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薇
摘?要:目前,小學班主任基本上同時承擔著某一學科的教學任務與班級管理工作任務,而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班主任與小學生相處與交往的機會。其中,班級管理關系著小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感受與成長心得,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要求較高,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是讓班主任了解小學生的基本前提,直接影響著班級管理的現(xiàn)實效益。因此,小學班主任要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亦師亦友,以便幫助小學生真正實現(xiàn)健康成長。本文將從師生要平等交往、師生溝通要實時豐富、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小學生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班主任應該如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2-0024-02
在傳統(tǒng)的“師本教育”下,小學班主任完全把控著班級管理的話語權,說一不二,小學生必須要服從班主任的指導。然而,雖然小學班主任所制定的每一個管理策略都是為了學生好,但是如果失去了學生認可與支持,使得小學生“陽奉陰違”,那么就無法真正作用到小學生身上。長此以往,小學生將會與班主任處于對立面,無法相互理解,同時會加劇師生隔閡,根本不能真正優(yōu)化班級管理。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從改善師生關系這一基本因素入手,與小學生平等、和諧溝通,以便全面把握小學生的成長軌跡,及時確定班級管理內(nèi)容與方法。
1.師生要平等交往
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使得小學班主任習慣以“命令者”、長輩的姿態(tài)與小學生交往,很少與學生親近,與小學生的心理距離十分遙遠。這就導致小學班主任并不了解小學生的真實需求,使得班級管理并不符合學生的成長需求。對此,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活動中,小學班主任要主動蹲下身來,換位思考,認真聆聽小學生的真實想法,探尋小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以朋友、同伴的身份與小學生互動,及時取得小學生的信任與依賴,以便使其自主表達成長需求。在與小學生交往時,筆者很少會以長輩自居,經(jīng)常會蹲下身來與小學生談話,平視小學生,使其懂得人人平等。比如,在課間活動,筆者會與學生閑聊,詢問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也會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很好地與學生建立了平等的朋友關系。另外,筆者也從來不會想當然地去組織班級管理活動,而是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見,關注學生的自主需求。比如,為了豐富課外活動,了解小學生是否需要參與課外輔導班,筆者就與小學生就此進行了平等討論。多數(shù)學生表示,他們的作業(yè)負擔很重,雖然他們知道學習十分重要,但是高強度的作業(yè)負擔嚴重壓縮了他們的玩耍時間,讓他們產(chǎn)生了疲憊、枯燥的感覺。對此,筆者先是向學生解釋了各學科教師的良苦用心,同時表示自己會與家長、其他學科教師溝通,適當減少作業(yè)任務,豐富學生的娛樂生活,但是學生同時也要做到先做作業(yè)、再玩耍,不可荒廢學業(yè)。通過溝通,筆者為學生爭取到了課后玩耍的機會,而學生們也因此而變得十分用功,懂得追求效率。另外,在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時,筆者也會充分與學生進行全面溝通,鼓勵學生自主表達意見,以便確保本班學生可以自覺遵守規(guī)章制度。為此,筆者率先將6個學生分成一組,要求學生積極探究班規(guī)內(nèi)容,從紀律、衛(wèi)生、活動、學習等角度全面分析,充分保障了學生的話語權。其次,筆者會在班會中鼓勵各個小組展示班規(guī)計劃,全面整合可行觀點,及時修改、完善,與學生達成共識。接著,學生可自主競爭班干部職位,全員民主選舉,由此確定班級管理隊伍。
2.師生溝通要實時豐富
