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利
【摘要】 ?初中化學是初三學生的啟蒙學科,用實驗說話來教初中化學,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徑。因此立足化學實驗教學這個基礎,培養(yǎng)學生去嘗試實驗設計能力,做到用實驗說話來教初中化學。
【關鍵詞】 ?實驗 初中 化學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84-01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培養(yǎng)在于引導,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
一、用實驗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求知欲
例如在第一節(jié)化學課增添趣味性實驗:比如在一張紙上先滴加一種無色溶液,然后滴加另外一種無色溶液,紙突然變成了紅色。學生都叫起來了:“怎么變紅了?”我順勢又做了幾個試驗,取來四支試管,先往試管里放入3毫升的無色溶液,然后向里面滴加3種不同的溶液,實驗現(xiàn)象分別為藍色沉淀、紅褐色沉淀、白色沉淀。這時學生又很驚訝地說:“變魔術?。 笨吹綄W生的興趣很濃,學生們用好奇和驚訝的目光看著我,很想知道為什么。我只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化學,先將學生通過實驗引進化學領域。
如我講授完第一節(jié)化學課后我就布置了一個家庭小實驗題:要求學生與家長一起想辦法收集一瓶自己廚房里的氣體樣品?學生在第二天交來的實驗答案中,很是千奇百怪的:有拿空瓶到廚房里去上下晃動后再蓋緊瓶蓋的;有到廚房里打開瓶蓋后馬上蓋緊的;有到廚房里吹氣的;也有先裝一瓶水到廚房后將水倒掉后蓋緊瓶蓋的等等,不管什么答案,但都是學生動了腦筋想的,其中很多同學的答案還不對。不過通過這個小實驗我讓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動心了,哦原來化學的學習這么有趣,通過動手做這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感覺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為學生的化學學習打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用實驗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實驗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在于:把學生從被動、死記硬背、機械的學習變?yōu)橹鲃訁⑴c動手的實驗者。指導學生如何觀察實驗、如何記錄實驗現(xiàn)象、如何用化學語言來描述化學實驗結論、如何去反思實驗誤差等,并提醒學生注意其他因素的干擾,實事求是地做好實驗記錄。
三、用實驗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
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學中循循善誘,使學生的思維逐步提高。
例如做電解水的實驗,演示此實驗時先提出下列問題:①生活中的“電魚”的原理和危害知道嗎?②觀察水的電解實驗,實驗開始時,兩極有何現(xiàn)象?③實驗一段時間后兩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多少④兩極產生的氣體分別是什么?如何檢驗?老師及時點撥,這兩種氣體是不是是一樣的?如何檢驗?這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教師通過實驗來檢驗證明這兩種氣體分別是氧氣和氫氣。這種圍繞演示實驗層層設疑、不斷深入的教學,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用實驗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判斷能力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實臉,親身經歷和體驗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時,我設計了如下四組實驗:大理石與稀鹽酸;大理石與稀硫酸;大理石與濃鹽酸;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學生在做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時間很短就幾乎就停止了,打開濃鹽酸的瓶塞有大量白霧產生,而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速度太快。因此,通過四組實驗的比較得出實驗室最好選擇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結論,進一步鞏固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藥品的選擇。
五、用實驗說話鍛煉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
如教材中的水資源等環(huán)境保護知識都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調查,到自來水廠參觀學習,聽水廠工程師的講座,學習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從而知道保護環(huán)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參觀完后寫成小論文既鞏固了書本知識又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社會知識。配合課堂教學,開發(fā)家庭小實驗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擴大學生視野,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們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起到促進作用。
六、在實驗中創(chuàng)新實驗,提升學生的摸索能力
如今實驗創(chuàng)新受到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如我在教學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時,我設計了下面實驗: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稀鹽酸在現(xiàn)象: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說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再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放一點固體紫色石蕊,現(xiàn)象是:看不到紅色,結論是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固體紫色石蕊變色。接著加入少量水慢慢振蕩,發(fā)現(xiàn)固體紫色石蕊逐漸溶解形成紫色溶液,繼續(xù)振蕩發(fā)現(xiàn)紫色石蕊試溶慢慢變成紅色了,現(xiàn)象非常明顯。通過這道題讓學生認識到酸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氣體和水都不能使石蕊變紅,而二氧化碳氣體與水混合后能使紫色石蕊試變紅了,很自然的得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酸,酸能使紫色石蕊試變紅了的結論。所以只要教師善于精心設計實驗,通過認真操作,科學分析實驗結果,使得化學學習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我認為一節(jié)充滿活力的化學實驗課,不是看教師的表現(xiàn)如何出色,而是看課堂中,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和嘴巴是否恰到好處的運用,因此我在實驗課堂教學中重視鼓勵學生想、看、說、寫,用實驗說話來進行化學課堂教學活躍學生、鼓勵學生、吸引學生、思考學生,使得學生一直處于一種很想上化學老師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