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瑤
摘 ?要: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信息技術時代來臨,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更要受到重視,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信息技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本文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有效形成高效課堂,保證使每一位學生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信息技術;設計;實施
計算機時代高速發(fā)展,教育改革中提出:注重信息技術教育,培養(yǎng)信息時代人才。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各地區(qū)學校都格外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提高教學課堂的高效性,充分使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得到全面培養(yǎng),為國家未來發(fā)展打好基礎。
一、初中信息技術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
針對信息技術的特殊性,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以主觀因素來說,學生的家庭情況能否配備電腦,學生運用計算機的時間長短,客觀原因來說,學生是否喜愛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抽象性能否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起點的高低都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存在影響。分層教學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能力的高低進行針對性教學,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不同難易程度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分層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學生的成績得以有效提升。
二、初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的設計
(一)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的實施第一步就要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老師要綜合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對學生的綜合水平進行掌握,與其他學科的老師進行溝通,細致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有所掌握和了解之后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針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低,基本知識點的掌握并不是很熟練,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上理解能力偏低,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第二個層次是針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第二個層次的學生在基礎學習中能夠掌握相關知識點,但自主學習能力不夠,應該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個層次是針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課外知識擴展教學,這個層次的學生成績能力各方面都是尖子生,要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擴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實施中,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不同學習階段進行調(diào)整,以便分層教學能夠更順利地實施,達到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教學目標分層
教師針對分層學生教學目標也要進行分層設定,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對自身的能力和學習成績有著針對性的提高,學生也會感覺學習信息技術更為輕松。針對第一層次的學生,老師要進行知識點重復講解,使學生能夠準確地對信息技術熟練掌握,抓好學生的基礎學習。針對第二層次的學生的教學方法相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就要有所拔高,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產(chǎn)生學習興趣,在興趣的促使下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知識點的拔高。第三層次的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自主學習能力都很優(yōu)秀,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課外擴展訓練,幫助學生提高知識面的廣泛程度。老師也可以讓第三層次的學生帶領第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第二層次的學生幫助第一層次的學生學習,層層教學,層層幫助。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更改,更便于學生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穩(wěn)扎穩(wěn)打。
(三)課堂教學分層
教學課堂的時間有限,老師也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時間的規(guī)劃,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定中,分為簡單、中等、擴展的層次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nèi)充分得到知識的澆灌。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中《制作演示文稿》一課中,老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分層教學設計,針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重點講解,讓學生學習制作封面幻燈片并做到熟練掌握。第二層次的學生可以相對進深學習難度,讓學生對應用設計模板進行自主探究,老師對學生進行輔助引導。第三層次的學生就要在知識點上進行拔高,學生要自己設計相關文稿,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課堂分層教學能夠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學到自己能夠理解的相關知識,對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四)作業(yè)布置分層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作業(yè)布置時,也要針對性地進行分層作業(yè)布置,以便于學生在做課后作業(yè)時,能夠更為有效地對課堂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復習。第一層次的學生在作業(yè)布置中,要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相關知識點為主,讓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第二層次學生的作業(yè)布置就要相對提高難度,給學生進行問題設計,讓學生在問題中主動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三層次的學生要拔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根據(jù)所學知識點進行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寫出總結(jié)報告,達到知識擴展,開闊思維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八課《完善演示文稿》的作業(yè)布置中,第一層次的學生要對演示文稿的操作進行熟練掌握,第二層次的學生要在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中進行探究,怎樣切換效果更為突出。第三層次的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進行幻燈片的設計,開闊思維。
(五)教學評價分層
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對學生的要求也要根據(jù)分層標準進行設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要進行不同程度的表揚與鼓勵,對學生進行公證客觀的評價。評價要參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自主性和學習成績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核定。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老師的評價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后,對學習的主動性會有所提高,更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第二層次的學生,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并柔和地引導學生可以進步的方面,學生能夠正確對待老師的評價做出相應改變。第三層次的學生,老師的評價就要有所提高,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高,并繼續(xù)保持。老師可以把學生的表現(xiàn)分時期地記錄下來,以方便作為參考,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的目標設定。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習信息技術更有信心,也會更為主動地進行信息技術學習。
結(jié)束語:以上內(nèi)容針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中如何高效地實施分層教學,也看到分層教學對學生的幫助非常大,能夠有效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等多方面進行拔高。信息技術的分層教學更為靈活,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都起到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韓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與實踐應用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7,0(3X).
[2]楊洪.分層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0(Z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