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樂
摘 要:主要介紹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思考和實踐,從生活化問題設計、障礙性問題設計,到問題設計的原則性展開研究,旨在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全面認知。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思考與實踐
教師提出好的問題,學生才能在解答問題時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問題的提出,誘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對知識有深入理解。
一、設置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
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教師先要給學生設置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生活經驗對知識點進行理解,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解讀生活中的數學事件,進而讓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遵循數學學科的特點,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質,若是教師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內容的講授,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應在引入興趣認證的過程中,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內容的設定。教師在進行問題引導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主問題設計,給學生設定好教學目標。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概率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此類問題引導學生,讓學生思考,小剛的父親上班的時候需要路過三個路口,每個路口遇到紅燈的概率是0.2,0.15和0.3,待小剛的父親走完這三個路口后,最少遇到一個紅燈的概率是多少。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極強的生活氣息,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在路口遇到紅燈的情況,教師告訴學生其實根據紅燈的變化狀況,運用概率學能計算出遇到紅燈的概率,這樣在上學前就能準確地預估出門時間,學生對教師的這個問題有著極強的好奇心,開始跟進教師的教學思路,逐漸探究概率的計算方法和相關知識內容,也對概率的意義有更好的認知度[1]。
二、問題設置要有“障礙”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問題的障礙性,若是設計的問題難度較小,學生很容易就獲得了答案,教學工作的整體開設意義不大,若是難度太大,學生直接放棄了,問題預設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也將失去意義。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期間,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障礙性問題的預設,設置的問題要有一定難度,但學生在一段時間思考后能打通各個連接點,理解知識內涵。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授直角坐標系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先要給學生設置問題鼓勵學生思考,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三象限內的一個點P(2a-6,1-a),它的橫縱坐標都是整數,那么點P的坐標是多少?教師要先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回憶直角坐標系四個象限的特點,并思考第三象限坐標系的特點。然后剩下的部分由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完成,學生沿著教師的思路先探究第三象限的特點,坐標都是負數,然后再進行下一步計算,教師先使用引導的方式降低問題難度,但沒有直接給出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探究,使學生能在障礙性問題的探索中對知識內容留有深刻印象。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適度的引導,要先提出問題,待發(fā)現學生思考有困難的時候,可以適當提點,但不要直接告訴答案,而要引導學生一步步探尋,最終學生才能形成獨立的思維方式,也能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較好的學習思路,問題預設的價值也將體現出來[2]。
三、問題設計要有原則性
數學學科本就是一門邏輯嚴謹的學科,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不斷地進行學科內容的梳理,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計一些主問題,并鼓勵學生在原則性的指引下能做好知識內容的細化和梳理,但要注意問題的設置要做到科學合理,避免盲目設計問題,所有提出的問題都要與教學目標有緊密聯系,更要與教學內容有較好的匹配度,不要太難,更不要太容易。設計問題的時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重要,這樣能在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學生對問題的研究動力,讓學生能在課前知識內容學習之際進行知識的預習。
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帶領學生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為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要點,可以先通過提問的方式考查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教師讓學生辨別下面的幾個方程式哪個是一元二次方程式:
(1)2x+4=1,(2)2x2-2x+1=0,(3)2(x-2)=3,(4)x+2y=5
學生結合概念進行解讀和初步判斷,給出答案。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每個答案,并說出是或者不是的原因,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重新理順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要點,學生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以后,教師通過對主問題的補充,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組的認知度,教師讓學生思考在何種情況下能讓一元二次方程2x2-2x+a=0擁有一個正實根。教師引入這個問題是讓學生梳理對一元二次方程組的全部知識內容,學生在求得答案的時候能發(fā)現很多不同的情況,通過層層深入探究,最終對知識點有深入了解。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問題的引入,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也能在科學化問題的預設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在多項素養(yǎng)養(yǎng)成之際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也有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班云.初中課堂數學教學中如何預設有效問題[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8):71.
[2]俞志娟.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預設有效問題進行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5(23).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