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琴
摘 要:初中地理作為初中教學的重要學科,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基本的地理常識,在日常生活中能運用地理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為高中地理學習打下基礎,還可以讓學生以正確的學習形式去面對其他學科,達到更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基于初中地理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習習慣;培養(yǎng)分析
引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想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在于教師引導。這是因為初中生處于心智尚不成熟階段,思維性還未完全成熟,這個階段也是決定中學生未來發(fā)展的節(jié)點性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有助于提高其思維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地理教學雖然作為文科門類,但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理解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中學生一旦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可以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也可以將這種好的學習習慣帶入到其他科目中去,為學生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聽以致學,學以致用,將地理知識真正的運用到生活當中去。
一、運用圖像記憶法
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往往單純的用語言和文字去定義地理知識點,導致學生學習的效果并不好,學習地理興趣缺乏。并且,在學生成長的階段,用這種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固化,不利于其未來道路的成長。教師可以運用圖像記憶法來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將地理知識用圖像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更加生動和形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將語言轉化為關系網(wǎng)的良好學習習慣。據(jù)科學調查顯示,人們對圖像的記憶能力和接收能力要比文字快七倍左右,而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圖像來記憶,形成自我腦海圖像形成的習慣,十分有助于幫助學生未來成長。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地球的運動》這一課題中,教師就可以用圖像來表示自轉與公轉以及黃赤交角的關系與其概念。以圖像的形式去顯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運動軌跡,而如果運用文字的形式,則會讓學生覺得很生澀。與此同時,不僅僅是課題中可以運用圖像記憶法,在教室為學生整理地理知識框架的時候也可以用圖像記憶法,也就是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可以一目了然的讓學生理清所有課題之間的關系,這同時也是很多公司常用的辦公技巧,以便今后學生與社會接軌。在教師運用圖像展現(xiàn)知識之后,也要培養(yǎng)學生去用這種方式表達和整理知識脈絡,運用圖像記憶法的形式幫助學生培養(yǎng)圖形記憶的良好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未來自我梳理知識點,對學生未來學習整個框架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二、重點標注顏色印象
在初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顏色標注知識重點的學習習慣,和圖像法類似,顏色可以讓人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并且對大知識點中涵蓋的小知識點進行區(qū)分。例如,知識點定義可以用紅色標注,數(shù)據(jù)可以用藍色標注等。對重點知識進行標注,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了解學習重點。而針對于重點進行顏色標注,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區(qū)分知識點中的類別。當學生養(yǎng)成了重點標注顏色記憶之后,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點進行梳理與掌握。
三、加強邏輯思維引導
教師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一定不是一味的灌輸式教學,這樣會養(yǎng)成學生“飯來張口”的習慣。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引導,在知識點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提問,培養(yǎng)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自我延伸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海陸的變遷》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海陸為什么會進行變遷呢?在學生們進行充分的思考與探討之后,教師再為其講解,這樣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自主思考、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當學生建立了自主思維邏輯的時候,在其學習的過程當中就會對知識點進行充分思考,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學習內容。
四、時事熱點結合法
教師傳授地理知識,就是為了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更好的利用地理知識解釋自然現(xiàn)象。因此,就是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將地理知識點與事實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將當下的一些實時熱點,與課堂中的知識點相結合,引發(fā)學生的探討,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當下發(fā)生的地理現(xiàn)象,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充分的學以致用,同時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地理知識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地理教學課堂當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的重要,一個人的習慣要比智商更加的重要,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會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初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生完善的學習意識,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為今后的學習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為祖國培養(yǎng)綜合性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萍. 初中地理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習慣[J]. 軟件:電子版, 2015(9):271-271.
[2]劉桂娥. 中學地理教學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 中華少年, 20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