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伶俐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教育教學模式迎來了創(chuàng)新和改變,從學生角度進行教學模式設計,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完成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依托,圍繞教學目標來實施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強化了高中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高中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本文從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政治中采用的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小組合作
高中政治有別于其他學科,更加注重對高中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對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意識形成都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新課改下倡導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改變了應試教育下單純以成績論好壞的教育理念,將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通過高中政治的學習擁有學科觀念和思維模式,在面對生活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時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的能力。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民參與四方面內容,這四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1 什么是小組合作的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完成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進行積極發(fā)散思維,在思維碰撞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促進了學生的探索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同時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評價,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能力。通過小組合作,拉近了師生間的關系,營造了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互動積極性,實現(xiàn)了學習目標的高效完成,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核心素養(yǎng)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
2.1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高中生的政治認同
對高中生培養(yǎng)政治認同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認可并且贊同,并能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治認同關系到高中生的未來發(fā)展和是否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三觀意識和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所以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時老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使學生真正認可贊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小組合作學生進行討論和辨析,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擁有高度的政治認同。
比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新聞播報、新聞點評。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以組為單位搜集一周的熱點新聞,挑選其中重要的3-5條內容進行播報,然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自評和組間評價,最后老師進行針對性點評和總結。通過新聞播報,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分析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促使學生養(yǎng)成了關注時事新聞和搜集新聞的好習慣,使學生擁有關注世界、關注國家的意識和情懷,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政治認同。
2.2 通過小組合作發(fā)展高中生的理性精神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中的理性精神是指學生通過學習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和方法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在面對經濟、政治、文化等問題時可以做出理性的解釋、判斷以及選擇,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文化自信,以正面的態(tài)度和行為來促進社會的和諧。理性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尊重規(guī)律、堅持真理。在培養(yǎng)理性精神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方式,能夠使學生用辯證的角度去更加全面的看待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角度,在處理事情上更理性更成熟。比如人教版高三《我國的外交政策》這節(jié)內容時,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如何才能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究竟應該制定什么樣的外交政策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然后以組為單位進行課堂辯論。在分組辯論中,學生積極的查找資料,結合問題整合知識,在引經據(jù)典中經歷了以批判思維為主導的辨析過程。學生在辯論沖突中找到正確的思維方向,在比較鑒別中確定了正確的問題方向,發(fā)展了高中神的理性精神。
2.3 通過小組合作樹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識
法治意識是指學生對法律的認可、崇尚和遵從,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積極的投入到社會主義法治的建設中來。通過高中政治的學習使學生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養(yǎng)成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積極履行法律義務的好習慣。通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強化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對法律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學習《我國的國家制度》這章內容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列舉出聽說過或者了解過的法律法規(guī),既可以了解學生的關于法律知識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能夠為知識講解做好鋪墊,在小組討論中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強化了高中生的法律意識,深化了法律知識的理解。
2.4 通過小組合作提升高中生的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是指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主人翁意識,具備人民當家作主和勇于擔當?shù)呢熑胃校軌虺袚藏熑?,維護公共利益,踐行公共精神。高中生的公民參與能力需要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實踐活動目標來制定相應的計劃,有序的開展實踐活動。比如開展開展的交通志愿者活動,保護護城河活動,關愛孤寡老人活動等等,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走進社會生活中,并在合作中完成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高中生的合作意識和公民參與意識,在實踐活動中提升了自身的公共責任擔當。
3 總結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在交流合作中完成了知識的深化,實現(xiàn)了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也提高了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徐贛.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境下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探索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8(59).
[2] 林燕欽.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政治教學中合作學法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02).
[3] 趙旭.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合肥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