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梅
摘 要:情境教學法在教育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它也是教育教學之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展開教學,通過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以及理解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課本劇情境。這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共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情境;生活情境;劇作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教師為了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各種方式,創(chuàng)設一些具體、生動、形象的場景,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相關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主要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更有興趣地學習,能夠通過不同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與學習相關的內容。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
一、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
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引入為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通過科學合理地使用其展開教學,能夠實現以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動的情境,將以往無法展示出的內容生動具體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能夠調動他們的情感,有效激發(fā)他們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學生便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展開教學,能夠將教材中紙面上的圖文信息展示到多媒體課件中,配合動畫和音頻資源,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這些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探究和學習[1]。
例如在講解古詩《望廬山瀑布》的時候,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能力比較有限,盡管這首詩運用了夸張和想象的修辭手法進行表現,但是學生可能還只是“只知其意,不知其形”。所以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學生理解和學習的情境,比如通過多幅廬山瀑布圖片的輪換播放,多個小視頻的播放,創(chuàng)設出一種“瀑布近在眼前”的生動情境。學生在這些優(yōu)美、令人向往的圖片和視頻的引導下,提高了對這首詩的朗讀和學習興趣,進而在這種優(yōu)美的美好意境中朗讀本詩,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對本詩的理解和認知。
二、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很多都是非常接近實際生活的,其中教材中的很多課文都是取材于生活,然后對其進行藝術化的加工,進而創(chuàng)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抓住教材內容進行單純地教學,沒能結合實際生活的內容展開教學,所以教學效果始終不盡如意。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其與實際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出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這些知識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提升對這些知識的認知,同時也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2]。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我家的小狗》習作例文,這篇短文主要通過對小狗“王子”形態(tài)特征、動作、叫聲的描寫,運用擬人、比喻和猜想都修辭手法,描繪“我”和小狗“王子”之間發(fā)生的生活趣事,表達出多小狗的喜愛之情。對于這篇短文的解析和習作的指導,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指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短文,以及進行習作。因為大部分家庭都會養(yǎng)寵物,所以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家里有寵物嗎?平時都是怎樣與你們家的狗兒貓兒相處的?你們與它們發(fā)生過哪些趣事?通過這些提問,然后讓學生通過回憶進行回答。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總結:看來大家的小狗小貓也很可愛嘛!那么我們就可以按照這篇短文的寫作方法,將家里的寵物的體態(tài)特征、動作和與自己之間的趣事寫出來,在其中表達出對它們的喜愛。通過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能夠降低教學內容的理解難度,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
三、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課本劇情境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樂于表演的性格特點,通過研究發(fā)現小學階段的兒童比較希望收到家長和教師的關注與表揚。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小學生這些性格特點,讓學生通過合作表演課文的故事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讓表演的學生能夠從中體會到表演的快樂,讓其他學生感受到表演過程中的趣味。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讓想去表演的學生在認真閱讀相關課文的基礎上,將具有故事性、情節(jié)豐富的課文改編成小劇本,通過幾名學生的共同合作,在課堂中表現出來。這種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課本劇情境的教學方法,能夠實現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觀看課本劇的過程中會發(fā)出陣陣歡笑聲,他們在快樂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印象[3]。
例如在《司馬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表演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情境,讓學生表現出司馬光的沉著冷靜和機智過人;再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表演《夜鶯的歌聲》相關的情境,由于這篇課文比較長,涉及的對話較多,所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刪減一些內容,然后改變成表演劇本,在學生排練幾次再在課堂中表演出來,從而表現出“小夜鶯”那種機智勇敢,以及愛國主義的精神。
四、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情境教學法實施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師主要可以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課本劇情境等,通過這些情境教學法具體策略的運用,能夠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武夢雯.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7(20):161-161.
[2]劉艷.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7(25).
[3]蔡永芬.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5(17):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