市淳溪中心小學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1):92-93.
[5]余曉芬,李蓉.課堂座位安排的空間正義失衡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11):108-111.
[6]龔燕,王寶璽.教育功能視角下學生座位安排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5(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