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秋菊
【摘 要】 目前,我省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材使用《小學英語(PEP)教材》,PEP教材的優(yōu)勢就在于生動的圖文并茂設計,使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更具趣味性,寓教于樂,讓學生們在感知精彩的色彩、故事世界的同時,學好英語。而在課堂上結合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勢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情境創(chuàng)設 小學高年級英語 課堂教學
小學高年級英語正逐步向初中英語階段過渡,因此對小學生來說,這一階段猶為重要,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具有現實意義,而情境創(chuàng)設必須基于教材以及課堂教學實際,從現實生活的視角作為切入點,把一些逼真的情境構架在課堂上展現出來,才能凸顯更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發(fā)揮情境創(chuàng)設實效,帶入課堂情景對話
1. 豐富的想象力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
小學階段,學生們的感性思維一般都大過理性思維,對是非觀念還易于混淆,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同時兼顧開發(fā)學生自身豐富的想象空間,而不僅僅拘泥于死板的課堂說教形式。比如在課堂上,可以舉兩個外國人的名字,Mike(邁克)和Robin(羅賓),然后用英語的形式再舉兩個中國人的名字Zhang Peng(張鵬)和Wu Yifan(吳亦凡),提示學生們,分別對這幾個名字進行對比,找出不同之處。學生們就會發(fā)現,中國人的名字實際上就是由漢語拼音演化而來,而外國人的名字多是由諧音轉化而來。由此,學生們可以想象,日常生活中,將所有親人與小伙伴的名字,用英語表現出來,都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
2. 自主式情境創(chuàng)設在對話當中的應用
英語教材當中繪聲繪色、活靈活現的情景動畫,非常生動具體地體現了小學英語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們一目了然,迅速接受;不過,日常的英語發(fā)音是靠情景對話予以表現,所以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們自己選擇對話的對象,自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從教材輻射到生活實際,這樣更有益于孩子們自主、自立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Let?蒺s wrap it up(規(guī)律活動)當中,就可以讓學生們自己想象什么是規(guī)律活動,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規(guī)律活動的。早上起床后,穿衣、刷牙、洗臉、吃飯、上學,這一系列活動是每天都要完成的,是生活中最基本的規(guī)律,學生們在一對一進行對話時,從起床后的第一件事開始對話,一問一答,既增強了學生們學習的樂趣,又在輕松的氛圍當中掌握了對話要領,學到了英語的語法知識。在對話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對學生們對話過程中出現的語法錯誤或語病予以糾正,但一般情況下不要直接打斷,等兩個人結束對話后,再進行糾正,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3. 穿插即興表演,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
小學高年級英語的對話內容相對比較復雜一些,其中涉及到的語法和生僻的單詞比較多,小學生在進行對話時,往往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而中途放棄,長此以往,會對學習英語喪失自信,而導致英語成績急轉直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采取一些實用的方法,讓學生們第一時間接受,不再經歷矛盾、猶豫期。
比如唱一首英文歌曲、講一個英文小故事、說一段英語繞口令,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快速進入學習英語的角色。
小學階段,學生們還處在好動時期,很多學生坐不住板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在英語教學課堂,可以把這些好動的學生逐一的請出來,通過表演個人才藝,結合課堂的英語對話情景,讓他們在表現自我的同時,也掌握了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
二、情境創(chuàng)設的多元化延伸,為枯燥的英語學習潤色增彩
1. 引入多媒體教學,注重角色扮演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中有一個單元講述的是三只小豬的故事(The Three Little Pigs)。這個故事,小學生們都很熟悉,不過把漢字變成英語單詞,很多學生就會望而卻步,甚至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情境創(chuàng)設此時發(fā)揮的功效是無可替代的,老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把故事從頭到尾用漢語播放一遍,再用英語播放一遍,然后為學生們提供故事中每一個鮮活人物所需要的服裝道具,讓幾個學生代表上臺演繹這個故事,可以先用漢語對話演繹一遍,再用英語對話演繹一遍,即便有一些生澀的單詞或是語法錯誤,也堅持把故事完成,老師再對表演進行評價,找出英語語病、不會的單詞,重點為學生們講授,這樣更容易讓學生們接受。再比如在In the kitchen這個單元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播放一段廚房的視頻,由于學生們對生活中的廚房非常了解,平時也經??吹桨职?、媽媽下廚做飯,所以在播放完視頻之后,把廚房需要用到的服裝等道具準備好,讓學生們自己扮演一回廚師,通過英語對話的形式展現出來,為學生能更加流利順暢地說好英語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 將音樂與生活情境結合,開啟課堂對唱教學模式
