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貞
【摘要】 ?高中作為學習進入大學的門檻,學習的效率十分重要,為了高考需要三年的時間來準備,而文科生中,政治學科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弱勢學科。如何通過課堂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筆者就學校進行的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特就高中政治課堂小組學習模式的重要性展開探究。
【關鍵詞】 ?高中政治 小組合作 高效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53-01
高中課堂要求的是極高的學習效率,而且更多的要注重在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傳統(tǒng)的中國應試教育往往是以老師為主體的,老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師生之間互動少,教育比較死板。而生本課堂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上,通過學生自己主動探索去了解獲得知識,是一種更適合現今時代的教育方式。小組合作式學習則是生本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小組式合作學習之含義
小組合作式學習顧名思義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將班上的學生按一定方式分成不同小組,要注意的是小組學生之間的安排應當是合理的,即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差異以及人際關系能力,綜合素質等多方面因素,要進行優(yōu)勢互補,例如,性格開朗的學生可以和性格比較沉穩(wěn)的學生一組。如果小組內的學生都是比較沉穩(wěn)或者安靜的學生,那么,小組討論很難取得結果,也很難有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如果全部都是比較活潑的學生,聚在一起很容易吵鬧,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小組式合作學習的重點在于使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在小組探討中完成學習,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小組式學習為學生提供的是一個平臺,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在實際的教學經驗中,大多數學生都是不愿意和老師說出自己的見解的,但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沒有那么多顧忌,學生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對學生的思維開拓具有積極作用。
二、小組式合作學習的發(fā)展現狀
在中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課堂是屬于老師的,老師是課堂的主體,一切圍繞老師所講的內容展開,幾乎很少有老師嘗試采用小組式的學習方法。雖然老師也一直提倡將課堂交給學生,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很難真正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盡管有很多的嘗試,但是成果都不甚顯著,政治課堂并沒有語文課堂那樣,有優(yōu)美的文字和朗朗上口的詩詞,更沒有歷史教材中那么多生動的故事讓人回味,也沒有數學課堂中那么富有挑戰(zhàn),讓人絞盡腦汁去思考一個問題。小組制學習的發(fā)展是要在投入課堂之后進行的,目前實踐太少,需要老師們積極的去嘗試,去探索。
三、小組式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煥發(fā)課堂活力
小組式學習方式的最突出特點便是學生的積極性,由于課堂主體的變化,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容易交流,共同話題也更多,課堂的氛圍可以從原來的死氣沉沉變得活躍起來。課堂的氛圍對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沉悶的學習氛圍很容易讓人覺得呆板,學習效率低下;而活躍的環(huán)境氛圍中,學生也會更樂意去思考,去表達自己。高中教學中,學生最普遍的問題便是不愿意表達自己,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又比較內斂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越是成績差越不敢表達自己,漸漸地變得沒有自己的主觀看法,只會搬運別人的見解,從而陷入到越不敢表達成績越差,成績越差越不敢表達的怪圈之中。小組學習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在小組的討論之中找到自我價值;同時,小組內成員的分工為學生發(fā)掘自己的潛能提供了可能。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組制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小組內可以學習到除了學校之外的東西,他人的切入角度,他人的立場以及他人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可以通過在與小組成員之間交流的時候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發(fā)掘自己的長處,提高自信。
政治課的課堂討論中經常性的會涉及到關于時事政治方面的內容,時事政治方面的分析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較好的引導作用。時事政治問題中往往涉及了多方面的因素,政治、經濟、歷史、宗教、外交都是影響因素。這需要學生有敏銳的發(fā)現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應當有綜合思考的能力,有獨立的看法和思維意識,小組合作的方式將書上的教學內容進一步分解,進一步細化,這樣可以有效的增加知識的傳授,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見聞,也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供機會。
(三)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
小組合作式學習帶來的不僅是合作意識培養(yǎng),同時也是培養(yǎng)良好人際關系的良好契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今后學習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必備技能。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更加的容易,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敝匾暼穗H關系的訓練對學生畢業(yè)后進入大學甚至參加工作都有啟發(fā)意義。高中政治課堂上小組制的推廣對于培養(yǎng)團隊之間的互助互幫,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精神具有積極的啟發(fā)意義。出現分歧時如何協(xié)商調解,出現特殊情況時怎么處理,都是學生可以學到的。
四、結束語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下,高中政治課堂的改革任重而道遠,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積極的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與同學的探討交換見解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生合作意識以及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政治課堂中可以教會學生的東西很多很多,不僅僅是知識,課堂只是一個學習的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更多的還是要將學習這件事還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老師要做的僅僅只是去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問題。政治課堂的效率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去改進。
[ 參 ?考 ?文 ?獻 ]
[1]陳金黃.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75.
[2]申莉靖.淺析高中政治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策略[J].學周刊,2017(28):49-50.
[3]徐德群.簡析高中政治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