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谷
摘 要:學風建設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息息相關,是校園文化建設關鍵部分。本文通過分析高職學院目前的學風現(xiàn)狀與問題,研究了在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班主任所起到的引導作用。結合筆者在高職院校的班主任經(jīng)歷,對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班主任的引導作用提供了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風建設 班主任 引導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對學生的培養(yǎng)與成長起著主要作用,對學院的發(fā)展和建設也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一所學院的學習風氣,是治學精神、態(tài)度和方法等方面的體現(xiàn),也是師生們的智、情、意、行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因此,高職院校的學風不僅是凝聚在教學過程中的方法措施、精神動力和態(tài)度作風,也是一所學院獨有特色和豐富內(nèi)涵的體現(xiàn)。然而,因為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性、所招學生的自身特點等因素,很多高職院校學風的建設現(xiàn)狀都存在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風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學風可以從內(nèi)外兩個層面理解,即外顯的“風氣”和內(nèi)蘊的“思想方法”。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學生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就是外顯的學習“風氣”。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主要是高中生和中職生。由于目前社會上仍存在“唯學歷論”的觀點,導致很多人普遍認為高職的教育層次較低。這種略帶貶低的既有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部分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統(tǒng)招和分類渠道錄取的高中生把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看做是學業(yè)的失敗;分類招收的中職生很多因為進入職場后受到挫折與打擊,來高職是為了“混文憑”。這些缺乏缺乏學習的目標和理想信念,使得大部分高職生在校表現(xiàn)主要為:
1.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高考統(tǒng)招的學生,錄取分數(shù)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學習基礎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也不強;分類招生渠道的學生,基礎知識更加薄弱,也沒有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課前進行預習、課后進行復習這樣的情況很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很少利用課余時間自我學習。很多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處于“學過既忘”的狀態(tài)。
2.上課缺勤、遲到、注意力不集中是普遍現(xiàn)象
很多高職院校由于學生自身素質不高,紀律性和服從性較差,因此曠課、遲到成為屢見不鮮的情況,上課時玩手機、睡覺、吃零食、講話現(xiàn)象也較為普遍;很多學生在教師授課時不聽講,不作筆記,甚至對教師的管教無動于衷。
3.對學習持不以為然態(tài)度
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抱著“混文憑”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不以為然,包含授課時間在內(nèi),每天學學習的時間僅為5-6小時。這些學生平日上課不認真聽講,考試前也不認真復習,考試過程中只想著抄襲,做不出題就干脆交白卷。有些學生對待掛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4.大部分學生身處的學習環(huán)境跟同班同學有很大關系
好學生較多宿舍學風也較好,不學習的宿舍也會相互影響,班級學風對學生影響很大。很多學生也意識到學風建設是學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學校能夠給予學習方面的引導。
二、班主任在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的角色定位
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個人素質并不能很好的滿足人才培養(yǎng)要求。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想建設好學風,需要高職院校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主要基層參與者是授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其中,高職院校的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起到的學生管理作用有限,僅限于課堂層面。學生管理一般是依靠輔導員和班主任,但由于輔導員一個人負責數(shù)百個學生,不能面面俱到引導每一個學生。因此,引導學生進行學風建設的工作事實上主要落在了班主任身上。
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大都具有相關學科專業(yè)背景,是班級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導師和引路人。因此,班主任在學風建設中起到的引導作用至為關鍵,主力承擔著引導學風建設中內(nèi)蘊的“思想方法”角色。
三、高職院校班主任在學風建設中的引導作用
在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班主任毋庸置疑地能夠起到極大的引導作用。優(yōu)秀的班主任能夠通過日常工作對班級學風建設起到引導作用,良好的班級學風作為基礎,能夠更好的促進高職院校整體的學風建設。
根據(jù)高職院校學生的自身素質和特點,班主任在班級學風建設中的工作應當包括以下幾方面:
1.班主任帶領學生制定關于班級學風建設的明確班規(guī)
對于一個班級來說,能夠建設良好的學風是班規(guī)制定的主要目的。在班級規(guī)定的約束下,學生不僅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目標,還能夠在管理的過程中增強自我約束能力。針對高職生普遍缺乏學習動力、自控性較差的特點,班主任應與全班同學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規(guī)定,如:學生考勤情況、課堂學習情況、課下作業(yè)完成情況、宿舍衛(wèi)生和安全情況等。必須注意的是,對學生來說,制定班規(guī)的目的是增強他們自律能力并讓他們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
2.班主任加強班級管理過程中對于學風的檢查
班主任對于班級學風建設的檢查應該包括直接檢查和間接檢查。(1)直接檢查是指班主任親自到教室檢查學生的考勤情況、課堂的學習情況、課下完成作業(yè)情況、宿舍的衛(wèi)生和安全情況等。直接檢查的目的是讓班主任及時準確的發(fā)現(xiàn)班級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2)間接檢查包括班團干、輔導員、授課老師、宿舍管理員等其他人員對該班學生情況的反映,是班主任職能的拓展和延伸。間接檢查有利于班主任根據(jù)各種渠道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
3.班主任應主動了解班級學生情況
學生的個人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習的目的和態(tài)度。班主任應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應包含:(1)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 年齡、民族、籍貫、身體情況;(2)學生的思想情況,如學生入讀高職的目的,畢業(yè)期望,學習規(guī)劃、個人心理情況等;(3)學生的家庭情況,如家庭地址、父母工作、父母電話,經(jīng)濟情況、家族病史等。對學生個人情況的了解可以采取直接詢問,間接打聽,查閱檔案、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只有掌握好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更好的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對于班主任來說,應該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使用統(tǒng)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良好的班級管理能夠更好地促進班級學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