溝通,是進行師生互動的基本途徑,也是增進師生了解的必經(jīng)之路,同時也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保障條件。在溝通時,小學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溝通態(tài)度,溫和、可親、友好,以便讓小學生卸下防備,主動傾訴。同時,小學班主任還要多用聆聽藝術,少說多聽,讓小學生積極表達,再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去選擇溝通策略,保護小學生的溝通欲望,利用溝通豐富學情認識。
在日常教學中,筆者會利用一切機會與小學生溝通,鼓勵小學生在課后、自習課上到辦公室與筆者分享自己的成長問題,表達自己的困惑。由于本班學生一直都將筆者當成是一個“大朋友”,所以他們很少會隱藏自己的心事,而是會在自己感到苦惱、困惑的時候與筆者談心。但是,也有一部分性格內(nèi)向、靦腆的小學生并不喜歡面對面與筆者交流,導致筆者無法及時了解這些學生的想法。于是,筆者就設計了“真情告白”活動與“寫信”活動,鼓勵小學生在各個主題班會中吐露自己的想法,或者也可通過寫信的方式與筆者交往。如此,便可有效拓展師生溝通渠道,便于筆者全面了解每一個小學生的成長情況。比如,有一次,筆者就收到了本班性格十分內(nèi)向的女同學所寫的信,闡述了學生因為成績波動起伏較大而感到擔憂、害怕與自卑的情緒。對此,筆者及時安撫了學生,還幫助學生反思了自己的學習行為,使其找到了影響自己學習成績的根源,使其懂得合理規(guī)避相關問題,消除了學生的消極情緒。另外,本班學生也會主動分享自己所遇到的人際矛盾。比如,有一個學生因為近期與同伴發(fā)生了口角而悶悶不樂,總是獨來獨往。在課間,這個學生也很少參與集體活動。于是,筆者就與這個學生耐心溝通,了解了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同時也與其他當事人溝通,相互傳達了彼此的心意,增進了生生了解,也因此幫助學生冰釋前嫌,握手言和。
3.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小學生
傳統(tǒng)的“唯分數(shù)論”思想使得尖子生備受關注,而問題生或多或少受到了忽視。隨著義務教育政策的普及,小學學校將會面臨更多的生源,而生生差異也將變得更加顯著。如果無法實現(xiàn)公平教育,那么將會直接影響小學班主任的領導力與威懾力,降低班級管理效率。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平等、和諧的態(tài)度與每一個小學生交往,切實保護小學生的自尊心,以便進一步優(yōu)化師生關系。在實施班級管理策略時,筆者從來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境、學習成績等因素而冤枉學生,而是會就事論事,客觀分析學生所犯的錯誤。比如,有一次本班有一個尖子生遲到了,原因是睡過頭。本班的班級制度規(guī)定,無故遲到的學生要負責打掃班級衛(wèi)生,但是由于恰逢期末復習階段,這個尖子生認為打掃衛(wèi)生會影響自己復習,希望筆者可以網(wǎng)開一面。對此,筆者直接告訴學生,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任何人犯錯都要接受公平的懲罰,如果學生擔心影響復習進度,就要全力避免觸犯班級規(guī)章制度,成績好并不是學生逃避懲罰的理由。經(jīng)此一事,本班同學都意識到筆者十分公正,也因此對筆者所設計的班級管理活動心服口服。另外,本班有幾個學生雖然學習成績較差,但是為人熱情、樂于助人,經(jīng)常自愿參加班級勞動,從來不會抱怨,每次都自覺承擔最勞累、最辛苦的勞動任務。所以,這幾個學生的人緣很好。于是,筆者就經(jīng)常會在學生犧牲、奉獻的時候表揚學生,告訴學生樂于助人是十分優(yōu)良的品質,希望學生可以堅持,號召其他同學向這幾個學生學習。在筆者的表揚與鼓勵下,這些學生保持著開朗、熱情的品質,而且很少違反規(guī)章制度,也努力認真學習。漸漸地,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讓學生十分開心。
總而言之,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突出人本理念的第一步,也是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必經(jīng)之路。因此,小學班主任要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整合小學生的共性與個體差異,以平等、和諧、友好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往,積極溝通,從而切實優(yōu)化班級管理結構與管理效益。
參考文獻
[1]陳秋蓮.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措施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11):161
[2]楊小凡.淺議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