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毅
摘要: 小學數(shù)學中幾何圖形概念屬于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中較為重要的內(nèi)容,同時也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之一。作為教師,想必大家都十分關(guān)注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這一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本文就教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方法進行了解讀,以期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更好地構(gòu)建概念,了解幾何圖形的特點”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關(guān)鍵詞: 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概念教學
一、 引言
在小學數(shù)學中,幾何圖形的概念大多是通過給出的具體模型以及實例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歸納出這些圖形的本質(zhì)屬性以及內(nèi)在聯(lián)系,最終抽象地進行概括的形成。其主要概念就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物體、幾何體、平面圖形自身的大小、形狀以及位置關(guān)系和它的變化,這屬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由于小學生心理、認知等等還不成熟,對于復雜的幾何圖形概念抽象性的掌握不是很準確,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等去對課堂教學進行設計,并且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有效且正確地對幾何圖形的概念進行掌握。
二、 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概念的具體教學方法
(一)讓抽象的幾何圖形直觀化
在學習幾何圖形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空間是讓他們最頭疼的事,兒童時期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并未能完全發(fā)揮,因此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事物往往都無法理解。那么,如果想要小學生在數(shù)學幾何圖形教學中產(chǎn)生學習興趣以及愛好,教師就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空間想象力的發(fā)育特點去找到較為適應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
1. 借助道具
小學生因為思維空間想象力發(fā)展的不成熟,因此在他們的腦海中不存在三維立體這個形象,從而導致小學生無法理解三維圖形里想要表達的各類意思,若是教師想要幫助學生對幾何圖形在腦海中有概念化的表現(xiàn),那就需要使這些圖形能夠更加形象化、直觀化。教師在講解幾何圖形時,應該充分地利用一些道具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在課前提前準備好關(guān)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在課堂中展示給學生,這樣一來就方便了學生在實物中去感受幾何圖形的奧秘,之后再讓學生將實物的不同面進行觀察,從而和書本知識內(nèi)容進行對比找到正方體共有幾個面、幾個頂點、幾個棱,教師在通過這種較為直觀的物體展示之后,去引導學生對幾何圖形進行理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的物品看到幾何圖形的本質(zhì),開發(fā)學生大腦。若是在沒有幾何圖形實物的情況下,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往往不夠具象,這樣做既可以發(fā)掘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從而也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圖形概念的理解。
2. 借助現(xiàn)場操作手段
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對于幾何圖形的教學也是如此,在課堂中老師若是把幾何圖形的具體概念在當場給學生進行操作講解和展示,往往能夠收獲更大的效果。小學生因為心理、思維概念等不成熟,往往對這類看不見又摸不著的概念會感到有些迷茫,因此不知道該從何處去進行學習,若是老師單憑課堂上的內(nèi)容講解就想讓學生對幾何圖形概念進行了解往往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的幾何圖形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一定要采用較為直觀的操作方法,并且讓學生進行體驗學習,這樣才能夠收到更直觀的成效。例如,在學習“體積”的時候,因為學生沒有辦法去想象在水中放入物體,體積就會出現(xiàn)增加這一概念,那么,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在現(xiàn)場拿出飲料瓶子進行實驗,當瓶子里面的水裝滿之后,再給里面放入一粒石子,這樣水就會馬上溢出來,而那些溢出來的水所占的體積剛好就是這個石子自身的體積,若是這樣做學生還是無法理解,教師就可以多換幾樣東西去進行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放入的物品體積大小不同,溢出來的水的多少也會不同,這樣一來“體積”這一概念就能夠更好地被學生理解。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加深對“體積”的印象,還可以幫助學生一起去回憶小學課本中學習過的“烏鴉喝水”這一內(nèi)容,還有平時我們洗澡的時候,人進入澡盆以后澡盆的水就會出現(xiàn)上升的情況,舉一些與日常生活較為相關(guān)的例子,這樣會讓學生們更加清晰地了解“體積”的概念。
(二)引入電子教學手段,降低理解難度
因為小學生所具備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較為有限。因此,教師要進行具象的展現(xiàn)才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幾何圖形,那么,在課堂中引入電子教學的手段,是非常好的方法,這樣做不僅僅能夠?qū)⒊橄蟮膸缀螆D形和空間知識有效結(jié)合使其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還能夠降低幾何圖形學習的難度,從而使得教師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教學。例如,在進行“圖形的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平移”這個概念時,首先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qū)W生展示幾組我們?nèi)粘I钪休^為常見的平移現(xiàn)象:像地鐵的滑動門、升國旗、傳送帶等等,然后還可以制作CAI課件,在幾何畫板上面去向?qū)W生展示圖形平移的過程,這樣一來就可以生動形象地去向?qū)W生展示“平移”的概念。那么,在進行“旋轉(zhuǎn)”概念的講解時,教師還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讓學生的腦海中能夠建立起全面的空間概念,這樣的做法會使得教學過程更加順利。