輕松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可以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的上進心,英語不同于其他學科,難記的單詞、難懂的語法很多時候會讓學生們頭疼,因此,在課堂教學時,完全可以改換成了另一種教學模式,將音樂與生活情境有機的結合到一起,而將一些中文歌曲改變成英文歌曲,讓學生們一對一的對唱,或是群體對唱,同時再附加一些肢體語言,更容易讓學生們接受。比如把學生們所共知的小小粉刷匠改編成英文歌曲:I am a good painter (我是一個粉刷匠). My painting skills are great (粉刷本領強). I want to paint that new house more beautiful(我要把那新房子 刷得更漂亮). Paint the roof then paint walls (刷了房頂又刷墻). The brush is so busy(刷子飛舞忙). Oh my little nose(哎呀我地小鼻子) has changed the look(變呀變了樣).。在歌曲演繹環(huán)節(jié),可以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進行比賽,教師作評委,公平公正地予以點評,最后決出一二三名,予以物質或是精神獎勵,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這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孩子們的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好奇心。
3. 選取生活中的小游戲,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對小學生而言,在課堂上拘束了45分鐘,下課10分鐘就成為他們放松愉悅最快樂的時間,想要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從而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光靠說教與普通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遠遠不夠的。
平時在生活中,孩子們喜歡做一些小游戲,比如手指的開門關門游戲: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完全可以把英語單詞和英語對話融入進來,使學生們迅速掌握一些基本的單詞和語法,在游戲當中快樂地學英語,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加入生活的藝術元素,增強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用性
很多小學生從小就具有藝術天賦,除了在一些特色課表現出來以外,在英語課堂也可以根據學生們不同的藝術特長予以實際應用。有一些學生對美術比較感興趣,在課堂上就可以讓選擇他們做為代表,上臺演示一些簡單的簡筆畫,然后適時加入英語教學元素,寓教其中。比如畫一個人物,學生們用英語單詞標注出人體的器官組織;畫一幅風景,用英語形式標注出風景中的景物。也可以畫生活中的一些對話場面,用英語對話的形式在畫中予以表現,選擇學生上臺用英語講述畫面的內容,讓學生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個英語課堂,更像一個傳授生活知識與培養(yǎng)早期藝術萌芽的地方。還有一些學生喜歡幽默,可以讓這一類學生用英語講述一個幽默小故事,既鍛煉學生英語表述能力的提高,同時還可以提升課堂上其他學生的聽力水平。
5. 語言與表情雙激勵方法的實踐應用
英語作為學生們學習的第二語言,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畏懼的心理和情緒,許多學生害怕張嘴說錯,害怕說不好被其他同學取笑,此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It doesn?蒺t matter. Say it again, please.(沒關系,請再說一遍),這樣可以消除學生緊張的情緒,克服表述障礙,更好地發(fā)揮個人理解能力。
教師除了語言激勵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和藹的表情鼓勵學生增加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學生的感知能力特別敏感,一個善意的表情和動作,也是學生們學好英語的動力源泉,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一個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但可以造就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真實的語境,還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yǎng)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情境為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與其說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是一種策略,莫不如說是一種早期英語學習的啟發(fā),如果運用得當,擇優(yōu)而優(yōu),那么情境創(chuàng)設勢必會成為今后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一條高效的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 龔佩.情境創(chuàng)設使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更高效[J]基礎教育研究,2017(24): 55-57.
[2] 林秋媚.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整體情境創(chuàng)設探析[J]中外交流,2018(29): 198-199.
[3] 王曉穎.淺談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的幾點做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 115.
[4] 楊慧.小學英語體驗教學中優(yōu)化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