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華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不能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提高課堂時效性這一概念的提出為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一個新思路,解決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諸多問題,可以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有利于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優(yōu)化教學過程,積極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時效性;有效策略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上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主要取決于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以及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特點.數學在小學教學中是一門基礎課程,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思維邏輯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不同于其他學科,對小學生而言相對抽象難懂,而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偏向于形象化和動作化,對抽象的數學思維很難吸收和理解.受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分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注重學生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一味地向學生講解和灌輸知識點,然后進行枯燥乏味的習題訓練——以這樣教學活動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教學目標,還會一點一點地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打消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不利于教學任務的開展,更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推進.
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更新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從根本上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制約性.
一、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著強大的好奇心和玩的欲望,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作用,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或者開發(fā)輕松有趣的師生活動和數學小游戲來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學生在做口算題練習時往往不能夠堅持,感覺枯燥就會容易放棄,教師可以建立適當的獎勵制度,比如,對完成又快又好的學生進行口頭的或實質的獎勵和表揚.這樣可以鼓勵學生堅持不放棄,保證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將枯燥的數學計算轉化為有趣的數學游戲.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獎勵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二、創(chuàng)新課堂導入,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時效性,離不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fā),從小學生的特點和他們熟悉的情境入手,創(chuàng)新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是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很好地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當中,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比如,在學到某個新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從與此內容有關的生活現(xiàn)象入手,用小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解釋現(xiàn)象,提出問題,自然而然地便引入了要學習的知識,同時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帶著對新知識的熱情聽講,就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時效性,也有利于學生對內容的掌握和理解.
三、運用課堂提問,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見的反饋方式,同時也是提高課堂時效性的首要手段,在課程知識講解完成后,教師提出與知識點相聯(lián)系的問題,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據學生的不同反饋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這樣可以使教學變得更加靈活.教師的提問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避免問題過深使得學生難以理解,課堂提問還應具有針對性,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針對地進行提問.同時精心設計提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總結與鞏固,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掌握課程相關知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之后,部分學生可能對面積公式不太會應用,此時教師便可以給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找出其底邊和高,進而給出計算方式.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也可以給出一些有意思題目向學生進行學習內容的拓展延伸,比如,給出不規(guī)則四邊形,讓學生討論探究計算其面積.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情況,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延伸,提問的過程學生的注意力也是高度集中地投入到問題思考中來.
四、增加多樣化、趣味性的課堂練習
小學生在學習上最大的特點那就是自制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數學這門學科在講解完一個定理或者知識點之后會緊跟著大量的習題練習作為知識點的鞏固,無疑這會讓小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從而覺得數學枯燥乏味.因此,增加多樣化、趣味性的課堂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以數學小游戲以及競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投入到強化學習中來,再或者是以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踐的形式,不僅有利于教學內容的落實和強化,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不僅僅是依靠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課后的作業(yè)同時可以培養(yǎng)并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留一些需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實踐以及調查的作業(yè)來強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如,讓學生幫助家長去超市買東西,并結合“單價×數量=總價”這個公式將所花費的費用列出,既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學習了數學知識,強化了學習興趣,將實踐活動后所得的結果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和比對,既有利于鞏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可以很好地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扎巴.淺談如何上一堂高效的數學課[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5(2):120.
[2]譚亮.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反饋時效性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65.
[3]呂連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6(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