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萬虎
摘 要:小學語文知識能力的提升離不開閱讀教學的提升,閱讀教學成為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單向的知識傳遞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流,對課堂教學的深層次探究不夠理想,過分強調(diào)對知識的記憶,導致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yǎng)。從深度學習教學理念運用到閱讀教學中展開深入探究,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深度教學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語文;閱讀策略
語文作為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基礎學科。但是在平時的聽課學習中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于形式化,追求表面性,使得語文教學過于淺顯,偏重于知識的獲得,摒棄了閱讀對小學生認知發(fā)展的重要啟示,在閱讀教學中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導致學生對閱讀學習缺乏正確的理解,深入學習不夠,知識本位取代了學生本位。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梳理
(一)閱讀教學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閱讀教學中,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離不開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但是在實際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的定位不準確,沒有放手讓學生多思考、多參與,導致知識本位向教師方面傾斜。學生在閱讀中被動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缺乏自主探究和思考的過程,使得閱讀教學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氛圍不濃厚。
(二)教師缺乏對閱讀內(nèi)容的靈活運用
閱讀是生活知識的顯性呈現(xiàn),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感受生活中的精彩片段,進而促成他們的情感滿足。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文章內(nèi)容缺乏有效的整合、遷移和創(chuàng)新,對文本信息理解不深,沒有從課本內(nèi)容出發(fā),不能靈活處理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的認知程度,導致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缺乏應有的體驗。例如,在講解《落花生》這篇課文時,學生對題目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會是“落”而不是“種”呢,這兩個字相差很多,教師對學生隨機性的問題考慮不充分,用非專業(yè)的話語搪塞,導致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
(三)閱讀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陳舊
閱讀教學方法單一,面對不同體裁的閱讀內(nèi)容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長期的聽課學習和觀摩課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閱讀教學的思路是生字詞教學,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結(jié)合教輔資料說出課文中心思想。在閱讀形式的講解中,讓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或者點名朗讀,一邊朗讀,一邊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將不懂的字詞勾畫出來,這種方式雖然教師講解起來輕松,但是缺乏與文本信息之間的交流,缺乏有針對性的思考,限制了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減弱。
二、小學語文閱讀深度教學的實施建議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群文閱讀模式
群文閱讀是近些年來推廣的一種新的閱讀模式,備受廣大語文教師青睞。群文閱讀為小學生的閱讀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小學生能夠在議題范圍內(nèi)開展同類型的閱讀,豐富了課外閱讀,保證了閱讀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是深度教學的嘗試,也是提高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關鍵。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古詩詞教學有進一步的認識,可以將同類型的古詩詞放在一起,讓學生閱讀。在講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詞時,可以將之前學過的同類型的古詩放到一起進行閱讀,在共性中感受不同之處,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詞教學。這種閱讀教學能夠深入地挖掘課程之外的資源,將課內(nèi)外教學資源有效銜接起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深度思考,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二)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化吸收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開展深度教學的原因。在反復的強化理解與實踐中將閱讀文本中的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個人的知識體系。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將教與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在閱讀教學中達到書本知識與學生思考之間的共鳴。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以教代學方式,降低閱讀教學中教師的過度指導,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學習的快樂。閱讀教學重在實現(xiàn)學生情感與文本信息的有效交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讓小學生有目的地開展閱讀活動。
(三)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學習評價
閱讀教學評價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起到積極作用,教師利用教學評價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例如,在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鳥的天堂》的教學過程中,文中末尾寫到“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請學生說一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各抒己見,教師不要輕易去否定學生的答案,讓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空間。教師的評價要注重三維目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
不知不覺,深度教學的理念已經(jīng)實施了十余載,關注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深度挖掘,也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提出閱讀教學中深度教學的建議,以切實改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讓深度教學發(fā)揮應有價值,為學生的閱讀學習發(fā)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