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曼
【摘要】在幼兒教育階段,比培養(yǎng)幼兒認知能力更為重要的教育任務,是要切實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品格,讓幼兒真正實現(xiàn)有效成長,為幼兒的長遠發(fā)展做準備。因此,幼師要全面組織品格教育活動,讓幼兒早早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將從以品格教育開發(fā)繪本資源、以活動觀察介入品格指導、以社會實踐健全品格意識、以家園合作優(yōu)化品格熏陶四個角度來分析幼師應該如何組織豐富的品格教育活動。
【關鍵詞】幼兒教育;品格教育;實現(xiàn)策略
我國有一句俗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自然會存在一定的品格缺陷,而幼兒則處于懵懂無知的年紀,他們并不能理智區(qū)分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善于模仿、看重體驗,卻依然需要通過師長的正確引導才能形成正確的品格意識。此時,如果一味縱容幼兒,不及時對幼兒進行是非引導,那么也必然會讓幼兒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且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品格認識。因此,幼師一定要重視品格教育活動,為幼兒的長遠發(fā)展做準備。
一、以品格教育開發(fā)繪本資源
繪本資源是一種通過設計有關聯(lián)性的多幅圖畫來展現(xiàn)故事線索、主題內容的一種特殊讀物,文字信息很少,比較適合認知能力不足、知識儲備不足的幼兒去閱讀、去學習。眾所周知,閱讀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不僅可完善讀者的知識儲備,還可使其受到德育熏陶,能夠切實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如此,則可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品格教育,使其積累豐富的人生智慧。因此,幼師便要積極利用繪本資源去組織品格教育活動,且要盡量選擇一些與幼兒現(xiàn)實成長密切相關的繪本資源,鼓勵幼兒自主觀察、自主閱讀、自主表達,科學介人教師輔導,突出繪本故事的人文思想與故事主旨,從而切實優(yōu)化幼兒的品格發(fā)育情況,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做準備。
就如在《爺爺一定有辦法》繪本閱讀中,筆者就組織本班幼兒以6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觀察繪本內容,使其積極梳理《爺爺一定有辦法》的故事線索,說一說自己從中學到了什么。通過圖畫觀察,孩子可以判斷《爺爺一定有辦法》描寫了約瑟與爺爺?shù)墓适?,而爺爺就像是一個大英雄一樣,從小到大一直保護著約瑟,在約瑟小時候準備了一個毯子,讓約瑟能夠美美地睡覺,后來把毯子改造成新衣服、背心、領帶、紐扣,讓這條毯子一直陪伴約瑟成長。可以說,爺爺用自己的努力給約瑟帶來了許多奇跡,也讓約瑟幸福、快樂地成長了起來。最初,有的孩子找錯了閱讀重點,認為繪本主要是講述一個物品對約瑟的意義,沒有從中領會爺爺對約瑟的愛。于是,筆者就及時介人教師輔導,告訴本班幼兒,約瑟之所以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是因為爺爺?shù)臒o私保護,是爺爺將愛縫進了毯子中、衣服中、背心中、領帶中、紐扣中。然后,筆者就引導幼兒回想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給自己愛、保護與溫暖的群體,有的孩子說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說了自己的爺爺奶奶、還有的孩子說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有少部分孩子說了自己的鄰居、陌生人,等等。對此,筆者就告訴幼兒,要始終保持一顆感恩的心,既要銘記他人為自己的付出,也要懂得回報,向他人展現(xiàn)自己的愛與關心之情。
二、以活動觀察介入品格指導
品格教育活動需要長期堅持,且必須要做到以人為本,因為要想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品格意識,那么便要客觀把握幼兒現(xiàn)有的品格缺陷,及時指正,長期監(jiān)督,漸漸便可讓幼兒形成自我約束意識,由此改善幼兒的意識行為。而且,幼兒本身就存在認知能力低下、意志力不堅定、缺乏行為自覺與自我發(fā)展意識等素質不足,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到實事求是,為幼兒的全面成長努力奮斗。為此,幼師便要善于觀察,認真分析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言行舉止,能夠通過幼兒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與語言表達去判斷幼兒的品格缺陷,由此介入品格教育指導活動,為幼兒的全面進步做準備。
