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與醫(yī)藥學、生態(tài)學等息息相關(guān),對提升我國的醫(yī)療等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學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能力,對培養(yǎng)生物學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為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教師應將探索性學習引入教學中。本文就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意義與應用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探究性學習;高中;生物教學
一、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學自身帶有一定的趣味性,應用探索性學習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其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的提高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生物學習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與學習能力。利用探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于提升生物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
(二) 提高生物課教學水平
探索性學習的應用較為全面地改變了生物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水平的有效提高。該教學方式是學生參與到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討論、實驗活動等對相應的生物進行探索,極好地加深了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水平。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效提升,推動了生物課堂教學水平有效提高。
(三) 鍛煉學生學習能力
應用探索性學習展開生物教學,可有效鍛煉學生各種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學習素質(zhì)提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探索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等。通過實驗對相應問題進行探索,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同時,探索性學習的應用,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探索知識的習慣。
二、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一) 突出學生課堂地位,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
探索性學習的關(guān)鍵在于全面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使其對相應的知識形成有效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有效性。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對相應的知識展開探索,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自學與理解能力。
首先,生物教師要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思維,認清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質(zhì)。教師要積極調(diào)整自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教師要應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對相應問題進行探索。利用提問等互動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相應的問題進行有效探索思考。如在講解有關(guān)遺傳與進化知識的時候,可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外貌與誰比較像的問題,引發(fā)學生關(guān)于遺傳問題的探索。
(二) 營造探索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探索興趣
課堂氛圍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有重大影響,活躍的課堂氛圍利于調(diào)動學生思維活躍性。同此,活躍的課堂氛可有效帶動學生的活躍度,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內(nèi)容營造相應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到探索學習中的積極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相應的問題構(gòu)建探索教學情境,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激發(fā)學生參與到探索學習中的主動性。如講遺傳學相關(guān)問題時,教師可利用相關(guān)俗語與老人們關(guān)于這一問題的說法,構(gòu)建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如老人常說“外甥肖舅”“女孩隨爸,男孩隨媽”等,教師通過這兩個問題可引導學生對遺傳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投入到探索遺傳問題的教學活動中。
(三) 合理劃分探索小組,展開合作式探索性學習
通過劃分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有利于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并促進學生對相應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保證分組探究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有效劃分討論小組。首先,確保小組人數(shù)的合理性,保證在討論時間內(nèi),每位成員都可發(fā)表自己的言論與看法。其次,保證每一小組的綜合學習能力的合理性,探索小組的組建不僅是為方便學生討論學習,也為進行實踐教學提供便利。為此每組內(nèi)應具備實驗型人才、理論學習型人才與普通能力學生。最后,在小組探索學習時教師應參與到探索討論中,引導學生的思維保持正確方向,提高探索學習效果。
(四) 提出探索意義問題,進行試驗式探索性學習
想保證探索性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給出準確的探索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探索思考與實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課前必須研究課程的實際內(nèi)容,找到最具有探索意義的話題,將其作為生物教學課上的基礎問題。利用這一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索討論,帶領(lǐng)學生進行探索實驗,以保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如在講解與酶有關(guān)的知識點時,教師提出的主要探索性問題是“酶活性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可利用這一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索性思考,找出可能影響酶活性的幾點因素。然后,通過探索實驗找出真正影響酶活性的重要因素。通過學生自己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索研究,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能力。
(五) 總結(jié)探索實驗成果,提升探索性學習效果
在進行探索實驗后,應由不同探索小組對其得到的結(jié)果進行簡述說明,從而促進學生對相應知識的全面理解。教師在學生發(fā)表意見后,要對學生的探索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框架,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思維脈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如在“酶活性影響因素”探索實驗后,學生將自己小組找到的影響因素及影響率進行說明。然后教師再對其進行補充與梳理,促進學生對該知識的清楚認知。在教學結(jié)束前預留相應的探索實驗,由學生自行探索,從而加深其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如讓學生研究家中去污產(chǎn)品中含有的酶的成分,通過相應實驗研究其活性的影響因素,將探索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留待下節(jié)課討論。
三、 結(jié)論
探究性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的提升。探究性學習的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對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質(zhì)發(fā)揮重要作用。為此,教師在應用探究性學習時,必須注意其應用方法的有效性,以確保其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金雷.淺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30):76.
[2]王啟成.探究性格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58-59.
作者簡介:許祥蕓,山東省東營市,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