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語言表達的藝術。在師生的互動交流過程中,教師評價語言的使用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如何避免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激不起課堂一絲漣漪的尷尬呢?本文從教師的多元評價、贊賞激勵、機智幽默、體態(tài)補充、尊重理解等五個方面闡述精彩恰當?shù)脑u價語言會讓課堂綻放無限光彩。
關鍵詞: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多元評價;贊賞激勵;機智幽默;尊重理解
課堂教學是一種以語言為中介的心靈交流。在這樣的交流場中,教師評價語言的藝術水平,不僅影響整個教學過程,而且還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轉(zhuǎn)移及多方面的能力提升,故尤顯重要。面對不同的課堂和學生,教師應隨時有不一樣的評價語言,從而為語文課堂增添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 多元解答時多元評價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同樣的問題對于不同學生的多元解答,教師的評價既要尊重學生的獨特經(jīng)驗,又要相對簡短精練,一語中的,不去重復學生的答案確。如何做到在尊重基礎上簡潔有力呢?請看一特級教師教學《蘇珊的帽子》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時,如何評價學生對“殘酷”一詞的理解的。
師:讀了這個句子,誰來說一說,你對“殘酷”這個詞的理解。一生答“殘酷”就是兇殘冷酷的意思。老師評價:你是用詞素分解法來理解這個詞的,可以。又一生認為“殘酷”是蘇珊覺得自己是個女孩,可頭發(fā)掉光,給予她的打擊實在太大了。老師緊接評論道:你懂得在上下文中理解這個詞,不錯。第三個學生說“殘酷”在這里可以理解為蘇珊為自己失去一頭美麗金發(fā),頂著光頭,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心里很痛苦,也覺得不自在。老師又說道:“你是用心去感受蘇珊的心靈世界而理解這個詞的。很好!讀書要用心讀理解詞語也一樣,這樣我們才能記得深刻?!?/p>
從以上教學片段可以看出,對于同一語境中的“殘酷”一詞,學生的理解是多元而合理的,教師的評價也是多元的,而且簡潔有力而不重復啰唆——“可以、不錯、很好”!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又給予了有價值的評價引導——“用詞素分解法;能聯(lián)系上下文;用心去感受蘇珊的心靈世界來理解的?!比绱说脑u價語在肯定學生的同時,也讓其他同學明白了理解詞語還有這么多種方法,可謂入木三分、一箭雙雕。
二、 個性閱讀時贊賞激勵
現(xiàn)實教學中多數(shù)孩子怕語文,學習語文不夠自信,因此越到高年級舉手發(fā)言的學生越少,問何故?學生都說怕答錯怕被嘲笑。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理解感悟多給予贊賞激勵。實際上,語文課堂本應就是充滿溫情的人文課堂。教師的微笑嗔怒、言行舉止都應該飽含對學生真誠的愛,孩子只有在愛的磁場里,才能產(chǎn)生愉悅感,從而愛上學習。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將教育稱為詩歌。那么,教師的欣賞和鼓勵無疑是給學生的最具正能量的愛的贊歌。但在課堂上實施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多”這個度,避免造成“多而濫”。同時,要注意機智表達,不僅要能夠催生自信,給學生帶來成就感,而且不要夸張,使學生盲目傲慢。
教學中,我經(jīng)常會用上一些這樣的評價語,如:“這里景美,你的朗讀也很美,假如速度能再慢些,我們就被那美景陶醉了!”“說得真好,林老師佩服你小小年紀就已博古通今了!”“你敢干舉手回答已經(jīng)有很大進步了,老師相信你下次會有更精彩的表現(xiàn)!”……
三、 點撥指導時機智幽默
幽默語言是指在教學事實和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隨感而發(fā)的有意義,有啟發(fā)性,又詼諧有趣的語言。這是教師智慧的結晶。一堂好課必將散發(fā)教師智慧的光芒。在個性化閱讀的課堂上,老師偶爾“幽它一默”,往往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不僅能激活課堂氣氛,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會更吸引學生專注思考與傾聽,同時也更樂于接受你的觀點。
筆者曾聽過同事上《游園不值》一課,其課堂上表現(xiàn)出的機智與幽默至今讓我印象深刻。打開記憶,她評價引導學生朗讀“春色滿園關不住”這一句時的情景仍值得回味。
師問誰接著讀讀這一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生讀時語調(diào)平淡,無重音。老師引導道:“你詩句中的春色,我用一個火柴盒就可以關住了。想再試試嗎?”此刻學生笑著點點頭再次讀,有些進步。老師又道:“有進步,不過用一個小箱子應該可以關住了。”學生聽了再次讀,注意了重音。老師接著評價:“這回要一個大園子了。掌聲送給你。”此刻學生居然又主動請求再讀了一次,于是老師也激情評價:“哈哈,這回再大的園子都關不住了!掌聲再熱烈些!”