就如在一次過家家游戲活動中,筆者就發(fā)現(xiàn)本班有一個幼兒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囂張跋扈、自私自利的問題。這個孩子雖然也將廚房道具拿到了活動室,但是卻不允許任何人觸碰自己的玩具,反而理所當然地去使用其他同伴所帶來的玩具,不懂分享,且習慣索取。對此,筆者就及時介人品格教育輔導,先是詢問幼兒為何不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這個孩子表示,這一套廚具是自己最喜歡的玩具,而且很貴,擔心同伴會將自己的玩具弄壞,且表示自己有處置個人玩具的權利,任何人都不應該強迫自己。這個孩子的一番言論讓我十分驚訝,因為這個孩子的自我意識十分明確,但是卻也明顯顯露出孩子不懂分享、拒絕分享的不良意識。然后,筆者就繼續(xù)詢問這個幼兒,為何要玩其他同伴的玩具,卻不允許對方使用自己玩具。這一番問話,讓這個孩子啞口無言,也開始沉默。于是,筆者就明確告訴這個幼兒,善于分享是一個優(yōu)良品質,如果孩子一直繼續(xù)這樣自私自利,那么其他的幼兒也有可能會拒絕與幼兒玩耍、分享。后來,這個孩子明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終于決定“忍痛割愛”,在其他同伴再三保證不會損壞玩具之后,與孩子一起開開心心地玩起了玩具。后來,這個孩子還表示,原來分享、陪伴如此幸福,還表示即便玩具被損壞也不在意了。
三、以社會實踐健全品格意識
目前,社會實踐活動已經成為最為重要的課程形式之一,尤其是在幼兒教育階段備受關注。這是因為幼兒所獲取的認知基本來源于生活,雖然師長所講述的大道理會讓幼兒產生一定的品格認識,但是如果不能經過實踐檢驗,那么也很難從根本上改善幼兒的品格意識。為此,幼師便要積極組織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切實豐富幼兒的成長閱歷,使其在實踐中總結出優(yōu)良的品格思想,從而切實改善幼兒的品格發(fā)育情況,為幼兒的全面進步做準備。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服務意識,讓幼兒懂得向他人獻愛心,筆者就組織了一次養(yǎng)老院敬老活動,還為此專門組織孩子排練了一些節(jié)目,讓孩子為養(yǎng)老院的孤寡老人表演,給老人送去溫暖與祝福。在本輪社會實踐活動中,筆者組織幼兒一同清掃了養(yǎng)老院的衛(wèi)生情況,且讓幼兒為老人盛飯、洗碗,讓孩子陪伴老人,接受老人的愛意。通過本輪實踐活動,筆者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漸漸變老,即便是在孩子眼中無比強大的父母、老師,也會隨著時光漸漸老去,幼兒則會長大,所以孩子要珍惜時光,珍惜自己與同伴、老師、家長相處的機會,在接受保護與愛的同時,也要嘗試為對方付出、服務,希望幼兒可以及時形成良好的責任感、服務意識與感恩意識。
四、以家園合作優(yōu)化品格熏陶
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的品格意識基本上也是通過觀察、模仿家長待人處事的方式所形成的。舉例來說,如果家長為人粗魯、自私,總是得理不饒人,那么孩子也會養(yǎng)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不能寬容待人,小L:眼。但是,如果家長做人高尚、時刻遵守社會公德與秩序約束,且寬容大度,那么孩子從小也會養(yǎng)成寬厚、善良的性格,能夠時刻約束個人行為,自覺遵守公德約束。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優(yōu)化品格教育質量,那么幼師便應該與家長保持緊密聯(lián)系,共享品格教育計劃,讓家長做到道德表率與行為指引,不斷改善家庭文化,讓幼兒在健康、和諧的家庭中成長起來,從而切實優(yōu)化幼兒的品格發(fā)育情況,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做準備。
為了全面實施品格教育活動,筆者會經常開展家長會,讓家長全面接收品格教育引導,使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對于幼兒心智成長的直接影響,也會針對每一個家長的教育問題進行一對一指正,希望可以全面優(yōu)化幼兒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比如,有一個幼兒的父母做事風風火火,性格大大咧咧,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不在意,且為了省事,經常會通過暴力行為去制止幼兒不聽話的行為。這種教育方式就讓幼兒漸漸變得怯懦,同時也讓幼兒形成了暴力做事的不良意識,導致幼兒無法管理個人情緒。對此,筆者就與家長及時溝通,指出家長的不良言行對于孩子的負面影響,結合幼兒情緒失控、暴力做事的真實案例引起了家長的重視,使其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教育問題。然后,這個家長表示自己會主動改正,盡量收斂,嘗試耐心與孩子平等對話。對此,筆者也表示自己會幫助家長,隨時待命,與家長一同落實品格教育活動。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組織豐富的品格教育活動可以切實改善幼兒的心智成長,不斷優(yōu)化幼兒的精神財富,使其漸漸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而這可讓幼兒一生受益。因此,幼師要全面滲透品格教育活動,全面開發(fā)對幼兒有德育啟發(fā)意義的繪本資源,且要觀察幼兒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通過合理引導改善幼兒的品格意識,進而還要引導幼兒參與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與家長積極配合,全方位地改善幼兒的品格發(fā)育情況。
參考文獻:
[1]蔣亞娟.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大班幼兒品格教育的行動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王菠,王穎莉,曹蕊.基于兒童品格培養(yǎng)的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建構與實施路徑探索[J].教育參考,2018(01).
[3]錢苗.根植幼兒內心塑造生活品格——小議課程背景下品格校園的構建[J].名師在線,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