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蘭
摘 要:初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部分,為我國的社會建設培育了大量人材。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進步,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教育,成為了教學中的重要目標,這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是一次新的改革和更新,也是由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進化為多元全面教學的重要過度,這需要教師重新審視自己和學生的關系。通過柔性管理的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創(chuàng)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挖掘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個性差異,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初中教育中來,最終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教育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策略
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體系,通過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的深入研究,并采用非強制性的手段,潛移默化的在學生心中產(chǎn)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把教師的教學理念貫徹到學生的自覺行動中。教學中柔性管理的最大特點就是不依靠教師的權威影響,而是完全依賴學生的自我心理轉變,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思想工作,進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內(nèi)涵
初中班主任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展者和領導者,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主導作用,所以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管理教育工作時,應該更加注重運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模式是初中班主任可選用的一種人性化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工作應注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溝通,這就要求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前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同時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實施民主化的班級管理政策,自主化地參與班級管理事務。班主任對初中生進行教育時,一定要保持平等的心態(tài),對每一位學生都給予適當?shù)娜诵躁P懷,從而為初中階段學生營造融洽的班級氛圍。相較于高效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模式正好發(fā)揮相反的作用。柔性管理模式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運用這種模式開展初中階段班級管理工作,需要更關注初中生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柔性管理具有良好的靈活性,老師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和對話,使初中生保持放松的情緒,同時精神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充分挖掘初中生的潛能。班主任運用柔性管理模式可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平等和諧、相互尊重的成長環(huán)境,對初中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予初中生正確的啟發(fā)。
二、柔性管理的意義
在初中教育教學中,學生都是處于青春期的少年,他們具有強烈的叛逆精神,這對學校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初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的領導管理者,面對叛逆行為所采取的應對措施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不顧學生的感受采用剛性管理手段,勢必會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擴張,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激化師生矛盾,嚴重的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逃學等過激行為。這對初中教育的推進和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都是相當不利的。因此,在教學中融入柔性管理,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柔性管理的理念非常適合初中教育的教學,柔性管理可以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及心理特點,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良性的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順利平緩的度過叛逆期,顯著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三、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
(一)正確地表揚和批評學生
初中班主任初次面對班級開展管理工作時,應該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符合本班學生的表揚和批評制度,同時為本班級學生制定一套恰當?shù)陌嗉壒芾硪?guī)則,與學生約定,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嚴格按照此制度,使初中生充分認識到應該自覺遵守老師制定的班級管理規(guī)章制度。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jù)初中生的實際行為做出及時且正確的判斷,并按照制定的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的行為做出正確的表揚和批評。如果初中生的學習成績?nèi)〉妹黠@的進步,或者做了維護班級利益的事情,應對此部分學生進行及時表揚和獎勵,以此使初中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激勵每一位初中生都做有益的事。如果初中生出現(xiàn)違反老師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就要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批評,同時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在保護初中生自尊心的同時以理服人,使初中生充分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在以后學習生活中積極改正不良行為。以這樣的方式開展班級管理活動,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再緊張,有利于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同時有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
因為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正處于非常特殊的時期,具有非常顯著的特點,如非常強的自尊心、情緒比較容易激動等,所以老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一定要對初中生的行為方式多加關注,利用課余時間與初中生進行積極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主動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成為真正的朋友,切實了解初中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需要注意的是,老師不能只在學生犯錯之后才與學生交流溝通,應該是經(jīng)常性的事情。除了面對面和初中生展開交流溝通之外,還可以以其他方式展開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活動。如可以將課后作業(yè)作為老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的紐帶,老師可以把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批評建議、鼓勵表揚等意見寫在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上,以文字形式與初中生展開交流溝通活動,甚至比直接語言溝通交流發(fā)揮的效果更明顯,以此達到老師和學生雙方有效交流溝通的目的。以這樣的方式開展交流溝通活動,初中生對此心領神會,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開展學習活動,在各個方面都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光改正不好的行為習慣。只有與初中生保持良好的溝通,才能保證班級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以此建立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
(三)實施自主與民主政策
讓初中生學會開展自主管理活動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踐、動腦思考的機會,使初中生的個性化得到充分發(fā)展,讓初中生以自主形式逐步發(fā)展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除此之外,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初中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活動,柔性管理模式對初中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具有明顯的幫助作用。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班級管理工作,根據(jù)民主和自愿原則選出班長和小組長,使每一位初中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水平,使自由與民主政策深入每一位學生心中。
(四)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老師與學生之間不應該局限于冰冷的師生關系,老師應該將每一位初中生都當作自己要好的朋友,給予初中生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讓每一位初中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和溫暖。同時在生活中給予初中生更多的呵護,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實際生活狀況,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應當及時了解此學生的困難情況,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用真心關愛和呵護每一位初中生,使初中生真正體會到老師的尊重和關愛,使老師和學生相互尊重、相互關愛,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實施和深入,柔性管理模式或將成為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新型模式,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屬于里程碑式的改變。初中生和老師都會有一種全新的體驗,特別對于初中生而言,在開展學習和生活活動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積極且正確地引導,以此使心理和生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沈彩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41.
[2]汪東君.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02):223.
[3]陳雪.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29):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