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娣 葉楓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離不開帶領學生朗讀,而分角色朗讀是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很實用的一種學習方式。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體特征,對他們進行分角色朗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結合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談談分角色朗讀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分角色;朗讀教學;小學語文;運用;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課文朗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學時,不少課文都提出了要進行朗讀。通過朗讀有助于學生更快明白課文講述的內容,并初步理解、感悟文章內涵。利用一些策略開展“分角色朗讀”,學生理解課文的效果將更明顯。
一、合理設計問題,初步選擇對話
在進行分角色朗讀前,可以先合理設置幾道簡單的選擇題,進行一系列有層次的提問,先是通過簡單選擇題,初步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然后逐步深入課文,了解人物的情緒變化,最后結合前面的分析確定朗讀的基調。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步深入了解課文,只有先大致了解人物性格和慢慢變化的心情,才能夠對角色在說話時的語氣和態(tài)度拿捏準確。
比如,在《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中學生對青蛙和小鳥之間對話的分角色朗讀?!暗谝淮危嗤芟葐柫诵▲B:你從哪里來?小鳥告訴青蛙:它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第二次,青蛙說小鳥說大話,天只有井口大,用不著飛那么遠。小鳥說青蛙弄錯了,天很大,無邊無際。第三次,青蛙說他在井里,天天抬頭看天,不會錯,小鳥說青蛙錯了,并讓他跳出井看看?!?/p>
設置問題:
第一個問題:通過課文,我覺得青蛙的性格是?小鳥的性格是?
第二個問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對話中青蛙的心情分別是?小鳥的心情呢?
第三個問題:在朗讀時建議小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對話分別用什么語氣?
通過問題的設置,學生可以準確掌握青蛙和小鳥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對話中所表現(xiàn)的情緒和自己在朗讀時的基調。
二、關注表達內容,品讀關鍵詞句
什么是關鍵詞?關鍵詞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句話中的每一個詞都可以是關鍵詞,要看從什么角度來理解。在分角色朗讀的指導教學上,既要做到老師心中有關鍵詞,同時也要看到學生眼里的關鍵詞,兩者要統(tǒng)一于文本角色定位與主旨的表達之上。
比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這篇課文,在教學“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這句話時,為了讓學生從中讀出狼的兇惡和狡猾,教師預設了“故意”和“找碴兒”這兩個關鍵詞,意在讓學生體會狼為了吃小羊而耍心機、挑毛病的虛偽形象,并通過重讀這兩個詞語來凸顯狼的角色形象。而在實際教學中,朗讀這句話時,學生關注到的關鍵詞卻是“很想”和“吃小羊”,并且他們會把“吃”這個詞讀得特別響,特別“兇惡”。這就是教師心中和學生眼里不同的關鍵詞。因此,當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看似不重要的關鍵詞,教師不能一心總想著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而急于否定學生,是否可以順著學生的思路問一問他為什么覺得這些詞重要,運用同理心的方法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借助學生的眼睛看世界,這時候不妨把課堂的主動權真的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讀故事,讓朗讀和閱讀都能成為兒童個性化的體驗。
三、巧妙進行裝飾,深入故事情境
在分角色朗讀時,可以進行適當裝飾,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深入故事情境,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個性,重新構建一個嶄新的角色。這種角色扮演的閱讀策略能夠讓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
比如,筆者選《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的分角色朗讀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頭飾,對課文的角色進行扮演。在角色扮演中,有的扮演小蝌蚪,有的扮演青蛙媽媽,有的扮演老水牛等,而且在進行對話交流時學生會有目的地模仿角色的口氣說話,如模仿小蝌蚪和青蛙媽媽對話時,表現(xiàn)得非常親熱;模仿小蝌蚪和長大后的自己神奇地相遇時也能夠表現(xiàn)出驚訝和高興。通過佩戴裝飾物,學生的角色感增強了,能很快就進入故事情境,同時,互動性的角色扮演又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增強了生活和學習的關聯(lián)性。
四、立足文本主旨,回歸角色本源
分角色朗讀,顧名思義,首要的就是立足文本主旨,明確角色的形象定位。言語表達內容與形式都是為文本主旨與角色形象服務的,因此在分角色朗讀的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注重在微觀層面上對文本語言的分析外,更要從宏觀層面上把握角色的性格特點與本質特征,回歸角色本源。
還是以《狼和小羊》這個寓言故事為例,狼和小羊的角色形象對比極其鮮明,壞的壞到了極致,可憐的也的確可憐到了極點。對此,不必過多分析,而是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逐步感知和體會。在分角色朗讀指導中,還要注意情景化的滲透指導,引導學生想象情境,戴上頭飾,加上動作、神態(tài)與表情等都有助于朗讀效果的提升。
總之,小學語文朗讀中的分角色朗讀指導要在深入感知內化角色形象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讀者、編者對話,從微觀層面對文本語言在內容與形式上的表達特點進行感知與理解,從而提升朗讀技巧與方法,讓朗讀教學不再空洞、抽象,并且整個過程要重體驗、輕分析,注重學生主體性的感受與表達,讓分角色朗讀成為學生一種個性化的獨特體驗。
參考文獻:
[1]汪小紅.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分角色朗讀[J].教書育人,2017(28).
[2]潘要.關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8(8).
[3]鄭晴.語文不厭反復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初探[J].名師在線,2018(22).
[4]戴蓉.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研論叢,2016(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