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玲
摘 要:在新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衍生出很多便利的工具促進了各行業(yè)效率及效益的提升,作為培養(yǎng)社會建設接班人的教育事業(yè),在教學活動中也越來越注重與現代科技手段的結合,加強了對工具的利用,為教育事業(yè)的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使原本枯燥、單調的教學變的更加豐富,更為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思路。微課程的制作是目前教學中各個階段以及各個學科中廣泛運用的輔助性教學方法,其開發(fā)和設計簡便,內容精練,針對性強,形式新穎,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效率及興趣有重要影響,極大的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本文針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對微課的科學運用進行研究,希望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高中政治是一門以理論性為主的學科,而高中時期學生的政治思想觀念還不完全成熟及穩(wěn)固,學生參與社會政治活動的機會很少,在學習壓力的影響下對社會政治相關的現象缺乏了解和深入的思考。因此,高中政治的教學往往以灌輸式為主,除教材知識外,與其他領域的有助于加深學生理解的知識結合甚少,并且缺少有效的整合辦法與傳遞方式,學生學習過程中也總以機械式的死記硬背為主,缺乏快速掌握知識并深入理解的有效方法,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微課是利用較短時間的微視頻來針對某一知識點或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情景化設計來進行重點分析的一種方式,基于其制作簡短、內容深刻、使用方便等優(yōu)勢,微課成為知識傳遞的有利手段。
一、合理分解時間與知識點,通過問題導向加強學習交流
微課程中的“微”字體現了“短”的特點,即時間短、內容短,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利用較短的有限時間通過科學的內容設置與分解方法來深刻的展示某項知識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同時還需要注意內容的合理性,即是否與教材密切相關,能否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
例如:《經濟生活》單元關于“消費心理”的內容教學中,可以在微課里設置這樣的情景:A、B、C、D四個人在一片資源豐富、風景優(yōu)美的區(qū)域建造房子,A認為房子的位置及樣式要聽從多數人的選擇;B認為要突出自己的特性,與眾不同;C認為必須比他人的強;D認為要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以及和實際需求來考慮。然后,可以通過四張圖片對四個人的心理進行分析,比如C代表的是攀比的心理,這類人的消費觀念比較超前,優(yōu)點是敢于創(chuàng)新,嘗試新鮮事物,有上進心,表面光鮮亮麗,缺點是如果自身能力與欲望不匹配,往往入不敷出,形成資產負債,導致生活壓力,而且消費往往不理性,得到的未必是真正適合自己的;此外,A、B、D代表的分別是從眾、求異、務實等消費心理。通過比較這幾種心理的利弊使學生了解消費心理對人的消費行為產生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務實心理是最為理性的,從而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這個微課程的時間設計分解為兩部分,“消費心理”這一概念的講解為6分鐘,剩余的4分鐘是對情景中四種消費心理的分析;內容上分解為多個部分,首先是基礎知識,然后是情景設置,最后是總結,情境設置中又分解為四種心理,每一種心理分解為優(yōu)點、缺點等內容,整體課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聯系緊密,使學生在針對問題討論過程中深刻認識正確的消費觀。
二、科學選擇內容,在探究中深化思維
微課程是以小現象、小知識點為立足點,通過將瑣碎的小知識點不斷積累而實現對整體內容的深入理解。因此,微課程的制作需要利用小策略和小故事,結合教材科學的選擇內容,將每一個小知識點都設計的充滿趣味,精簡易懂。
例如:《經濟生活》單元中關于“匯率與幣值”的內容,微課設計上首先要明確知識點,即“匯率”和“幣值”的變化特點及相互間的影響。然后對相關理論進行研究,比如匯率、幣值的概念,以及判斷其變化的依據。對此,可以利用較為直觀的“蹺蹺板”現象,既貼近學生生活容易理解,又可以形象的展示出探討內容。蹺蹺板的一端為A種貨幣的幣值及匯率,另一端為B種貨幣的幣值及匯率,當A幣一端下降的時候,B幣一端上升,B幣一端下降時,A幣一端上升,因此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及幣值呈負相關,而同種貨幣的匯率與幣值呈正相關。最后,對匯率與幣值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簡短、精辟的總結。本次微課的時間為8分鐘左右,但是對知識點的選擇十分明確,可以獨立出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小知識體系,而且解析過程中運用的展示方法恰到好處,能完全展現其變化規(guī)律。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可以更深入的認識知識點的本質,拓展其思維,增強其探究能力。
三、充分整合資源,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微課程雖然時間短、內容小,但是其制作的效果要求“精”,這也是微課最吸引學生的地方,“精”的體現可以從微課中的配樂、畫面以及文字等方面來感受,優(yōu)美的音樂可以陶冶學生的心情,聚集學生的心緒,將學習的過程變?yōu)橐环N享受的過程,美麗的畫面可以增強學生欣賞的興趣,引發(fā)其思考,而形象、委婉、恰當的文字表述可以明顯提升展示效果,將這類資源合理整合后,就可以形成具有巧妙的構思、新穎的形式、極具震撼效果的課程。
例如:《文化生活》單元中關于“中華文化”的微課制作可以利用微視頻的優(yōu)勢,將充分體現中國文化的絲綢之路、四大名著等圖片及視頻進行剪輯和整合,再配上渾厚、優(yōu)美的音樂以及充滿磁性的配音講解,瞬間將學生帶入中國千年來的文化發(fā)展歷程中,使學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智慧、善良、勤勞的中華美德,從而在情感的共鳴中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愛國情懷。需要注意的是,微課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內容的連貫性與合理性,以及視頻、圖片的感染力。
四、結束語
高中政治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面臨難以突破的瓶頸,這與政治學科的特點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而微課等形式的運用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更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及思路,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增添了更多趣味,同時促使了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因此,教師需要合理的利用微課模式,積極推廣,深入開發(fā),為推動高中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