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飛
摘 要:作文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核心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指標,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語文作文板塊分為不同的文體,一直以來,在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記敘文,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訓練的重點。然而議論文的重要性卻被忽視了,甚至學生在寫作時分不清文體,以致失去了學習議論文的興趣。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高對議論文的重視程度,為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和文體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議論文;寫作指導;分析解讀
一直以來,記敘文是中考寫作的主流文體,教師對學生的訓練更多的是放在了記敘文寫作指導方面,對于議論文這一文體并沒有過多重視,導致學生議論文基礎薄弱。然而,近年來議論文也逐步成為中考教學的主流文體,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高對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相較于記敘文,初中議論文的邏輯性更強,議論文課堂具有培養(yǎng)學生理性邏輯思維的作用。因此,訓練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很有必要。
一、整合教材,開發(fā)教學資源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和指導,教師作為教學主體,在進行議論文訓練時要注意與教材的結合,通過開發(fā)課本教材中的資源,幫助學生做好知識遷移。對于中學生來說,一般是初二年級開始接觸議論文,這時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議論文先為學生進行議論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讓學生搞清楚議論文的文體形式,明白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等基本概念,再進行寫作訓練[1]。例如,部編版八年級《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就是一篇議論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根據課文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做好議論文中要找論題、論點、論據,抓過渡段、關鍵句、關鍵詞等重點知識,并讓學生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如本文中的開篇“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就是本文的論題,然后閱讀一些重點段落尋找論據等。教師要逐步引導和訓練學生的論證邏輯,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論證邏輯后,教師要啟發(fā)學生自己尋找一個感興趣的論證題目,然后根據本文的論證思路,試著寫一些小短文,以此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標新立異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就事半功倍了。
二、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
由于議論文寫作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邏輯能力,但是對于一部分初中生來講,還不具備完備的思辨能力,當學生在初二年級接觸議論文時,難免因邏輯性強而對文章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從而失去學習與寫作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早做準備,在學生剛剛升入中學時,就做好作文這一部分的教學規(guī)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邏輯思維,避免學生后期的排斥心理。
首先,教師在學生入學之初就可以借助班級中的日常生活為學生尋找寫作論點,讓學生對議論文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例如,初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班集體,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如何更快地融入班集體”的題目讓學生寫作,還可以針對青春期的學生進行“如何看待早戀這一現象”等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寫一篇小論文,在幫助學生進行邏輯訓練的同時,還讓學生有了一個自我解決班級問題的體驗過程,為營造愉悅的班級氛圍奠定了基礎。
其次,寫作離不開生活與實踐,初中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也要有關注社會問題的意識。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時,還可以結合社會熱點問題,而且社會問題也是中考出題的重要方向。例如,教師可以設置諾貝爾獎與中國文學名人等題目的專題討論,讓學生自主搜集資料,然后展開演講,演講準備的過程也就是學生邏輯思維鍛煉的過程。只有讓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寫作素材,才能寫出更優(yōu)秀的作文。
三、改變評價機制
相較于記敘文,議論文有著更強的邏輯要求,也就更適合學生的探討和交流。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就可以從改變作文的評價機制入手,讓學生之間互相批改,共同探討和進步[2]。因此,議論文評價就要擯棄傳統(tǒng)的“一稿一批”方式,讓學生之間互相批改對方的文章。因為議論文是學生自己思維和觀點的形成過程,所以學生闡述自己的文章的過程,就是自己思維和觀點的表達過程,但是學生受到自己視野以及思維定勢的影響,不能全面地看到自己文章的問題,而其他的學生在批改時,則是從尋找文章的不足之處出發(fā)的,更容易發(fā)現文章的問題。同時,互相批改的過程也是學生互相學習的過程,每篇文章都有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學生的互相批改也就是互相提高。
綜上所述,由于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對于議論文的忽視,使得學生在議論文寫作方面基礎薄弱,導致當前議論文寫作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作為中學語文教師,需要承擔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任務,尤其是面對基礎薄弱的議論文文體,更需要教師開展有效的議論文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要充分進行基礎知識的鋪墊,挖掘教材資源和社會生活的熱點素材,提高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學生進入高中后的議論文寫作實踐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朱紅.讓初中議論文寫作更具魅力[J].語文學刊,2014(19):143-145.
[2]施偉木.作文須有徑 循路識斯真: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序列研究[J].語文教學之友,2011(9):41-43.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