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涵
【摘? ? 要】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不僅要將數學知識教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還需要培育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和生活聯(lián)系密切,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育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未來發(fā)展實際上是影響深遠的。教師要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結合教授的數學知識展開習題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 習題教學?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1.114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和初中、小學階段有很大區(qū)別,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更多更密集,難度更大,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更高。教師在展開習題教學課堂時就需要結合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和學生的解題情況,圍繞學生的問題進行教學策略的改進。本文對高中數學習題教學進行初步探索,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意見,以供各位教師參考。
一、教師應對習題教學進行科學規(guī)劃
首先,教師有必要矯正一些不良的解題習慣和解題心態(tài),培育學生在解決數學習題方面的正確認知。學生不正確的解題心態(tài)有很多,比如說,有的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沒有恒心和耐心,心浮氣躁不愿意堅持到底,喜歡做那些自己能夠輕易解決的基礎性的數學問題,對于難度較大的、需要層層推理遞進解決的數學難題,學生從來不想如何去去解決。這很好理解,簡單的活兒誰不愿意去做呢?一定的時間內能解決問題和不能解決問題,學生選擇的是一種比較輕松的方式。但是學生自己也應該明白,這種只挑簡單的題目去解決的解題思路是在逃避,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難題始終在那里,而且并不會因為學生忽視了難題,難題就會忽視學生,學生一定會在自己沒有努力過的難題上栽一個大跟頭。
學生總是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輕易地放棄,更有甚至直接不去考慮解決難題。教師會發(fā)現這類學生做題很快,但是分數卻不高,就是因為學生看到一個題目,稍加思考之后就放棄了,不去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或者在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學生考慮的更多的還是放棄,選擇直接去做新題。這種思維方式對學生的長期學習實際上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在學生剛開始接觸高中數學知識的階段,更是不利于學生的解題習慣的養(yǎng)成。
學生應該抱有這樣的思維方式:不管我的學習水平如何,我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如何,既然我遇見了這道題,我就要盡可能的在應該花費的時間內去完善自己的答題步驟,即便是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也要努力到最后一步。當然學生的堅持并不是無謂的堅持,學生并不是要不計后果的花大量的時間去解決一道難題,因為學生的考試時間是有規(guī)定的,學生需要做的數學題也是經過科學規(guī)劃的,學生在自己解題的時候當然也需要對自己解題的整個過程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和分析,按照自己解題能力判斷自己解題的時間,進行清晰明確的目標設置,不要在沒有意義的地方浪費太多寶貴的時間和學習精力。
培育良好的解題心態(tài)為學生科學解題奠定了基礎,學生接下來就要進行習題訓練,并且傾聽教師對于習題的講解。在展開習題訓練時,教師要注意采取階梯式的訓練過程,從簡單到困難,訓練難度應該是層層遞進的。學生恐懼難題,不愿學習和解決難題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難題是需要解決的,學生的解題心態(tài)也是需要轉變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習題訓練的過程中,就要走注意采取難度層層遞進的解題思路,將基礎性的問題放在前面,要注意將一些緩沖性質的題目不斷地加入到學生的解題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階梯式設置習題的過程中,習題之間的難度差異不應該太大,要給學生留下一些思考和不斷進步的空間,不然一道難題封死了學生前進的步伐和學生思考的空間,難免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按照難度的層層遞進最終解決了自己之前想也不敢想的題目,教師就可以趁機鼓舞學生的斗志,激發(fā)他們對于解決難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迪學生的解題思路,訓練學生的解題方法,培育學生的做題習慣
習題訓練結束后,教師需要進行習題講解。教師在進行習題講解之前,需要選擇典型的、學生出錯頻率比較高的、知識點比較集中的題目進行集中式的統(tǒng)一講解。畢竟課堂上留給教師和學生的時間不多,教師在選擇例題講解時就要謹慎一些。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考慮學生的感受,因為師生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知識代溝的,教師覺得簡單的題目學生不一定就可以輕松地解決。
二、學生應該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儲備和錯題積累
習題訓練是高中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學生訓練解題思路,完善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在高中數學習題教學課堂上,數學教師需要將習題訓練和習題講解進行有效的整合,在二者不斷的融合中實現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不斷提升。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生展開習題訓練,結束習題講解之后,剩下的時間就要交給學生自己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學生自己應該重視數學知識儲備和數學錯題的積累。
首先是數學知識儲備,不少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認為自己只要會解題就可以了,不用去辛苦地構建什么知識體系。殊不知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思維方式,學生解決問題的根源還在學生學習過的數學知識之內,題目千變萬化,原理卻亙古不變,這正是數學的魅力所在。所以數學知識的積累是學生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其次是數學錯題的總結和鞏固,可以說如果學生做錯題目之后不進行有效的總結和重復的學生,學生之后一定會重復錯誤,會跌在這個坑里,不解決就爬不起來。錯題整理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學生糾錯的過程,學生在不斷的鞏固和復習中會獲得真正的成長,實實在在的學習一些新東西,掌握一些新技能,最終量變達到質變。
總而言之,本文簡單介紹了有關數學習題教學的兩點思考,一是教師應對習題教學進行科學規(guī)劃,二是學生應該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儲備和錯題積累。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發(fā)展和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理念和數學教學情境正在發(fā)生變化,且變化還將順應歷史潮流不斷推進。不管教學理念如何變革,不管教學工具如何發(fā)展,教師始終要做到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的學習考慮。教師在展開習題教學時,也要注意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以學生為本不斷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儉.抓典型、分層次——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兩點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24):60-61.
[2]羅燕.立足學生,有序推進——高中數學習題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學數學,2018(0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