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
摘 要:語文素養(yǎng)中的“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中,寫作能力是很多學生較為薄弱的一項,是眾多同學提高語文成績的“攔路虎”。“寫什么”是作文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共同面臨的難題,針對學生在寫作方面遇到的問題,尋找一種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改變學生慣性思維的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寫作的引導和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思維導圖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是比較符合這一要求的。
關鍵詞:思維導圖 挖掘素材 審題立意 作文教學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边@種素養(yǎng)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寫”是語文能力考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而這項能力恰恰是很多學生較為薄弱的一項,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挖掘素材、審題立意、謀篇布局能力差,導致寫作時不知“寫什么”和“怎么寫”,這是作文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共同面臨的難題。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用“畫”的方法記錄思考和創(chuàng)作,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或者相關聯(lián)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它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思維性、發(fā)散性、系統(tǒng)性和趣味性的特點。以往的作文教學,我們更多的是注重范文的引導和示范作用,輕視了對學生素材挖掘、審題立意的訓練。筆者將思維導圖引進課堂,以“畫”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理清思維,利用思維導圖的發(fā)散性挖掘寫作素材,利用思維導圖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進行審題立意,效果較好?!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巧用思維導圖能提高學生挖掘素材、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等寫作能,能更有效地幫學生解決“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寫作難題。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就如何巧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挖掘素材、審題立意進行總結。
一、巧用思維導圖挖掘寫作素材
1.巧用思維導圖挖掘寫作素材方法一:利用思維導圖中“水平思維”的思維方式進行一級分支發(fā)散,全面發(fā)散,挖掘素材
水平思維就是以一個詞或句為中心點,并將它作為聯(lián)想、想象的原點和關聯(lián)點進行發(fā)散思維,將所有與之有關的“意念”聯(lián)系起來?,F以作文教學《這就是我的承諾》為例解說如何用“水平思維”方式發(fā)散思維,挖掘寫作素材。如圖所示,首先以“這就是我的承諾”或“承諾”作為中心點進行聯(lián)想,只要和中心點有關就可用一級分支連接起來,全面發(fā)散聯(lián)想,不受限制,這樣學生就能盡可能多地把和作文題目有關的素材挖掘出來。
2.巧用思維導圖挖掘寫作素材方法二:利用思維導圖中“水平思維”的思維方式進行多級分支發(fā)散,全面發(fā)散,適當分類,挖掘素材
方法一適合初學者,能不受任何限制地無限發(fā)散,盡可能地挖掘素材,但會比較無序,條理性沒那么強。方法二適合熟練掌握思維導圖者,它能適當分類、有序發(fā)散思維,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更強。還以作文教學《這就是我的承諾》為例。方法二以“這就是我的承諾”或“承諾”作為中心點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在一級分支,學生就分類聯(lián)想到了五類,即情感上、學習上、行為習慣上、生活上和性格上;在二級分支,對每一類再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情感上聯(lián)想發(fā)散了四個方面,學習上聯(lián)想到七個方面,行為習慣上聯(lián)想到五個方面,生活上聯(lián)想到五個方面,性格上聯(lián)想到七個
方面。
這樣多級分支無限發(fā)散,大大拓寬了寫作思路,能充分挖掘寫作素材。這樣自然就解決了“無米下炊”的困境。
二、巧用思維導圖審題立意
1.巧用思維導圖精審題
一般來說,試卷作文的題目和寫作要求,會直接或間接地提示寫作文體、寫作內容、范圍程度等作要求,這些要求有的很隱蔽,需要仔細審閱。首先要審查寫作文體,即從題目和寫作引導文字處審查文章的文體有沒限制,若有文體限制,則在思維導圖中的寫作素材中去除那些不適合要求的素材。其次審題要注意審查寫作中的隱性要求。
如《那一幕,我難以忘懷》這一命題作文,除了注意文體外,要注意它的隱性要求就是要突出“那一幕”,即場面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另外“那一幕,我難以忘懷”則說明這一幕是能體現文章主旨的,立意的好差就立足在這一幕所寫的事。根據此隱性要求,再從思維導圖中刪去不好寫的場景、細節(jié)以及不好總結的道理,或不容易表達情感的寫作素材?!赌且荒唬译y以忘懷》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挖掘出很多寫作素材,但如此審題之后,刪去不符合要求的,寫作素材就精簡了很多。
2.巧用思維導圖巧立意
首先對精簡后的寫作素材用思維導圖中的垂直思維進行立意。垂直思維是指就著關鍵詞按照一定思維路徑,層層推演,深入思考,讓人們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如《那一幕,我難以忘懷》利用垂直思維方式思考“那一幕—哪一幕(事)—什么人(人)—難忘—為什么會難忘—表達什么情和理(即主旨)”,這樣層層深入地推演,文章的立意就出來了。
其次是選擇立意。選擇立意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即典型新穎、有情有理、有深度。利用思維導圖的可視性,進行橫向比較,選擇立意更巧妙新穎、更有深度的素材去寫,這樣就能避免立意陳舊、膚淺的缺點。同樣以《那一幕,我難以忘懷》為例說明思維導圖作文立意訓練的過程。通過思維導圖的挖掘和審題這一步,符合題意的寫作素材還剩過生日、爬山經歷、感動一幕、助人情景、成功情景、成長經歷、長輩關愛、親人團聚、遭遇挫折、學畫畫。先進行立意類似的歸類,爬山經歷、學畫畫、遭遇挫折、成長經歷,都是講從成長經歷中某一幕的情景明白了什么道理,可歸為成長經歷類;助人情景和感動一幕可歸為感動類;過生日和受關愛可歸為受關愛類;接下來給合并項和剩余項的寫作素材立意,每項從人、事、情、理去思考,人不同、事不同,則表達的情和理也不同,即“意”也不同?!赌且荒?,我難以忘懷》合并項和剩余項只剩親人團聚、受關愛一幕、感動一幕、成長經歷,這幾項分別用人、事、情、理去立意。這幾項的立意用思維導圖畫出來后,根據選擇原則直觀比較,就很容易選擇立意了。
以上就是筆者巧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寫作的方法和步驟。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用“畫”的方法記錄思考和創(chuàng)作,用構圖的方式把寫作思維過程圖示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可視性,運用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素養(yǎng),解決“寫什么”的難題。阿基米德曾經講過,“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思維導圖就是幫學生撬動寫作難題的支點和杠桿,若能讓學生們在平時寫作時多加練習這種思維導圖作文法,相信最終能達到即便不在稿紙上繪制導圖,也能在心中迅速地把作文“畫”出來,這樣將會在考場作文中助他們一臂之力,讓他們在考試時能快速有效地寫出具有別樣風采的文章!
參考文獻:
[1] 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9年版。
[2] 孫易新、梁容菁《思維導圖快速提升寫作力》,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