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一種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簡單卻十分有效,它展現(xiàn)了學生思想組織的過程,中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同樣也需要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和總結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知識點。本文將通過探討思維導圖對中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對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進行整理,思考如何更好地將思維導圖這種工具應用到中學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學語文;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思維導圖對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感覺枯燥乏味,因為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常常都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對知識的理解和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固定的學習的思維方式,在知識獲取方面只會依賴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沒有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十分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有弊無利。
思維導圖是一種十分簡單有效的思維工具,不論是在語文學習還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使用思維導圖都能夠幫助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歸納知識體系架構,有助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加深對知識內容的整理和分解,在這個過程中既做到了簡化學習內容,又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增加了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對語文學科投入更多的興趣。
二、思維導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在實際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情況并沒有達到想象中的效果,許多老師和學生表示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很大的用處,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是很多學生還不會畫思維導圖,覺得“思維導圖”這個詞語太過高深,一聽就覺得很難,沒有學畫思維導圖的興趣,在老師上課講解的時候也不認真聽講,所以很多次課過后還是不能掌握畫思維導圖的方法。另外,由于學生之前習慣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突然引入新的學習方法可能使學生不適應,已經(jīng)形成固定的學習思維方式還沒有轉變,不知道如何對知識點進行歸類和整理,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會畫思維導圖”的想法。
二是學生畫了思維導圖之后,老師并不會對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因為每個學生的思考方式和理解方式不同,畫出來的思維導圖也各不相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也沒有多大用處,學生不知道自己畫的思維導圖是對是錯,也不知道還有哪些需要補充和完善的地方,畫過之后就不了了之,這樣下去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興趣就會逐漸下降,畫出來的思維導圖的質量也會逐漸走低,最后失去畫思維導圖的意義。
三是實際使用思維導圖的時候,大多數(shù)時候是老師用得多,學生用得少,通常都是老師先利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整理,然后直接展示給學生看,學生直接照搬老師的思維導圖,可能看了之后覺得知識結構清楚明了,當時是明白了,但過后就又忘記了,原因是學生自己沒有參與到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所以印象不夠深刻。
對于以上的這幾個問題,老師首先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畫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白思維導圖到底應該怎么畫,形成畫思維導圖的習慣,然后在之后的課程中,可以先讓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對學生畫的思維導圖里的優(yōu)點要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然后老師向學生展示自己畫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分析和比較這兩種思維導圖的區(qū)別,幫助學生完善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語文學習的習慣。
三、思維導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老師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通過閱讀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然后對文章中使用的各種寫作手法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老師要利用好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幫助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分析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以及這樣的手法對文章思想的表現(xiàn)有什么好處,讓學生在自主分析、自主思考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比如在學習記敘類文章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歸納文章的主題,然后以主題為中心,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的背景、人物以及故事情節(jié)進行分析,再進一步對每個環(huán)節(jié)中使用的寫作手法進行理解,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情感更加明確,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在詩歌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
詩歌教學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掌握古詩詞中的基礎知識,二是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通常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詩歌教學包括古代詩歌教學和現(xiàn)代詩歌教學,對于古代詩歌的教學,老師需要幫助學生確立詩歌的主旨,然后利用思維導圖,首先對詩歌的基本知識包括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進行整理,讓學生能流暢地閱讀,這樣才能進行后續(xù)的理解。然后從寫作背景出發(fā),讓學生感受詩歌中作者情感的變化,這樣通過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既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讓學生掌握詩歌情感的變化。對于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教學的重點在于詩歌的情感及表現(xiàn)手法,同樣也是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先對詩歌的整體有個了解,然后進行細致分析,掌握詩歌的主旨和相應的表現(xiàn)手法。
(三)在作文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
中學時期的作文教學能夠為日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寫作打下基礎,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先確定作文的主旨,然后利用思維導圖,決定文章的結構以及相應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然后根據(jù)想要表達的內容確定可以選擇的寫作手法,可以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通過不同的寫作手法也可以使文章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更加豐富,最后在寫作中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潤色,這樣就完成了一篇作文。在作文教學中使用的思維導圖其實也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規(guī)劃文章寫作的布局,整理寫作的思想脈絡,這樣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理解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發(fā)散式思維,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作文的質量。在寫作之前使用思維導圖雖然會花費一定的寫作時間,但有了寫作大綱之后反而能夠減少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對后續(xù)內容的思考時間,所以利用思維導圖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速度。
四、結語
思維導圖有多種形式,比較靈活,可以應用在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之中,老師要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自己動手搭建出清楚明了的知識框架和結構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并且能夠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涂玲.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
[2]梁泳誼.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應用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7.
[3]胡雪瑩.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4]劉麗.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實用性初探[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5]邱相彬,曾紅麗.思維導圖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1(24).
作者簡介:張欣,女,1982年生,重慶市人,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