(三)抓住幾何圖形特點,促進學生獲得概念
在進行幾何學習的過程中,其中很多概念都是幾何圖形概念,那么,伴隨著這些幾何圖形,是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的,往往學生在進行幾何問題解決、幾何概念回憶的時候都會聯(lián)想到與其相對應的概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于幫助學生建立幾何圖形概念以及相關(guān)圖形聯(lián)結(jié)這一思維。
1. 利用圖形變式,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在學習幾何圖形概念時,其概念的表述是非常嚴格并且確定的,但是與其相關(guān)的圖形規(guī)則常常有多重位置以及形狀。在這里我們所講的利用圖形變式中的“變式”所指的就是概念具有肯定性,而變式也是在一個具體概念里面本質(zhì)特征相同但是非本質(zhì)特征不相同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本身的概念都屬于正例,但它們所表現(xiàn)出的非本質(zhì)特征往往略有不同。例如,在進行“互相垂直”這一概念的教學時,因為思維定式作用下,學習往往會習慣于豎著去理解這一概念,過直線外的一點作為垂線,并且常常習慣在水平方向去作畫。往往當直線的位置、方向發(fā)生變化時,學生就容易出現(xiàn)錯誤,這也是為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畫錯三角形的高,其中也包括平行四邊形以及梯形,鑒于此,教師在向?qū)W生教授“互相垂直”這一概念時,一定要充分地為學生提供變式材料,讓學生去理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項本質(zhì)意義之后,對“互相垂直”的概念能夠抽象概括。另外,在教學生認識并畫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時,教師不僅僅要在標準的圖形中進行,還要在變式圖形中進行,最后去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找出這些圖形的異同,幫助學生去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并且明確其本質(zhì)特征。
2. 發(fā)揮表象作用,幫助學生建立概念
在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克服重抽象、輕表象的這種傾向,要充分地借助直觀感知、抽象概念都是離不開表現(xiàn)建立的,從而在進行幾何圖形概念教學時幫學生去建立表象,不僅僅要為學生提供較為充分的可以幫助理解的直觀感知材料,去引導他們通過直觀材料去獲得表象,還要幫助學生對其所形成的表象進行加工、整理、概括、提升,去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直觀材料的特征去復述和描寫,然后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若是能夠在其直觀感知中建立表象,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表象作為抽象的橋梁作用。例如,在進行“圓柱的認識”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時,學生在進行觀察、操作之后充分感受到了圓柱體的特征以后,教師應該去引導學生閉眼回想自己觀察圓柱體的這一過程,然后再去思考一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自己還見過哪些物品是圓柱體,然后讓學生進行舉例說明,學生可能會說出柱子、鉛筆、油桶等物品,教師先不要著急去給圓柱體下一個定義,此時要做的還是去引導學生進行表象加工,讓他們找出這些物品的特征,然后進行回憶,并對圓柱體的特征進行口述,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圓柱體的概念。
(四)強化數(shù)學操作活動,形成空間觀念
小學生圖形概念以及空間觀念的形成,需要老師的講解,也離不開其自身的經(jīng)歷。當學生親身經(jīng)歷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畫一畫的整個過程,才能夠真正地形成圖形、空間的概念。例如,在進行“圓柱與圓錐”的教學時,圓柱體表面積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就是一個教學難點,那么,若想讓學生感受圓柱側(cè)面積和長方形面積之間的具體關(guān)系,教師就要進行引導,可以先準備一些紙質(zhì)的圓柱體,讓寫上將其拆開,看看自己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樣的動手活動學生往往非常樂意去參與,這樣一來也能活躍課堂氣氛,當學生拆開圓柱的側(cè)面時,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展開圖竟然是長方形,那么,經(jīng)過學生的親手操作,其對圓柱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不僅能夠記住公式,也可以加深“將立體圖形轉(zhuǎn)化為平面圖形”的認識。
三、 結(jié)語
通過以上內(nèi)容,我們知道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幾何圖形概念教學的方法,但是教師要注意,不能夠急于求成,要根據(jù)孩子們的自身特點出發(fā),采用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一個充滿熱情和趣味的課堂中去學習幾何圖形概念,為培養(yǎng)孩子們的抽象思維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張業(yè)春.試析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方法[J].名師在線,2019(19):59-60.
[2]丁菊秀.探究小學數(shù)學如何進行幾何圖形概念教學[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15):86.
[3]趙光堯.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9(16):169.
[4]王海英.“圖形與幾何”的有效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16(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