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平
【摘要】本文以集體備課研討活動中《金色花》教學設計的改進為例,主要從教學目標、主問題設計、學法指導、練習反饋四個方面指出了縣域內(nèi)集體備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了改進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集體備課;存在問題;改進策略
在第八輪新課改背景下,我縣從2011年廣泛開展“借鑒江蘇課改經(jīng)驗,構建有效課堂”系列活動,并推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能凸顯骨干教師在學科中的領軍作用,帶動其它教師在合作、探討、實踐的過程中集體智慧得到共享,能力得以提升。但是許多初中學校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鑒于此,我擬以參與“A學校七年級語文備課組《金色花》集體備課活動”為依托,將存在的問題予以分析歸納,并嘗試尋找改進初中語文集體備課活動的有效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繁雜,缺乏精當概括
備課時,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等太多,教學流程太簡略,頭重腳輕的問題較普遍。張瑞芳認為,良好的備課要始終基于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學活動滿足學生需求,貼近學生生活,教學內(nèi)容契合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A學校七年級語文備課組提供的《<金色花>教學設計》初案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1.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作品。品味課文,想象本詩所營造的畫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分析人物特點。
(3)感受金色花的圣潔美麗,感受“愛既有付出、也有回報”的母子之情。
(4)品味語言,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對“愛”的理解力。
2.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分析人物特點。
3.教學難點
掌握“金色花”意象的特點,感受泰戈爾詩的語言風格。
這個教學目標顯得蕪雜凌亂,缺乏條理,不能體現(xiàn)教學目標簡潔明了、概括性強的特點,也沒能體現(xiàn)出教學目標內(nèi)部的邏輯關系。
(二)“主問題”不夠完善
語文教學要在教學目標的統(tǒng)帥下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語言的內(nèi)部,汲取文本語言的養(yǎng)分,進而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教師就必須扎實備課,深入地提煉主問題,方能改變目前對文本語言淺嘗止、浮光掠影式的閱讀弊端。接著看《金色花》初案中的主問題:
1.默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幾幅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
2.本散文詩為什么要選取金色花作為意象呢?
3.你認為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通過這些主問題基本可以引導學生領會泰戈爾這首散文詩的意蘊,品味母子情深,但是主問題的涵蓋面還不夠全面,還有待補充。
(三)重視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的出發(fā)點是共同研討,努力挖掘教材,使情感陶冶、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緊密結(jié)合,但是集體備課不但要注意教法的設計,也要注重學法的指導,關注學情才是備課重要的立足點,《金色花》初案側(cè)重于備教法而輕視學情,存在弱化學生活動、學法指導的問題,如初案第2個主問題的解決思路:
本散文詩為什么要選取金色花作為意象呢?
明確: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博迦”……泰戈爾生活在一個信奉佛教的國度中,把兒童想象成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是為了贊美孩子的可愛,歌頌母愛的圣潔、美好。
這樣的設計只是對主問題答案的簡單明確,只能起到傳遞知識、架構語言兩個層面的作用,并不能達到陶冶情感、增強審美,另外兩個層面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沒有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學法指導,學生的探究就會簡單化、盲目化。
二、改進的策略
(一)提煉教學目標,體現(xiàn)層遞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教師對學生達到的學習成果或最終行為的明確闡述。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和展開的,它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標準作用,教學目標的分析與確定是教學設計的起點,它給教學任務是否完成提供測量和評價的標準。為此,我向備課組提出了改進建議,希望備課組長能進一步梳理教學目標,并予以概括,目標宜3- 4條,不宜太多,修改后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比較規(guī)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初步感悟本散文詩中所蘊含的情感。(重點)
2.品讀詩歌,想象母子情深的溫馨畫面,學習本詩散文化的場景呈現(xiàn)的寫法。(重點)
3.把握金色花的意象特點,學習詩歌借助意象抒發(fā)情感的方法,把握泰戈爾詩的風格。(難點)
新課改是在教學目標的統(tǒng)帥之下實施的主問題教學。修改后的教學目標簡潔明了、概括性強,能讓學生明白通過學習要完成的主要任務,而且目標內(nèi)部各層級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重難點也巧妙地在目標后予以標注,既為教師減負,又能夠為教學內(nèi)容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二)反復研讀文本,發(fā)現(xiàn)“主問題”
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既要吸引學生參與,又能在教學過程方面形成強有力的教學板塊,還能在課堂活動方面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廣泛交流。主問題的設計要新穎,要深刻,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學習,要能觸發(fā)學生的思維。主問題的設計應緊扣教學的重點,要把解決教學重點作為教學的主體任務。為此,我們對備課組提供的初案中的主問題進行了完善。
1.本散文詩是以假設句開頭的,讓金色花和母親分別在幾個場景中活動?請分別朗讀這幾個場景?并談談你從這些場景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
2.本散文詩為什么要選取金色花作為意象呢?
3.請朗讀:“孩子,你在哪里呀?”“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其他同學糾正(語氣、情感方面)。
4.你認為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你得到了什么啟示?(三)深入了解學情,強化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活動。教師要對學生已有的認知結(jié)構了如指掌,可以通過優(yōu)化主問題解決方法等途徑,改進教學設計,做到手中有法。現(xiàn)仍以集體研討改進后的主問題2的解決思路為依托,作如下分析:
本散文詩為什么要選取金色花作為意象呢?
方法:請學生結(jié)合相關美術知識,聯(lián)系色彩的象征意義獨立思考。
明確:可結(jié)合課后有關“金色花”的注釋作答。
要求:2分鐘后,請2- 3人展示。
優(yōu)化后的主問題2的解決思路,不僅有方法層面的指導,而且有對學生美術知識儲備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初步感受金色花意象在文本中的象征意味,進而探究文本主旨,而參照注釋了解金色花的“明確”是為后進生設計的,體現(xiàn)出分層教學的意圖。
最后,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集體備課只重視完成授課任務、課時內(nèi)容,輕視作業(yè)布置,大量作業(yè)被壓到課后,作業(yè)抄襲現(xiàn)象多、反饋低效的問題較為普遍。自主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顯得尤為重要,課堂練習的設計一要依據(jù)教學目標,二要依據(jù)教學中的重難點設計,三要突出學生的差異性。課堂練習的編排,必須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并體現(xiàn)練習的層次性。課堂練習要求學生盡量當堂獨立完成,教師可根據(jù)時間進行當堂批閱或課后批閱。這樣既保證了反饋練習的質(zhì)量,又切實做到了為學生減負的要求。
總之,集體備課摒棄落實不力,致使集體備課流為形式,淪為“一人打印教案,眾人照本宣科”的不良做法,扎扎實實深入開展好集體備課研討活動,從而達到通過學科組或備課組活動交流,助力各學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縮小因教師能力差異帶來的教學差距的目的,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瑞芳.關注學生需求,針對學生實際,預設教學方案[J].現(xiàn)代教學,2008(7- 8)
[2]牟偉萍.孔子學院散打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卑爾根孔子學院為例[D].北京體育大學,2016.5
[3]吳保軍.試論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1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國培計劃“甘肅省中小學教師科研能力提升項目”專項課題《農(nóng)村初中教師集體備課的問題及改進研究———以“秦安縣蓮花中學”為例》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GPZ26)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教育局教研室,甘肅天水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