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高校 刑法教學 應用
作者簡介:李二明,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213
案例教學主要就是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典型的刑事案件當做教學參考,通過對案件的深入分析與探討,使得學生探尋出真實案件中蘊藏的法律關系,這樣可以很好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在分析中牢牢掌握刑法理論知識點。此外,在高校刑法教學中合理應用案例教學法,還能很好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缺陷與不足。不過因為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導致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依舊沿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只懂得考試和做題,一旦遇見實際問題便不知從何下手,這樣對于刑法專業(yè)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就這一方面來說,加強案例教學法在高校刑法教學中的應用探究非常有必要,現(xiàn)實意義重大。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校刑法教師基本應用講授式教學法組織開展教學,一味進行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更為無趣,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很不理想。而合理應用案例教學法,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針對真實案件進行討論和分析,將學生被動地位轉變成為主動學習。并且通過對案例的一步步剖析,則能使原本抽象化的刑法理論變得形象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理解,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增強師生互動
案例教學強調師生的雙向互動交流,實現(xiàn)教學相長。將案例教學法合理應用至高校刑法教學中,要想引導學生更好進行案例分析,需要學生提前搜集相關資料,而在具體討論中,則需要和同學有效溝通交流,又或者是辯駁,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教學效率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1]。另一方面,相比較于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法,案例教學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功底,而且還能結合實踐,對各種觀點及時解惑與點撥。而在這一過程中,便需要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在交流互動中,教師便能很好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們改進與完善。而且在案例教學活動中,師生處于平等的關系,心理距離被極大拉近,師生關系自然能夠更加和諧融洽,為高效的刑法教學課堂提供助力。
(三)增強學生綜合能力
刑法教學課時有限,所以很多知識不能在課堂上進行教授。如果教師在課堂實踐中為學生提供一些典型案例,并引導學生分析理解,那必定能很好拓展學生眼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2]。而且,為了界定案例中的行為與事實,學生必定得針對性的搜集資料,區(qū)分此罪與彼罪、對罪和非罪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夠得到很好鍛煉。此外,在課堂上進行案例討論,列出各種依據(jù)證明自己的觀點,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各種刑法原理,而且還得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與條理性,應用自身所學思考現(xiàn)實刑事案件,這樣便可以很好拓展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為其今后更好的就業(yè)做好鋪墊。
(一)教學理念陳舊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校刑法課堂表現(xiàn)出來的基本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而學生則是在講臺下傾聽與記筆記,教師只顧著自己的知識灌輸,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導致學生學習地位十分被動,對于所學知識往往一知半解,即便存在問題也不敢提問,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快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安排上知識簡單的流于形式,不注重創(chuàng)新的滲透,導致課堂氛圍十分沉悶枯燥。長此以往,學生將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并且逐漸形成抗拒心理,不愿意進行刑法知識的學習。
(二)教學模式單一
在當前的刑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很重視,盲目信任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進而在教學中,一味照本宣科,絕對課本知識便能概括所有。這樣導致學生在刑法知識學習中,接觸到的知識范圍十分狹隘[3]。而且如果教師長時間應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進而不愿意進行刑法知識的學習。同時,盲目進行課本知識的教學,還會導致學生只懂得背書、考試,而不懂得怎樣將自己所學合理應用現(xiàn)實生活中,使得刑法教學失去了原本意義,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也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
(三)案例教學流于形式
就目前的刑法案例教學來說,案例的選擇、案例討論的角度等全部都是由教師負責,而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師生之間表現(xiàn)出信息單向傳遞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很難得到鍛煉,導致理論和實踐相脫節(jié),教學效果自然也很不理想。雖然很多高校增設了一些實踐課程,如法院旁聽、模擬反彈等等,不過學生參與積極性并不是很高,而且還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最終流于形式。
(一)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
一方面就是明確師生在案例教學中的地位。教師是案例教學中的指引著,而學生則是其中的主體[4]。刑法案例教學活動要想更加高效的開展,需要學生掌握刑法相關知識與分析技巧,而且還得師生做好充足的準備,只有這樣,案例活動才能更好的進行。具體步驟為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參與案例的選擇與呈現(xiàn)方式,了解與掌握案情、相關刑法知識以及案件爭議點;另一方面就是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案例討論并沒有固定唯一的標準答案,最為主要的便是學生思維問題的方式。為此,在案例教學活動進行中,教師應該結合案例經(jīng)常性的提一下輔助性問題,并且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又或者是小組討論進行解決。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妥善處理好其中發(fā)生的一些問題和事件。而且在陰道中,應該適度的進行點撥,而不是給予學生傾向性很強的提示,以便限制學生的思維,影響到學生自主分析。對于沒能參與案例教學互動的學生,教師也應該及時提點與提示,給他們分配明確的任務,以便學生之中出現(xiàn)事不關己的情況。最后便是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應該給予啟發(fā)性的評價,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后朝著更深層次的方向思考,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相長,促使師生共同進步發(fā)展。
