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嬌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課外閱讀的建議指出:語文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在整個閱讀和指導的過程中,老師可開展讀前的“導讀課”,旨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guān)鍵詞:整本書;閱讀指導;導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8-0036-01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指出:“讀整本的書,不僅可以練習精讀、速讀,有利于養(yǎng)成好的讀書習慣;還可以進行各種文學知識與文體閱讀的訓練;學生閱讀的心理會更加專一,閱讀效果也會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鳥’之效?!庇纱丝梢姡龑W生讀整本的書,有利于學生語文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整本書閱讀作為主題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考慮兒童的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經(jīng)典內(nèi)容,豐富兒童的視野,為培養(yǎng)有根的中國人打下堅實的基礎。很多兒童文學與經(jīng)典繪本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其充滿趣味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童真的語言,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破罩骱腿宋纳缈祁惤?jīng)典從多角度豐富兒童對世界的認知。鑒于兒童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審美品味,我們學校每學期的推薦書目都會覆蓋繪本、兒童書、民族文化經(jīng)典和科普作品等門類。我們還有計劃對課外閱讀書目進行不斷地增刪裨補,通過大量地閱讀,學生打下精神與文化的底子,最終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圍繞主題,整本書閱讀精選書目根據(jù)不同作品及不同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立了閱讀目標,確立了不同課型,為主題閱讀課提供抓手和操作方式,易于學生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主題。當老師推薦或要求同讀一本書的時候,學生往往一開始興趣很濃,但因為讀整本書的過程比較長,有些學生可能會逐漸失去新鮮感,逐漸倦態(tài)。也有的學生會因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導致看書的質(zhì)量不高,這時,在班級中開展讀書活動,上好閱讀指導課,引導學生更好、更深入地讀好,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就關(guān)于本校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從導讀教學方面來談一些自己的拙見。
1.課前導入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會閱讀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名著之所以會成為名著,是經(jīng)過了時間的檢驗。然而,“名著”二字也像一張很嚴肅的臉,恰好也造成了其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名著時,不能僅僅告訴一個篇目,要善于揭開名著的面紗,抓住名著中最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地方,與他們一起讀,一起探討。當學生對作品產(chǎn)生了興趣,就可以讓他們帶著疑問去讀?!度櫭]》選自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在上導讀課時,我這樣預設:
《三顧茅廬》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么樣的故事?
劉備、諸葛亮的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代?你對三國時代有哪些了解?(教師預設:東漢末年,出了兩個著名的混蛋——漢桓帝、漢靈帝。這兩個人最大的特點是“親小人,遠賢臣”。他們的昏庸無恥讓國家變得混亂不堪。老百姓再也忍受不了了,百姓們在一個名叫張角的人的帶領(lǐng)下,開始了大起義?;栌沟幕实垡贿吪杀懛?,一邊向全國發(fā)布征討黃巾起義的榜文,招募鎮(zhèn)壓起義軍的軍隊。一些大地主們趁機開始招募軍隊,形成自己的勢力。起義最后被鎮(zhèn)壓下去了,可是手握軍權(quán)的大地主們各自占據(jù)了一些地盤,不再聽命于朝廷,于是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實際是卻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個小國家。這些割據(jù)的人你想吃掉我,我想吃掉你。于是烽火連天的戰(zhàn)爭便蔓延起來了?!叭龂彪m然還沒有形成,但三國演義的故事開始了。你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嗎?(魏蜀吳)
三國時代,是一個國家分裂、戰(zhàn)爭不斷卻又英雄輩出的時代。你知道三國時代有哪些英雄,他們分別屬于哪個國家?(學生介紹。老師板書。)老師預設(出示圖片:劉備、曹操、諸葛亮、孫權(quán)、關(guān)羽、張飛、周瑜……)每一位英雄,都有他們動人的故事。本學期,我們就一起來讀《三國演義》。
以上是我和學生一起閱讀《三國演義》之前的導讀課上的導入,學生一邊拿著書,一邊聽著我的激情導入,早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閱讀起來,這節(jié)課上,我沒有再說其他的話,而是把剩下的時間全都交給學生,先讓他們一睹為快,美美的“讀個飽”。
2.激發(fā)學生對書的閱讀興趣
開展班級共讀的第一步是使學生對即將開始的閱讀旅程充滿期待,興趣高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什么樣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學生對書的濃厚興趣,那它就是最好的導讀,其實書本身就是非常優(yōu)秀的,對學生很有吸引力,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開始閱讀,那么,你的導讀課完全可以不要。你如果只用三分鐘的時間就能讓孩子立刻投入閱讀,那就只用三分鐘,如果三分鐘都不需要,那就干脆不用好了,二話不說,開始讀吧,那當然是一種最理想的開始。
3.引導學生閱讀的方法
在導讀課上,我們要做的就是設置足夠的懸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在導讀的時候還要考慮最后的主題探討,為后面的討論交流做好鋪墊,還可以對后面的閱讀提出一些要求,有目的地閱讀比漫無目的的閱讀效果要好得多。導讀課不僅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比如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發(fā)大家思考。要求學生作批注,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其實,很多閱讀方法都在語文課上學習過,在閱讀課上讓學生加以運用,做到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
參考文獻
[1]竇桂梅.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孟麗,盛新鳳.優(yōu)化小學生課外閱讀生活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5(10)
[3]王榮生.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