從這位老師的評價語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他靈動的教育智慧。正因為有這樣的教學機智,語文課堂上,學生面對無聲的語言才能做到聲情并茂地朗讀。我想要使我們的課堂閃現(xiàn)出更多知識與智慧的光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靈動的教育智慧與博大的專業(yè)素養(yǎng);需要我們不懈努力地去尋求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
四、 精彩呈現(xiàn)時體態(tài)補充
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不只局限于語言評價,當課堂上學生不斷有精彩呈現(xiàn)時不妨補上一些體態(tài)語言,反而更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倍感親近、鼓勵,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在教學《三打白骨精》這一課時,筆者對這一點深有感觸?,F(xiàn)擷其中一教學細節(jié)共享。
師:悟空這一棒為什么要劈臉打呢?
生:因為妖精化成村姑用的是美人計,我想孫悟空之所以打臉就是要讓妖精先毀容,用計不成。
師:聰明!你不僅是悟空的知音,也是林老師的知音呀!來我們擁抱一下。
此時課堂上掌聲雷動……
面對學生的精彩生成,我除了一句簡短的話,沒有更多的評價,但在師生擁抱時,周圍的掌聲,把學生的激情再次點燃,教學也被推向了又一個高潮。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肢體語言表達能力——充分、適當?shù)乩蒙眢w的姿勢、位置、動作和表情來表達思想和感受。因此在課堂上,我們不妨也跟學生來一次“親密接觸”——握握手、摸摸頭、拍拍肩、扶扶背、抱一抱。
五、 答非所問時尊重理解
每個孩子內(nèi)心深處都渴望“展示”自己,得到同學的尊敬和老師的贊賞。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和人格。教學中常會出現(xiàn)學生的答案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此時教師應先分析學生“答非所問”的原因,是思想開小差還是問題沒聽明白或老師提出的要求不明確,抑或是學生回答的時機不夠成熟等,不要急著打斷或批評學生,可以讓學生想一想再答或給學生解釋的機會。只有當老師尊重學生時,老師和學生才會敞開心扉,互相接受。這樣的師生對話才更有可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對于學生的“答非所問”就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
當課堂上王老師問一學生“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中的“疑”是什么時,學生答道:“友誼?!贝丝瘫娦?,而王老師卻轉(zhuǎn)向那個學生,微笑道:“只怪王老師口齒不清。”于是把問題再說了一遍。此時學生認真傾聽,馬上脫口而出:“問題。”
老師趁熱打鐵:“想‘進嗎?”
“想?!?/p>
“那就先疑?!薄?/p>
這可能是課堂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細節(jié),然而,面對學生的“牛頭馬嘴”,王老師沒有置之不理,沒有批評指責,而是給學生以寬容和理解,把錯誤先歸為自己的原因,然后給學生一個臺階,讓學生不再游離于課堂之外或呈現(xiàn)錯誤,同時,它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準確解讀教材,把握學生,根據(jù)不同的生成采用精妙而適當?shù)脑u價語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終被教師言語所創(chuàng)設的“場”深深吸引,有時更會錦上添花,讓課堂綻放無限光彩!
參考文獻:
[1]秦康蘭.教師課堂評價語言藝術[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2.
作者簡介:
林少英,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實驗小學富陽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