(二)合理選擇案例
案例是與現(xiàn)實生活相貼近的典型事件,其的選擇應用直接關乎到最終的教學成效,所以需要高校刑法教師加強重視。首先就是在案例選擇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課程內容,同時還得注重案件內容的趣味性與生動性,考慮其是否與課程內容相關聯(lián)。通過這種方式,必定能很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5]。例如在強奸罪認定這一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選擇云南那坡縣新娘和伴郎誤入洞房這一事件當做案例參考,并讓學生圍繞著這一案例進行深入分析與討論,由于本案例與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所以學生必定能積極投入其討論分析中,并在此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掌握;其次,教師在案例選擇中還應該注重案例的針對性,其最為主要的目的便是為了與教學內容真實性相契合。例如平頂山“9.8”礦難案是我國首次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來判處礦難責任人,所以,就這一案件而言,等于打開了礦難刑事治理新天地,意義重大;再次便是選擇適度型的案例,這種案例的分析討論可以很好強化學生的思辨能力,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獲得全面性的提升;最后便是選擇原則性較強的案例,以便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增強學生的責任感,這是學生未來就業(yè)發(fā)展中必須得具備的素質。
(三)注重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發(fā)揮
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與引導者,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刑法知識,同時還得充分發(fā)揮自身輔助性的作用。要想推動刑法案例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需要學生具備刑法知識與良好的分析能力,而且還得師生之間有效的配合,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至教學活動中。就這一方面來說,需要高校刑法教師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加強注重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發(fā)揮,使得學生產(chǎn)生主人翁意識,這樣學生自然可以全身心投入至案例分析中,實現(xiàn)知識的掌握,促使課堂教學效率更進一步。而在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刑法知識的了解與認識進行探討分析的時候,教師的角色便轉變?yōu)椴门?,適時對學生的分析進行肯定與鼓勵,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教師則應該及時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并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而且,學生通過自主分析得到的知識,印象與理解將會更為深刻,教學效率則可以得到整體性的提升。
(四)靈活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就高校刑法教學而言,在不同的階段需要應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好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在案例教學中同樣如此。為此,高校刑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應用教學方式,以便將案例教學價值充分體現(xiàn)出來。而且,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還有助于拓展學生視野,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案例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升教學質量[6]。例如將情境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有效結合,具體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和課程知識相關的資料信息,如網(wǎng)絡、圖書館等等,之后進行資料信息的整合,并與教師進行角色互換,由學生上臺給教師和同學們講解一下案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給予指導,不過必須得注意的就是絕對不能過多干涉,讓學生自由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他們的個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扮演案例中的人物角色,通過聲情并茂的扮演,學生對于刑法知識的認識也能更加透徹。如開展模式法庭便十分合適,這樣可以很好鍛煉學生的職業(yè)操守,為其今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可以很好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過于重視理論,忽視實踐教學的弊端,而且還能很好體現(xiàn)學生課堂主體性,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所以,高校刑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結合具體情況合理應用案例教學法,將其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為社會輸送全能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牟丹.案例教學法在高校刑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7,8(3):401.
[2]楊蘭.案例教學法在高校統(tǒng)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yè)家,2016,8(36):182-182.
[3]張玲玲,肖悅龍.淺析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法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6,29(11):137.
[4]孔令仙.案例教學法在高校刑法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25(3):181-183.
[5]崔佳,李少聰.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法律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經(jīng)濟,2016(4):178.
[6]高習智.案例教學法在刑法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4):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