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娟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培育,高中政治作為青少年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培育手段,教師必須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同時注意與時事政治相結合,提高學科實踐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學生為主;多媒體;時事政治
在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多以在講臺上講述為主,課程形式單一且枯燥,很難引起學生興趣。政治作為高中時期的一門重要學科,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jù)學生個性因材施教;其次,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打造趣味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最后,由于政治學科的特殊性,教師可以結合時事政治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來。
一、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性發(fā)展
高中時期的學生處于一種自我認知完善的階段,心智不太成熟,學生會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同時在高中時期學生面臨分科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特殊性,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重視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教師應該對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對于不同需求的學生要給予不同的要求,但在政治素養(yǎng)的培育上,教師需要明確目標,以學生思想認知完善為主,以政治教學為輔,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學生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首先,對于在高中階段對政治學習基礎比較夯實的同學來說,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對培育政治素養(yǎng),還需要考慮學生政治成績的提升,這一階段的學生即將面臨高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這部分同學更高的培育要求,這部分學生需要對政治知識做到完全掌握,同時還要通過知識的學習完善自己認知體系;其次,對于政治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來說,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對政治有個初步的了解,主要對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進行培育,讓學生能夠在學生過程中感受到政治學習的魅力;最后,對于所有學生而言,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不能去限制學生思考,讓學生從自身出發(fā),以自己獨特的角度去分析政治問題,達到個性化發(fā)展的目的。
二、以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政治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課程的趣味性,同時政治學科由于其特殊性,課程內容抽象、深奧,讓學生難以理解。多媒體設備本身對于學生就有一定吸引力,教師將多媒體引入課堂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同時多媒體還可以改變以往的講述式教學方式,對學生形成多感官的刺激,這在提升課程趣味性的同時,還將原本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簡潔、形象,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課程知識。
比如在《樹立正確消費觀》教學中,我會給學生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大學生校園貸”,學生在觀看的時候,注意力會被吸引到課堂中來,從而誘發(fā)學生會對消費觀念進行反思,然后我會引入教學內容,在這一過程中達到提高課程教學的趣味程度和樹立學生正確消費觀的目的。而在哲學的教程中,哲學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教學中會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將抽象的哲學知識變得具體,讓學生能夠將自身帶入情景,比如在“意識的作用”理論教學中,學生很難了解到為什么意識會有反作用,我曾經給學生播放過一個實驗過程,將一個人捆綁起來,并且告訴他即將用烙鐵在他胸口留下烙印,然后用眼罩蓋住他的眼睛,然而在實際下手的時候,只是烙在了一塊豬皮上,但是在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這個人以為是自己被胸口被燙到了,居然他的胸口慢慢紅了起來,這時學生可以最直觀的看到意識對人體的作用,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合時事政治,理論聯(lián)系實踐
馬克思曾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高中教學中,由于學科的實踐性,教師需要意識到理論都是源于實踐的,如果教師只局限于課程知識的傳授,這樣的做法對于學生的學科學習存在很大的弊端,政治知識變成了純粹的理論,學生沒有辦法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將社會熱點話題引入課堂,通過實際的案例把原本抽象的政治知識以具體、清晰的方式體現(xiàn)在案例中,讓學生可以更加理解課程內容,并且學會如何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所以讓學生學會用政治理論對熱點話題進行辨析,可以讓學生在對時事政治的分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政治學生中來。
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習到課程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政治思辨能力,我會引入我國的社交案例,例如我會先通過對印度的援助的描述,讓學生先了解事件的全貌,再詢問學生對于這件事都有什么看法,學生會通過所學知識分析雙方的做法對于促進世界和平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析我國在這件事的做法都符合了我國哪些外交政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深刻程度,還能促進課程教學效益的提高。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階段的政治來說,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因材施教;其次,教師應該要增添課程的趣味程度,引入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程趣味性;最后,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實踐,通過時事政治向學生講述所學知識,提高政治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江曉慧.高中政治陳述性知識課堂教學策略[J].杭州師范大學,2018.
[2]張念.高中政治在新課程視野下的有效教學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