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榮 林長壽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為了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將枯燥的英語知識變成有色彩的、并容易記憶的圖畫,探討如何使思維導圖法與小組活動進行有效結合,發(fā)揮出兩者對英語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法;小組活動
一、思維導圖結合小組活動,提升思維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重在說與交流,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說與交流的機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活動,讓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有目的的交流。另外,還可以將思維導圖法和小組活動相結合,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提升表達和思維能力。例如在三年級This is my mother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組,一起進行思維導圖創(chuàng)建。通過“mother”一詞,讓小組合作作一個家庭成員圖,小組各成員并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一個家庭成員進行職業(yè)、年齡等信息的完善。通過合作完成的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展示學生了解的知識內(nèi)容,學生在構圖過程中也拓寬了思路,同時通過其他成員的構圖,也豐富了自身的英語知識。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給小組開展英語對話和交流增添了素材,學生可說的內(nèi)容多了,自然就敢開口說,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得到提高,參與英語對話的積極性就高。
二、思維導圖結合小組活動,強化詞匯記憶
小學英語學習中,詞匯記憶是一大難點,小學生不喜歡枯燥的記憶,如詞匯記憶長時間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生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倦。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教會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詞匯記憶,然后在其他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繪制思維導圖,進行單詞的記憶。例如在What did you buy這一內(nèi)容的學習中,以“buy”為關鍵內(nèi)容,組內(nèi)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購物,買水果、買食物、買衣服等,選擇好自己買的類別,組內(nèi)的成員要根據(jù)選擇的類別聯(lián)想到很多詞匯,例如食物:bread,egg,noodles,rice等,水果:apple,orange,pear,banana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對食物或水果進行分支,如由apple想到紅臉蛋,由葡萄想到黑眼珠,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可以在食物、水果和衣服下面加上實物圖,并涂上顏色,激發(fā)學生的詞匯記憶興趣,強化詞匯記憶。
三、思維導圖結合小組活動,提高閱讀效率
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利用繪制好的圖拓展學生思維,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繪制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先組織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分組交流,讓學生在組內(nèi)交流思維導圖的繪制思路,取長補短,最后,整理整個小組的思路繪制成圖。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發(fā)表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聽取了別人的思路,有利于一些英語閱讀能力稍差的學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在不斷學習中提升閱讀能力。如在教授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時,如讓學生閱讀并背誦,學生會覺得整個內(nèi)容沒有任何趣味。這時就應該發(fā)揮小組的作用,組織小組間的背誦比賽。各小組的成員會集思廣益,利用思維導圖法將課文內(nèi)容進行整理,以“house”為主線,關鍵詞是過去和現(xiàn)在,學生根據(jù)關鍵詞進行思維圖繪制,理解過去和現(xiàn)在住處的變化,背誦的內(nèi)容形象了,難度也降低了,學生的熱情就增強了,從而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更濃。
四、思維導圖結合小組活動,培養(yǎng)寫作能力
小學高年級有了既定的寫作訓練,目的是訓練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但在具體教學中,學生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多,作文沒有思路,無處下筆。為此,教師可以將寫作布置為小組課內(nèi)作業(yè),發(fā)揮各個組內(nèi)成員的作用,將組內(nèi)每個學生寫作的思路進行匯總,然后繪制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學生可以找到很多寫作的材料,再也不會無話可說。如學習完一般過去時后,教師可以布置小組作業(yè),寫一篇以My last weekend為題的英語作文,學生以“weekend”為關鍵詞進行思維分支,再將周末進行每個時間點的劃分,早上、中午和晚上,劃分好之后,就要發(fā)揮組內(nèi)各個成員的作用,每個人選擇一個時間點說說自己做的事,并將所做事情的關鍵詞匯寫在思維導圖中,最后,將作文開頭和結尾用到的詞匯在導圖中完善,思維導圖就繪制完成了,學生根據(jù)圖就能完成寫作任務。
五、思維導圖結合小組活動,幫助知識整合
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整合知識。英語教材將學習內(nèi)容按單元劃分,每個單元有一個主題。在學期結束前,學生的知識還是以單元板塊存在,較為分散,不利于開展復習工作。在復習課上,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開動腦筋,可以分小組開展復習,每個組員負責一個單元的思維導圖的繪制,然后共同討論,尋找各個單元的聯(lián)系,最后利用思維導圖對整個學期的知識進行詳細的總結。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記憶知識也很有幫助。例如在學習“bag”這個單詞時,組內(nèi)成員將自身記住的文具類單詞進行整合,例如書包顏色、數(shù)量等單詞,此外還有學習的相關句型,這樣知識脈絡清晰,有助于學生記憶,也有利于復習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而小組活動是英語課堂的重要互動方式,兩者的結合能夠使英語課堂教學更為高效,同時也能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激發(fā)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英語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彭莉.運用思維導圖引領小學英語教學走向精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3).
[2]王茂溪.小學英語課堂應用思維導圖的教法分析與研究[J].校園英語,2017(4).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英語小組活動的有效性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249。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