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美
【摘要】 ?探究能力是學習自然科學的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同樣也是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所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對于高中物理教學而言,教師要特別重視加強對學生物理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物理學科在整個高中階段占據(jù)重要位置,它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意識和科學思維,提升學生認知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物理學本身是一門具有探究性的自然學科,它多通過論證推理和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研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水平提升。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主要策略,主要從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教學、指導學生深入分析物理相關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探究等方面論述。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探究能力 基礎知識 問題情境 題目分析 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073-01
在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物理學科教學的各種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被不斷加強,新課改理念中提出要發(fā)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和綜合學習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探究能力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既體現(xiàn)在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中,同時又是學習物理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但是當前的物理教學知識教授學生如何去研究和分析物理知識,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而沒有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一個系統(tǒng)教學來做,不能有效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反思此前教育中的問題,運用更有效的策略展開教學實踐。
一、源頭活水,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
高中物理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也具有非常豐富多樣的基礎知識,包括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和推導結論等,學生只有深入地理解與掌握了這些物理基礎知識,才能在物理學習和做題中靈活地運用,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物理學習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探究和研討,只有在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行探究,所以物理基礎知識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基礎。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比如借助多媒體工具教學,給與學生足夠的學習與交流時間,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等方式展開學習?;A知識正如學習物理的源頭活水,能夠為學生學習與探究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從而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效果。
例如,在高中物理“追尋守恒量——能量”的知識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對能量概念、能量守恒有個更為清晰和全面的認識,在此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引導,促進學生通過思考與探究更好地獲得有關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滲透守恒量、守恒量中的不變量等知識,在教學之初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復習牛頓定律等已學知識,然后通過牛頓并未提出關于能量守恒的理論導入本節(jié)教學;接著教師可以播放單擺運動的動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其上施加一個力它會來回擺動并停下來?為什么它不能永遠擺動?再展示有關斯蒂芬創(chuàng)造的永動機的畫面,以及“水變油”的謊言,通過這兩個反面例子導入能量守恒、守恒規(guī)律等概念;之后再為學生介紹焦耳與邁爾的研究和科學探索的過程,最后展示守恒量的具體案例,比如小球的單擺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單擺運動中的此消彼長的規(guī)律,更好地認知守恒量的概念,從而為學生總結出關于守恒量的必要條件,讓學生更好認識到關于能量和能量守恒的相關知識概念。
二、抽絲剝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教學
所謂探究能力,其中核心在于探究,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更好地轉化為各種問題,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學生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不同問題的指導,能夠更好地參與思考和學習,在深入探究中更好地獲取物理知識。比如,在高中物理教授關于“摩擦力”的知識時,教師在教學之初可以直接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如:當我們推動墻面時為什么會感到有向后推的阻力?為什么腳部會感到打滑?在拔河比賽的過程中,我們通常為什么會選擇體重較大的學生參加?比賽的場地應該是在光滑的地面還是粗糙的地面上進行?對此,有的學生會回答出有關“摩擦力”的概念,從而導入本課教學,然后再次提出問題:什么是摩擦力?它在什么情況下產生?摩擦力生成的要素有哪些?摩擦力分大小嗎,影響因素是什么?通過一系列的提問,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三、攻堅克難,指導學生深入分析物理相關題目
通過相關的物理習題的分析與解析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效果非常顯著。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注意指導學生靈活運用物理公式,認真地審題與挖掘題目中的隱藏條件,通過聯(lián)系已學知識、解題技巧和經驗等更好地進行探究,解答出不同的問題。例如,有關“重力勢能”的知識有這樣一道題目:離地100m的地方釋放一個小球(無初速),已知這個球的質量是m=300g,如果不計空氣阻力,g取值10m/s2,零勢能參考面為最高點的所在水平面,那么在2s末的球的重力勢能是多少?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求出2s末小球的高度是h=-1/2gt2,然后根據(jù)重力勢能公式Ep=mgh求出Ep<0,故重力勢能減少……根據(jù)這個范例,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出在3s末重力勢能變化等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促進學生更好學習的需要,也是新課改中的重要理念要求。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通過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教學、指導學生深入分析物理相關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探究等方式,這樣才能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許文挺.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思考[J].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 2017.
[2]馬朋. 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J]. 新課程(下), 2016(8):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