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華
【摘要】 ?要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創(chuàng)設有“情”有“趣”的課堂氛圍,從而實現(xiàn)學生樂學。
【關鍵詞】 ?興趣 課堂氛圍 情景課堂 情感體驗 高效課堂 樂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5-049-01
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樂學,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了,就是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創(chuàng)造性,就能創(chuàng)設出高效課堂。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最接近生活,內(nèi)容最豐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學科,是大多數(shù)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語文教學要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qū),教師必須充分展示課堂教學的魅力,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是開發(fā)智力的鑰匙?!氨粍咏蛹{成不了主體”,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進行學習。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語文教育的高效性,給語文課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呢?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育趣味教育的環(huán)境
語文是有情之物,我們的學生又是有情之人。那怎樣以文中的“情”激起學生心中的“情”,通過文中情的熏陶、感染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渠道。
1.藝術化手段優(yōu)化教學情境。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生動的畫面、美妙的音樂能給學生以多種感官刺激,使得學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學生進入這樣的情境時,很快能激起強烈的情感,形成無意識的心理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這些單靠朗讀無法實現(xiàn)的。如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課的開始,我讓學生聽《好漢歌》,厚重的歌聲捕捉孩子們的思維,將他們的注意瞬間吸引,然后出示課件圖片,學生興趣盎然,馬上進入學習狀態(tài)。
2.語言描述再現(xiàn)課文情境。生動的語言描述能再現(xiàn)課文情境,使平面的文字“有血有肉”,豐滿形象地“立”于眼前,讓學生深度觸摸文字,獲得體驗。教學《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時,我請學生自主選擇描寫自己感興趣的水果詩句來讀,教師則相機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配上恰到好處的神態(tài)動作,創(chuàng)設出各種美好情景,引導學生入情體驗,動情朗讀,盡情想象。
3.課件激發(fā)興趣。精心制作與課文相關的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內(nèi)蒙訪古》一課時,我找了好些課文章中出現(xiàn)過的優(yōu)美景色圖片,一一展示給學生觀看,學生的興趣馬上就來了,對學習課文更感興趣了。
4.師生協(xié)調(diào)融入課堂。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協(xié)調(diào)是以情感為紐帶的,教師以豐富的情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學生會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啟迪并有所感悟,潛能和創(chuàng)造性才得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情感包括對學生的熱愛和尊重,對教學傾注的熱情,體驗教學內(nèi)容的確切及教師心情的激動、愉快等。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參與,還有非智力因素的參與。而學習的質(zhì)量,則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結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學中,如果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學生在課堂中木然置之,毫無反應,對學習內(nèi)容采取漠然的態(tài)度,整個課堂猶如一潭死水,必然會影響學習的效果。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完整獨立的文章,“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泵科恼碌膬?nèi)容都會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氣氛,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
二、多種途徑,引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chǎn)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干。所以,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nèi)驅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欲望,在這種欲望驅使下,能夠輕松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自然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甚至把艱苦的學習看成快樂的享受。
教師一上課就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引趣的方式有“猜謎語激趣”“設疑提問”“生活場面再現(xiàn)”“講故事引趣”等,用什么方式,要根據(jù)內(nèi)容需要精心設定。課堂上,教師引領學生參與課堂競爭,同學之間進行比賽,看誰能把字讀得準,記得牢,在朗讀課文時,我范讀之后,誘導學生仿讀,一位同學讀完了,展開競爭,分組比賽。這些做法是一種比賽,更是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在學生個體之間進行,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能夠提高學生讀書的專注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三、欣賞學生,讓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
動手實踐、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實踐證明,只有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受、體驗、思考和實踐,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體驗參與樂趣。教《雷雨》時,首先觀看影片,激發(fā)學生表演的欲望,再以表演為內(nèi)驅力,讓學生熟悉劇情,體會角色的特點,邊體會邊表演邊評價,最后進入角色,表演課本劇。表演改變了學生被動閱讀的情況,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主動參與,在表演中求發(fā)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樂學”。從多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
我在教《我的空中樓閣》即將結束時,讓學生以“我心中的小屋”為題來寫自己的心里話,這樣不但讓學生的語言文字得到了訓練,也讓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得到了宣泄,同時激起學生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之情。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诳鬃涌磥恚瑢W習的最高境界是樂。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能力、陶冶性情,讓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求知的樂園,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就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